天天看點

從革命文物中汲取精神力量——“保護革命文……

任曉彤/文 牛綱/圖

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曆久彌堅。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

渭南這片紅色熱土,有着光榮的革命傳統,陝西最早的黨團組織在這裡誕生,震動西北的渭華起義在這裡爆發,八路軍三大主力部隊從這裡東渡黃河奔赴抗日前線,西北野戰軍從這裡拉開了解放大西北的序幕……這些輝煌的革命曆史給渭南留下了豐厚而閃耀的革命文物和曆史遺存。

從革命文物中汲取精神力量——“保護革命文……

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之際,渭南日報社聯合陝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自2021年7月推出了“保護革命文物傳承紅色基因”專題報道,組成采訪團,深入到渭南11個縣(市、區),曆時5個多月,行程數千公裡,探尋我市境内現存的革命遺迹。在尋訪的過程中不斷被震撼着、感動着、浸潤着。在收獲感動的同時,也接受了一次革命傳統教育的洗禮,深刻感受到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尋訪革命印記 聆聽曆史聲音

從渭華起義舊址、宣化觀事件舊址、崖畔革命舊址到楊虎城舊居;從勿幕圖書樓、富平藏書樓、韓城圖書樓到抗戰碉堡;從八路軍120師抗日誓師大會舊址、八路軍東渡黃河出師抗日紀念地到中共西北野戰軍第一次代表大會舊址;從壺梯山戰役遺址、永豐革命烈士陵園到荔北戰役紀念園……

在尋訪一個個革命印記中,記錄着,聆聽着,感動着,收獲着。

7月20日,采訪第一天,記者來到華州區高塘鎮,山間草木郁郁蔥蔥。走進渭華起義紅色教育基地,從工農革命群衆雕塑前向右拾級而上,輕推開虛掩的紅色大門,陽光透過大門,投射在鵝卵石鋪成的地闆上,畫出一條通往光明的大道。

“這裡是我黨宣傳馬列主義、在陝西建立黨團組織最早的地區之一。”華州區黨史研究室主任史進軍介紹道,“1927年7月,中共華縣縣委在這裡成立,秘密開展革命活動。1928年5月,渭華起義爆發後,西北工農革命軍軍事委員會、司令部駐紮在這裡。劉志丹、唐澍、王泰吉等主要負責人在此運籌帷幄,指揮部隊宣傳黨的綱領,深入開展打土豪、分浮财的革命鬥争,維護群衆的切身利益,為建立陝甘革命根據地積累了彌足珍貴的經驗。”

從革命文物中汲取精神力量——“保護革命文……

蒼松翠柏間,渭華起義烈士紀念碑巍然聳立,基座上镌刻着42位眼神堅毅的軍人和農民的浮雕群像,他們在紅旗的引領下,勇往直前。看着浮雕,我們仿佛回到90多年前那段号角嗚咽、浴血奮戰的烽火歲月。

鬥轉星移,滄桑巨變。如今高塘塬上的渭華起義紀念館展品陳列廳裡,157件文物、1200餘幅照片,75件珍貴的文獻資料訴說着那段英勇不屈的革命曆史。

一座建築、一盞油燈、一封信件、一張照片、一把刺刀、一輛小推車……每一件文物都是革命無言的見證者,它們像革命歲月裡的一盞盞明燈,穿越時空,為我們照亮那段波瀾壯闊的峥嵘歲月,照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赓續前行的新時代新征程之路。

從革命文物中汲取精神力量——“保護革命文……

探訪革命舊址 叙說革命故事

古樸莊嚴的建築、布滿彈孔的碉堡和一座座肅穆的烈士陵園向我們訴說着那個年代國家的風雨飄搖以及先輩所展現出的不屈意志。

如今,依然鮮活,恍如昨日,感動充盈于心。

青山曾留迹,登臨憶戰場。9月3日,采訪團一行驅車前往澄城縣探訪壺梯山戰役遺址,在縣城西北部的馮原鎮,順着蜿蜒的公路向北前行,不多時便來到了壺梯山。

壺梯山是澄合戰役主戰場,當地人也稱之為“壺梯山戰役”。在壺梯山西南處山腰上的廣場上,一座紅色的紀念碑威嚴地矗立在中央,上面寫着:“壺梯山戰役紀念碑,1948年8月,西北野戰軍,彭德懷、習仲勳、張宗遜、王震,戰鬥英雄杜立海、張富清,殲敵萬人,解放三縣,開辟西北戰場。”置身當年戰場舊址,73年前那戰火紛飛的場景仿佛又回到眼前……

從革命文物中汲取精神力量——“保護革命文……

“我們的老英雄張富清就是在這場戰役中立下赫赫戰功。”澄城縣委黨史研究室主任郭西峰介紹道,張富清在澄合戰役中任突擊組長,攻下敵人碉堡一個、殲敵兩名、繳獲機槍一挺,鞏固了陣地,使後面部隊順利前進,獲師一等功。

壺梯不老,英雄常在。澄合戰役中,我軍第7師第19團副團長李劍等503名優秀戰士血染壺梯,為人民的解放和新中國的誕生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澄城縣是一塊素有紅色情結、遍布紅色印迹、傳承紅色基因的革命老根據地(革命老區)。”郭

西峰說,近年來,該縣立足打造“紅色澄城”宣教品牌,建設“紅色基地”,編纂“紅色著作”,講述“紅色故事”,宣傳“紅色澄城”,赓續“紅色血脈”,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嘗試。截至目前,累計編發有關“紅色澄城”圖、文160餘篇,在“學習強國”刊載文章50餘篇,主要編纂了《中共澄城曆史(第二卷)》《西北野戰軍與澄城》《古徵鐵漢王超北》等8本紅色書籍。

從革命文物中汲取精神力量——“保護革命文……

“記載司令員事迹的連環畫初稿已經完成,今天我來到這裡向您彙報,這本連環畫将把您的故事告訴更多的年輕人。”8月10日,正值包森100歲誕辰,70多歲的退休教師原志堅站在包森故居的包森畫像前訴說着。

原志堅告訴記者,他曆經一年創作,用連環畫的形式記錄了包森短暫而又不平凡的一生,希望通過他的方式讓更多青少年了解英雄。

“包森一生将抗擊日寇的一腔熱血灑在了祖國壯麗河山之上,在冀東抗日前線三年半的歲月裡,他

和戰友們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開辟了北京西部房山和天津盤山為中心的兩塊抗日根據地,為冀東人民注入了‘抗戰到底、中華必勝’的堅定信念。他走的時候那麼年輕,卻又是那麼無畏。”談起包森的一生,原志堅數度流下眼淚。

包森故居位于唐憲宗景陵腳下,也位于蒲城五陵旅遊線路之旁,交通便利。初建于清光緒年間,為坐北向南的關中典型民居院落。為了弘揚英雄的愛國主義精神,不忘初心,教育後代,在蒲城縣委縣政府的重視下,由縣文化和旅遊局牽頭負責,決定将包森故居重新維修,建成紅色教育基地,以供人們參觀學習。

2019年3月,在蒲城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援下,按照文物“修舊如舊”的标準,維修門房、廂房,重建廳房,建築面積約286平方米。同時,依照包森的生平進行展陳,再現了抗日英雄包森的生活和戰鬥經曆。

保護革命文物 赓續紅色基因

百年曆史激蕩,文物見證榮光。渭南革命文物遺存豐富,時間跨度長,空間分布廣,從辛亥革命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從渭洛兩岸到黃河之濱,從秦嶺北麓到黃龍山脈,渭南兒女在長期革命鬥争中,抛頭顱灑熱血,作出了卓越貢獻,留下了大量寶貴革命文物。

梳理文化家底,是開展保護革命文物、弘揚紅色文化的基本前提,全面摸清渭南的革命文物資源,做好稀缺的革命文物檔案名錄建立,重要遺址的維護修繕,革命口述史的相關記錄,對于生動地講好“紅色故事”具有重要意義。

“今年,我們專門組成革命文物調查上司小組,抽調骨幹幹部組成調查隊,通過查閱黨史資料,與區委黨史辦溝通對接,聯合省文保院在全區20個街鎮實地走訪調查。”臨渭區文旅局文物股負責人劉宇星告訴記者,目前臨渭區已經初步摸排和确定了24處不可移動革命文物。

“革命文物是一個傳統而又嶄新的文物類型,目前保護狀況持續改善,但仍處于起步階段,存在保護等級低、經費較少、使用率低、研究不夠、展示單一等問題。”省文物保護研究院文化遺産調查研究部副主任李大偉表示,對于革命文物的保護,要從概念界定、類型劃分、價值闡釋、展示利用等方面加強研究,在充分調查的基礎上,按程式予以公布,明确其身份,不斷挖掘地方文化資源和價值、提升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水準,将革命文物保護融入當地社會經濟文化發展中,實作雙赢。

一件文物就是一段難忘的曆史,一處遺迹就有一個動人的故事。

采訪中,采訪團尋着先輩的足迹,聽着先輩的故事,與先輩隔空對話,在陡峭的山崖上攀爬,在滿是荊棘的溝壑中行走,在38度的高溫中穿梭,在冷冽的寒風中駐停……他們給予了我們無盡的精神給養和人生感悟,是一生都受用不盡的寶貴财富。

“革命文物作為革命文化的物質載體,承載着革命先輩英勇奮鬥、不怕犧牲、百折不撓的革命傳統、優良作風、革命精神。我們很榮幸參與到這次采訪,走訪和傾聽了許多不為人知的紅色故事。”采訪團記者牛綱說,未來他将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用自己手中的筆和鏡頭去記錄下渭南這片紅色熱土上的革命印記,講好渭南革命文物故事,讓紅色基因綻放時代光芒,讓我們在革命文物保護中續寫先輩榮光。

截至12月10日,采訪團克服酷暑、暴雨、嚴寒、複雜地形等困難,總計完成稿件43篇,共刊發專欄20期,并以文字、圖檔、視訊等多種形式、多個角度呈現,被《學習強國》《渭南黨史》等多個新媒體平台轉發推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