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从革命文物中汲取精神力量——“保护革命文……

任晓彤/文 牛纲/图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

渭南这片红色热土,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陕西最早的党团组织在这里诞生,震动西北的渭华起义在这里爆发,八路军三大主力部队从这里东渡黄河奔赴抗日前线,西北野战军从这里拉开了解放大西北的序幕……这些辉煌的革命历史给渭南留下了丰厚而闪耀的革命文物和历史遗存。

从革命文物中汲取精神力量——“保护革命文……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渭南日报社联合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自2021年7月推出了“保护革命文物传承红色基因”专题报道,组成采访团,深入到渭南11个县(市、区),历时5个多月,行程数千公里,探寻我市境内现存的革命遗迹。在寻访的过程中不断被震撼着、感动着、浸润着。在收获感动的同时,也接受了一次革命传统教育的洗礼,深刻感受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寻访革命印记 聆听历史声音

从渭华起义旧址、宣化观事件旧址、崖畔革命旧址到杨虎城旧居;从勿幕图书楼、富平藏书楼、韩城图书楼到抗战碉堡;从八路军120师抗日誓师大会旧址、八路军东渡黄河出师抗日纪念地到中共西北野战军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从壶梯山战役遗址、永丰革命烈士陵园到荔北战役纪念园……

在寻访一个个革命印记中,记录着,聆听着,感动着,收获着。

7月20日,采访第一天,记者来到华州区高塘镇,山间草木郁郁葱葱。走进渭华起义红色教育基地,从工农革命群众雕塑前向右拾级而上,轻推开虚掩的红色大门,阳光透过大门,投射在鹅卵石铺成的地板上,画出一条通往光明的大道。

“这里是我党宣传马列主义、在陕西建立党团组织最早的地区之一。”华州区党史研究室主任史进军介绍道,“1927年7月,中共华县县委在这里成立,秘密开展革命活动。1928年5月,渭华起义爆发后,西北工农革命军军事委员会、司令部驻扎在这里。刘志丹、唐澍、王泰吉等主要负责人在此运筹帷幄,指挥部队宣传党的纲领,深入开展打土豪、分浮财的革命斗争,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为创建陕甘革命根据地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

从革命文物中汲取精神力量——“保护革命文……

苍松翠柏间,渭华起义烈士纪念碑巍然耸立,基座上镌刻着42位眼神坚毅的军人和农民的浮雕群像,他们在红旗的引领下,勇往直前。看着浮雕,我们仿佛回到90多年前那段号角呜咽、浴血奋战的烽火岁月。

斗转星移,沧桑巨变。如今高塘塬上的渭华起义纪念馆展品陈列厅里,157件文物、1200余幅照片,75件珍贵的文献资料诉说着那段英勇不屈的革命历史。

一座建筑、一盏油灯、一封信件、一张照片、一把刺刀、一辆小推车……每一件文物都是革命无言的见证者,它们像革命岁月里的一盏盏明灯,穿越时空,为我们照亮那段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照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赓续前行的新时代新征程之路。

从革命文物中汲取精神力量——“保护革命文……

探访革命旧址 叙说革命故事

古朴庄严的建筑、布满弹孔的碉堡和一座座肃穆的烈士陵园向我们诉说着那个年代国家的风雨飘摇以及先辈所展现出的不屈意志。

如今,依然鲜活,恍如昨日,感动充盈于心。

青山曾留迹,登临忆战场。9月3日,采访团一行驱车前往澄城县探访壶梯山战役遗址,在县城西北部的冯原镇,顺着蜿蜒的公路向北前行,不多时便来到了壶梯山。

壶梯山是澄合战役主战场,当地人也称之为“壶梯山战役”。在壶梯山西南处山腰上的广场上,一座红色的纪念碑威严地矗立在中央,上面写着:“壶梯山战役纪念碑,1948年8月,西北野战军,彭德怀、习仲勋、张宗逊、王震,战斗英雄杜立海、张富清,歼敌万人,解放三县,开辟西北战场。”置身当年战场旧址,73年前那战火纷飞的场景仿佛又回到眼前……

从革命文物中汲取精神力量——“保护革命文……

“我们的老英雄张富清就是在这场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澄城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郭西峰介绍道,张富清在澄合战役中任突击组长,攻下敌人碉堡一个、歼敌两名、缴获机枪一挺,巩固了阵地,使后面部队顺利前进,获师一等功。

壶梯不老,英雄常在。澄合战役中,我军第7师第19团副团长李剑等503名优秀战士血染壶梯,为人民的解放和新中国的诞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澄城县是一块素有红色情结、遍布红色印迹、传承红色基因的革命老根据地(革命老区)。”郭

西峰说,近年来,该县立足打造“红色澄城”宣教品牌,建设“红色基地”,编纂“红色著作”,讲述“红色故事”,宣传“红色澄城”,赓续“红色血脉”,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截至目前,累计编发有关“红色澄城”图、文160余篇,在“学习强国”刊载文章50余篇,主要编纂了《中共澄城历史(第二卷)》《西北野战军与澄城》《古徵铁汉王超北》等8本红色书籍。

从革命文物中汲取精神力量——“保护革命文……

“记载司令员事迹的连环画初稿已经完成,今天我来到这里向您汇报,这本连环画将把您的故事告诉更多的年轻人。”8月10日,正值包森100岁诞辰,70多岁的退休教师原志坚站在包森故居的包森画像前诉说着。

原志坚告诉记者,他历经一年创作,用连环画的形式记录了包森短暂而又不平凡的一生,希望通过他的方式让更多青少年了解英雄。

“包森一生将抗击日寇的一腔热血洒在了祖国壮丽河山之上,在冀东抗日前线三年半的岁月里,他

和战友们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开辟了北京西部房山和天津盘山为中心的两块抗日根据地,为冀东人民注入了‘抗战到底、中华必胜’的坚定信念。他走的时候那么年轻,却又是那么无畏。”谈起包森的一生,原志坚数度流下眼泪。

包森故居位于唐宪宗景陵脚下,也位于蒲城五陵旅游线路之旁,交通便利。初建于清光绪年间,为坐北向南的关中典型民居院落。为了弘扬英雄的爱国主义精神,不忘初心,教育后代,在蒲城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由县文化和旅游局牵头负责,决定将包森故居重新维修,建成红色教育基地,以供人们参观学习。

2019年3月,在蒲城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按照文物“修旧如旧”的标准,维修门房、厢房,重建厅房,建筑面积约286平方米。同时,依照包森的生平进行展陈,再现了抗日英雄包森的生活和战斗经历。

保护革命文物 赓续红色基因

百年历史激荡,文物见证荣光。渭南革命文物遗存丰富,时间跨度长,空间分布广,从辛亥革命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渭洛两岸到黄河之滨,从秦岭北麓到黄龙山脉,渭南儿女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抛头颅洒热血,作出了卓越贡献,留下了大量宝贵革命文物。

梳理文化家底,是开展保护革命文物、弘扬红色文化的基本前提,全面摸清渭南的革命文物资源,做好稀缺的革命文物档案名录建立,重要遗址的维护修缮,革命口述史的相关记录,对于生动地讲好“红色故事”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我们专门组成革命文物调查领导小组,抽调骨干干部组成调查队,通过查阅党史资料,与区委党史办沟通对接,联合省文保院在全区20个街镇实地走访调查。”临渭区文旅局文物股负责人刘宇星告诉记者,目前临渭区已经初步摸排和确定了24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

“革命文物是一个传统而又崭新的文物类型,目前保护状况持续改善,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保护等级低、经费较少、利用率低、研究不够、展示单一等问题。”省文物保护研究院文化遗产调查研究部副主任李大伟表示,对于革命文物的保护,要从概念界定、类型划分、价值阐释、展示利用等方面加强研究,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按程序予以公布,明确其身份,不断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和价值、提升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水平,将革命文物保护融入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实现双赢。

一件文物就是一段难忘的历史,一处遗迹就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采访中,采访团寻着先辈的足迹,听着先辈的故事,与先辈隔空对话,在陡峭的山崖上攀爬,在满是荆棘的沟壑中行走,在38度的高温中穿梭,在冷冽的寒风中驻停……他们给予了我们无尽的精神给养和人生感悟,是一生都受用不尽的宝贵财富。

“革命文物作为革命文化的物质载体,承载着革命先辈英勇奋斗、不怕牺牲、百折不挠的革命传统、优良作风、革命精神。我们很荣幸参与到这次采访,走访和倾听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红色故事。”采访团记者牛纲说,未来他将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用自己手中的笔和镜头去记录下渭南这片红色热土上的革命印记,讲好渭南革命文物故事,让红色基因绽放时代光芒,让我们在革命文物保护中续写先辈荣光。

截至12月10日,采访团克服酷暑、暴雨、严寒、复杂地形等困难,总计完成稿件43篇,共刊发专栏20期,并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多个角度呈现,被《学习强国》《渭南党史》等多个新媒体平台转发推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