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誰?曾率部在神仙山成功抗擊日軍,後怎麼樣了?
他叫成少甫,是一名開國少将。

今天龍叔就和大家說說成少甫的故事。
成少甫是河南商城人,1917年生。1930年,才13歲的他就參加了紅軍,由于年齡實在太小,部隊就安排他在紅25軍73師217團7連當通信員。随着年齡增長,到長征結束他已經成為紅15軍團75師225團3連指導員、教導營一連教導員了。
抗戰全面爆發後,成少甫随聶榮臻司令員開赴華北開創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先後任軍區軍政學校2隊隊長、第三軍分區11團代理團長、教導大隊大隊長兼政委、第2團副團長、第2支隊支隊長兼政委、7區隊區隊長等職,1943年後成為第3軍分區42團團長。
前排右一為成少甫
就在成少甫成為42團團長後,駐華北日寇對我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發起了長達3個月的“掃蕩”。為了抗擊日軍“掃蕩”,保衛抗日成果,軍區指令成少甫率42團留守神仙山,堅持内線作戰。
神仙山位于河北省保定市阜平縣,漢朝時此山被漢宣帝封為北嶽,它與泰山、華山、衡山、嵩山齊名,到清朝時順治皇帝把北嶽改封為山西天峰山後,這座名山就人改稱為神仙山。神仙山主峰有1800米高,山上到處是懸崖絕壁和天然石洞。這座山上流傳着很多的傳說,其中一個後來成了一部家喻戶曉的戲,它就是《白毛女》。
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建立後,這裡成了軍分區軍政機關的駐地,軍分區機關、華北聯合大學、白求恩醫學校,還有制藥廠、炸彈廠、被服廠、醫院以及軍用倉庫等都設在這附近。
日寇“掃蕩”開始後,先是糾集了2000多人的兵力進犯根據地。然而,成少甫的42團隻有6個連,面對強大的敵軍,成少甫利用山地優勢,在一個叫九裡十八灣的地方成功伏擊了日軍,取了擊斃擊傷日軍200多人的戰績。惱差成怒的日軍,第二次糾集了比上次多一倍的日軍進行圍攻,成少甫把機關、工廠、學校等轉移到線外後,他把部隊化整為零,利用險要地形繼續與敵周旋,自己帶着團指揮所上了神仙山主峰。
三個月後,日軍的“掃蕩”在軍民的奮勇抵抗下宣告破産,在慶祝反“掃蕩”勝利的大會上,成少甫的42團獲得了“神仙山的保衛者”稱号。
抗戰勝利後,成少甫先後任晉察冀三分區司令員、晉察冀軍區野戰軍第一縱隊2旅旅長、第二十兵團66軍197師師長等職。
在解放戰争中,成少甫率部又取得“四首”的戰績。這“四首”,是哪“四首”呢?
一、首功。1947年11月,解放石家莊戰役是解放戰争中,我軍攻克的首個座大城市。楊得志司令員稱贊成少甫的2旅為奪取石家莊戰役的勝利,立下首功。
二、首創。1948年11月,在平津戰役中,成少甫的第2旅在最短時間内,以一個旅的力量,首創了全殲敵一個師的新戰績,受到兵團的嘉獎。
三、首登。1949年4月,時任66軍197師師長的成少甫率部圍攻太原時,将第一面紅旗插上太原城頭。該師獲得“首登太原城”的光榮稱号,其下轄的589團榮獲二十兵團授予的“登城先鋒團”稱号,該團1營和1連也分别榮獲軍部授予的“太原登城先鋒營”、“太原登城首功連”錦旗。
四、首批。1950年10月,成少甫率志願軍197師緊急入朝、首批參戰,他們冒着零下20多度嚴寒,單兵負重近30公斤,每日以50公裡的行軍速度翻山越嶺,首戰就斃傷了230餘名敵人,俘虜了376個。
獲了“首功、首創、首登、首批”戰功的成少甫将軍,後來如何了呢?
建國後,成少甫先後擔任65軍軍長、北京軍區副參謀長、濟南軍區副司令員,繼續為軍隊的革命化、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1979年12月31日,成少甫将軍去世,享年6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