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5個孩子裡,就有1個有抑郁傾向!
别不信!
據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科研團隊編寫的《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9~2020)》顯示:
2020年,中國青少年的抑郁檢出率為24.6%,其中:
輕度抑郁檢出率為17.2%,重度抑郁檢出率為7.4%。
随着年級增長,抑郁檢出率呈現上升趨勢!
國小階段抑郁檢出率為1成左右,其中重度抑郁檢出率約為1.9-3.3%;
國中階段抑郁檢出率約為3成,重度抑郁檢出率為7.6-8.6%;
高中階段抑郁檢出率接近4成,其中重度抑郁檢出率為10.9-12.5%。

你看到孩子表面在笑,但可能他們的内心早已傾盆大雨!
圖檔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怕麼?怕就對了,孩子的心理問題遠比身體更加重要!
而更多的人卻選擇視而不見,稱其為——矯情做作!
那你一定不知道抑郁症患者經曆過什麼...
今天的文章主角,不是科大大(也不是大順),而是兩位我們的忠實讀者,一起來聽聽他們和抑郁症之間的故事:
抑郁症,我遺傳給了孩子
◆我很自責,沒有第一時間發現異常
我是位在職媽媽,工作時基本是家裡老人在幫忙帶孩子,自己和孩子的相處時間也就是睡覺前和周末。
某個周末早上,我照例幫孩子準備早餐,到時間叫娃起床。他坐在桌子前,目光呆滞,不知道在想什麼?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我以為就是有“起床氣”,叫了他三四聲,才緩過神乖乖吃飯。
◆喜歡暗色
吃完飯自己坐在榻榻米上發呆,我收拾完桌子拿上他喜歡的玩具,找他玩。沒想到人家根本不給面子!都不理我?!
我也置氣,心想:愛理不理,自己玩吧!于是就去收拾家務了。
到了下午,好不容易人家給了面子,一起畫畫。令我吃驚的是,他一直拿着黑色的畫筆,在白紙上塗塗改改!
我問他:“你為什麼一直拿着這個畫筆呀?”他的反應令我大吃一驚:
“我喜歡這個顔色!”
◆情緒敏感易怒、偏執
這麼小的年紀喜歡黑色?我感覺有點不對勁了,就問了他奶奶,孩子平時有什麼異常?
“他最近總喜歡自己待着,吃飯也不好好吃,以前很喜歡吃胡蘿蔔,現在隻要飯裡有一點都不行!
前天還學會摔盤子了!......”
不對!直覺告訴我絕對有問題!于是我就帶孩子去了醫院,經過一番檢查,醫生說是輕度抑郁。
當時我震驚了!這麼小的孩子怎麼就抑郁了?
于是我休息了一段時間,專心陪在孩子身邊,帶他去了很多地方:遊樂園、博物館、水族館...
也乖乖聽了醫生的建議,按時吃藥複診。這孩子現在已經是個陽光小夥兒了!
你們為什麼不幫我
你知道嗎?
每位抑郁症患者的身邊都有一條黑色的狗,我也是如此。
它本來是乖巧可愛的,可不知從哪天起,它越長越兇殘,逐漸把我吞噬。
◆為什麼都欺負我?對不起,是我自己的問題
“你看那個死胖子還吃呢!”一語打破甯靜的午後!
小的時候微胖被誇可愛,可如今“A4腰”“馬甲線”“鎖骨養魚”...我的衣櫥裡也全是暗色衣服。
被同學孤立也變成了習以為常,沒人願意跟我這個肥仔做朋友。
本以為自己可以獨自度過這段校園時光,但為什麼,我沒有招惹你們,你們還要欺負我?
被扔口香糖、潑水、校服被亂畫、椅子憑空消失......伴随着你們的嘲笑聲,
我的身體和精神被碾壓的喘不過氣了。
再看看那條黑狗,胃口越來越大,并開始肆無忌憚的生長......
◆爸媽為什麼總吵架?原來我不是“完美小孩”
不愛回家,因為我是爸媽吵架的導火索!
每天晚上我都在想:是不是我不在了,他們就不會吵架了?
而且,最近這條黑狗叫的越來越厲害了,根本不受控,搞得我身心俱疲!
◆你們為什麼拒絕我最後一次求助?
于是我默默的攢零用錢,要自己挂号去看病。
可是當我小心翼翼地跟醫生說我哪裡不舒服時,我爸媽在旁邊說:
“是不是裝的?”
“是不是不想上學找借口?”
“趕緊回去,别丢人現眼!”
我每說一句話,他們就會質疑一句。
還是輕度抑郁的時候,他們還會阻止我吃藥,讓我自己治愈自己?
還會放出狠話:
“你再這樣折磨我們,大家就一起抑郁吧!”
“都别活了!”
對不起,我很想努力爬出去,卻被身邊最親的人一次次踢回深淵。
我...徹底被吞噬了...
就當這時,黑暗中似乎有一道光亮。
閨蜜發現了我的異常,并毅然決然地要“幹掉”我這個“煩人精”!
第一步:“背叛”!
她跟我爸媽詳細地講了問題的嚴重性,再次将我拉去了醫院。
當看到重度抑郁的确診書那一刻,父母的态度才有所轉變!
第二步:喂藥!
每當發現我情緒有異常變化,便往我的嘴裡塞藥!
她的包包裡以前可都是化妝品,現在全換成了藥!并且定時定點的投喂,真的很“煩人”。
第三步:淪為“連體嬰”!
沒有私人空間、宅家也根本不可能,因為她去哪都要帶着我!
慢慢地我發現,那條黑狗逐漸變乖了,不再肆意狂吠,它似乎能聽懂我的心聲。
每次要“出門”的時候,自己乖乖的帶好牽引繩,默默走在我身邊。
最後我有幾句話想說:
抑郁症年輕化是事實,而家長要做到的關鍵一步就是:及時發現!
家裡吵架在所難免,但不要把吵架變成孩子的噩夢。
父母的争吵會讓孩子的内心時刻充滿緊張感,一絲一毫的動靜都能牽扯到他們的悲傷情感。
“抑郁症可能會伴随一生,但也可以和它和平共處;抑郁症不會傳染,但也請照顧好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