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蘭封會戰:國民黨最恥辱之戰,15萬國軍不敵2萬日軍,終成千古笑柄

這是老蔣最不願提起的一戰,更是國民黨最恥辱的一戰。

1938年,國民黨派出的15萬精銳大軍卻被日軍2萬餘人打得潰不成軍,事後就連老蔣自己都稱此戰是千古笑柄。

戰敗後,老蔣為了阻止日軍的繼續進攻,更是做出了一件讓全國人民唾罵的決定。

那麼蘭封戰役中,國軍在兵力遠超日軍七倍的情況下,到底是怎麼失敗的呢?而這次失敗又導緻了怎樣嚴重的後果呢?

蘭封會戰:國民黨最恥辱之戰,15萬國軍不敵2萬日軍,終成千古笑柄

1938年1月,徐州會戰爆發後,國民黨赢得了台兒莊戰役的成功,但後來還是在徐州戰役中慘遭日軍痛擊,老蔣為了防止自己的主力軍隊被日軍包圍,于是下令正在徐州地區作戰的國軍開始撤退。

就在同一時間,日軍貌似看透了老蔣的用意,尤其是号稱“中國通”的土肥原賢二,主動率領日軍所屬的第14師團企圖攻克豫東、占據隴海鐵路,進而切斷國軍的退路。

然而,日軍的第14師團更是堪稱部隊中的精銳,第14師團是由四個步兵聯隊和一個炮兵聯隊組成,實力是相當的雄厚。

台兒莊戰役結束後,日軍就吸取了當時的教訓,為了防止第14師團再次被圍殲,日軍又對第14師團進行了補充,不僅又增加了一個步兵聯隊,甚至還加上了三個野戰重炮聯隊,而這次的第14師團更是如虎添翼戰力暴增,徹底變成了一個機動化師團。

蘭封會戰:國民黨最恥辱之戰,15萬國軍不敵2萬日軍,終成千古笑柄

老蔣得知日軍第14師團乘勝追擊的消息後,可謂是又驚又喜,其中令老蔣感到“驚”的原因是:日軍竟然如此大膽,竟敢派遣一支孤軍前來攔截10萬上下國軍主力。

另外讓他感到“喜”的原因是:在老蔣看來,日軍第14師團雖然是精銳部隊,但畢竟孤軍而來,是以隻要國軍有所部署,就能很大程度地挽回局面,甚至在蘭封縣周圍将其徹底殲滅。

自從蘭封戰役以來,國軍的作戰可謂是一直以失敗而告終,而蘭封位于河南省東部,山東省的北部,開封境内又有隴海鐵路橫貫其間,是以自古以來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是以,為了在人數上占有絕對優勢,老蔣特意調動了第一戰區的大批嫡系部隊,整隊人馬兩個師共計15萬人,從東、西、北三面包抄,企圖要将日軍第14師團的兩萬人消滅在蘭封一帶,是以蘭封會戰正式拉開序幕。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次殲滅戰中,老蔣還派出了自己的愛将桂永清率部參戰。

蘭封會戰:國民黨最恥辱之戰,15萬國軍不敵2萬日軍,終成千古笑柄

桂永清,1900年出生于江西,畢業于黃埔軍校,更是老蔣的心腹之一,而老蔣認為派桂永清這樣的一名心腹,既表明了這場戰争的重要性,又能顯示出自己對此戰的重視。

然而,令老蔣想不到的是,桂永清這個人問題很大,他不僅為人自負,甚至在軍事指揮方面也隻是會紙上談兵罷了,把這樣的人放在戰場上隻會拖後腿罷了,而也正是自己的這位得意門生,才導緻了蘭封戰役的最終失敗。

首先,作為此戰最關鍵的蘭封縣城,原本是由宋希濂率領的71軍負責防守,但自從桂永清率27軍到達之後,老蔣就命71軍向紅廟方向進攻,而将守衛蘭封的重任交給了桂永清。

與此同時,老蔣為了以防不測,還特意指令71軍的第88師留下來協助桂永清,然而正是老蔣的這一舉動,成為了最終導緻蘭封縣城淪陷的關鍵因素。

1938年5月21日,蘭封戰役正式爆發,15萬國軍按照原先的計劃,從東、西、北三面向日軍第14師團發起了總攻。

經過一天的激戰之後,國軍第74軍和71軍接連收複了内黃一峰等關鍵要地,日軍的生存空間被逐漸壓縮,國軍的勝利似乎已經是遙遙在望。

蘭封會戰:國民黨最恥辱之戰,15萬國軍不敵2萬日軍,終成千古笑柄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戰場打得火熱的同時,負責堅守蘭封縣城的桂永清也上報了一件大功。

5月22日,正當桂永清帶着幾輛坦克和幾十名步兵在蘭封巡邏時,卻正巧碰上了一支隻有百餘人的日本騎兵部隊,他們正在朝蘭封方向趕來,看着送上門來的“肥肉”,桂永清立刻帶兵駕駛着坦克向日軍的騎兵部隊發起了猛攻。

随着一陣炮擊,日軍就像被砍斷的木樁一樣,一個接一個地倒下,不過一會的功夫,100多名日軍除了幾個跑得快的之外,餘下的都成為了桂永清等人的槍下之魂。

雖然這隻是敵軍的百十餘人,但是在桂永清的一頓胡吹之下,硬是說成了強敵無數,沒想到老蔣還真的相信了,覺得勝利就在眼前,然而吹出來的戰績是經不起考驗的。

5月23日,當土肥原賢二發現駐守蘭封縣城的27軍相對較弱、适合突圍後,于是連夜派第14師團麾下的一個加強旅團,在坦克、大炮的支援之下,向蘭封城展開了鋪天蓋地的猛攻。

僅僅兩三個小時之後,桂永清就招架不住如此強有力的攻擊,27軍的陣地也開始接二連三的潰敗,貪生怕死的士兵開始四處逃竄。

見此情形,桂永清也想跟着逃跑,但他心知肚明如果丢了蘭封縣,自己也将小命不保,為了避免老蔣追究責任,桂永清在逃跑之前使出了一招李代桃僵之計,讓第88師師長龍慕韓接替了自己。

蘭封會戰:國民黨最恥辱之戰,15萬國軍不敵2萬日軍,終成千古笑柄

而龍慕韓出生于1998年,同樣也是老蔣的得意門生,此人性格比較意氣用事,他原本就對老蔣讓桂永清駐守蘭封的安排有些不滿,而當他率兵到達蘭封之後,卻發現桂永清已經帶着部隊遛之大吉了。

得知自己被人拿來當替死鬼之後,于是決定跟桂永清新仇舊怨一起算,竟然一氣之下也跟着棄城而逃了。

然而,這兩大巨頭的棄城而逃,可讓日軍撿了個大便宜,于是日軍的第14師團輕而易舉地便占據了蘭封縣城,而蘭封縣城的失陷,使得開封、鄭州等地都處于日軍的威脅之下,國軍統帥部大吃一驚。

老蔣于第二天勒令第一戰區第19集團軍總司令薛嶽,指揮俞濟時第74軍、李漢魂第64軍、宋希濂第71軍、桂永清第27軍由東向西,令第17軍團長胡宗南由西向東,務必在26日天亮前将日軍第14師團全部殲滅。

25日當天,薛嶽率領豫東兵團對日軍第14師團發起猛攻,當晚陸續奪回蘭封車站、羅王車站,同時第71軍又對日軍陣地發起了猛攻。

5月27日,随着蘭封和羅王車站的收複,最終隴海鐵路恢複了通車,被隔斷于商丘附近的42列滿載物資的火車得以撤回鄭州,蘭封會戰的局勢得到了好轉。

而日軍第14師團主力損失慘重,無奈之下隻好退兵至三義寨附近,但又被豫東兵團所包圍。

蘭封會戰:國民黨最恥辱之戰,15萬國軍不敵2萬日軍,終成千古笑柄

眼看整個局勢有所好轉的時候,5月28日,桂永清又一次擅自做主,讓部隊轉移了陣地,中途還讓部隊抛棄了無線電以及武器彈藥,但這樣一來就導緻了國軍各部都未能在限定時間内完成行動,而被包圍的日軍最後得到了修整的機會。

氣急敗壞的老蔣于是下達手令:蘭封附近的日軍最多不過五六千人,而我軍12個師的兵力卻圍攻不克,不僅部隊複雜,彼此推诿,潰敗可虞,即使攻克日軍,但在戰場上也會淪為千古笑柄。

不幸的是,老蔣的這封電報最終卻成為了現實。

28日,得以修整的日軍與援軍混成的第13旅團,正式向商丘外圍的國軍陣地發起了猛攻,而負責駐守在商丘的黃傑第八兵團,因為抵擋不住日軍的猛烈進攻,竟然再次擅自撤退,并同樣使出了一招李代桃僵,讓第187師留下防守,師長彭林生因抵擋不住日軍的進攻,最終也跟着撤退了。

而如此一來,包圍圈的關鍵之一重鎮商丘,就這樣又被日軍援軍所占領了。

商丘的失守嚴重地威脅到了進攻日軍第14師團的薛軍,于是第一戰區被迫重新調整部署,而這一舉動恰好讓觀台方向的日軍能夠強渡黃河支援第14師團。

就這樣,蘭封會戰殲滅日軍的計劃又以失敗告終。

蘭封會戰:國民黨最恥辱之戰,15萬國軍不敵2萬日軍,終成千古笑柄

由于國軍數十日的連續激烈作戰,戰士們傷亡慘重,已無法再和日軍的援軍抗衡,最終不得不決定向西轉移。

就這樣,因為某些國軍進階将領的無能,在作戰時擅自撤退并且私自逃跑,導緻了一場本應勝券在握的殲滅戰,最終卻落得了功敗垂成。

而蘭封會戰的失敗又讓老蔣驚恐萬分,為了阻止日軍第14師團和第16師團的繼續進攻,最終老蔣下達了一個錯誤的決定(敏感不能寫),導緻成千上萬的百姓無家可歸。

雖然國軍也曾打過漂亮的戰役,但大多都是敗績,而這一次敗得太過嚴重,引起的後果太不惡劣,是以也成為了國軍最恥辱的一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