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自忠将軍的女兒,複旦畢業官至政協副主席,年過90依然開朗健談

1940年5月16日,國民黨第五戰區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将軍戰死,後葬于重慶梅花山。

他的妻子李敏慧當時身患癌症,家人不敢把張自忠的死訊告訴她。

三個月後,神志不清的李敏慧口中叫着“師長回來了”含恨而終,抛下了一雙兒女,張廉珍和張廉雲。

張自忠将軍的女兒,複旦畢業官至政協副主席,年過90依然開朗健談

南京國民黨政府聽到消息之後,怕影響軍心,是以秘不發喪。直到“七·七事變”滿三年時後才公布他的死訊。之後舉國哀恸,全民公祭。

國民政府給張家人頒發了撫恤金,張廉雲的叔叔把這些錢拿出來,建了一所自忠國小校,要張廉雲繼承父親的遺志,興學救國。

抗日戰争結束後,

張廉雲從複旦大學新聞系畢業,一直在這所學校當校長。50年代,張廉雲在北京市委統戰部工作。

1993年擔任北京市政協副主席。

今年,張廉雲已經97歲,身體康健,耳聰目明。

一、張廉雲懷念父親張自忠

張自忠将軍去世的時候,張廉雲年僅17歲,剛上女校,正是最天真爛漫的年齡。

驟逢巨變,張廉雲一時沒有緩過神來,記憶一直停留在1937年的9月的那個晚上,她最後一次與父親見面的情形。

當時日本人打到北京,張自忠将軍奉命留守北京,并與日方進行交涉。戰亂年代,她和母親、兄長,不敢正大光明地與父親會面,靠着一名叫福開森的美國友人幫忙。

張自忠将軍的女兒,複旦畢業官至政協副主席,年過90依然開朗健談

好不容易到達天津,與父親見面的時間隻有兩個小時。

父親沒有時間講太多的話,隻是把他們托付給叔父,又把她和她哥哥,還有叔叔家的幾個小孩子叫到了一起,每人分了一點錢。

父親對她說,這些錢是你将來的嫁妝。然後又

叮囑叔父,以後幫他照顧好家人。轉身戴上一頂禮帽,匆匆地離開了。當時的她何曾想到,這一次見面即是永别!

事後回想起父親反常的行為,原來竟然是在交代後事。

1937年的9月,南京街頭的報紙上還充斥着對她父親的辱罵,說他是“華北頭号大漢奸”。可是1940年5月16日,他就以身殉國,成為了抗日戰争中陣亡級别最高的将領。

痛失雙親的張廉雲,雖有成年的哥哥和叔父們照顧,然而

國破家亡在心頭刻下的血痕,卻也太過于清晰了。

以至于往後的人生當中

,每一年的5月16号都仿佛憑空消失。因為隻要到了那一天,她的記憶就一定會重回1940年。

張自忠将軍的女兒,複旦畢業官至政協副主席,年過90依然開朗健談

日本人在漢口電台廣播,說發現了她父親的遺體,并稱他為“壯烈戰死的‘絕代勇将’”。國民黨不相信這個死訊,她當然也希望這一切都是假的。

她和家人每天翻閱報紙,查找最新的新聞。

直到她父親的死訊被證明,一次又一次痛徹心扉的重擊,留下的傷口太深。

二、護國軍魂張将軍

張自忠将軍1891年出生于山東臨清,從小熟讀《三國演義》、《說嶽全傳》,立志要做關雲長和嶽飛那樣精忠報國的大英雄。辛亥革命爆發後,張自忠将軍秘密參加同盟會,後來到同鄉車震的軍中任職。

1922年前後,張自忠參加了馮玉祥的西北軍,一路經曆了直奉大戰、中原大戰,從排長、連長、營長……一直升到師長的位置上,先後兼任察哈爾省主席、天津市市長。

“七·七事變”爆發之前的四月,張自忠曾經奉命通路日本,是以在國内引起了極大的誤解。“事變”之後,北京城内湧進了大量流亡的東北學生,盧溝橋頭不時傳來槍炮聲。從那個時候起,張自忠忙于軍務就很少回家。

張自忠将軍的女兒,複旦畢業官至政協副主席,年過90依然開朗健談

可是

因為通路日本和奉命駐守北平兩件事,得不到外界的了解;上海工界、學界曾經一度聯名上書,要求将他槍斃,“明正典刑”。

“七·七事變”發生的第二天,張自忠還沒有接到上方的指令。二十九軍的軍長宋哲元在山東老家休養,于是張自忠帶病上陣,再度與日本人交涉。後駐軍北平不走,

被全國報紙打成自南宋張邦昌以來,“華北特大号漢奸”。

人人皆欲食其肉,寝其皮。

随之而來的各種侮辱層出不窮,甚至有報紙刊載他摟着日本女人的漫畫,對他進行人身攻擊。就在那一年風聲鶴唳的9月,張自忠通過美國友人的幫忙,與張廉雲見了最後一面。

他臨出門的時候,家人都不敢相送。因為周圍還住着不認識的鄰居。唯恐太過張揚,暴露了一家的身份。

當時罵他的人永遠不會想到,不出三年,這位“特大号漢奸”就出現在棗宜會戰的戰場上,并且血戰殉國,

被日寇稱為“絕代勇将”。張廉雲還記得,1939年,她父親接受重慶記者的通路時,向大家解釋

他的字号“荩忱”,意思是:盡忠報國,竭盡微忱。

張自忠将軍的女兒,複旦畢業官至政協副主席,年過90依然開朗健談

他自認“華北丢失,我身負罪責”,“轉戰各地,但求一死報國!”又說“待到他年馬革裹還”,大家必定能明白他字号的深意。

最後,他果真實踐了自己的諾言,國人才知道當初對他的誤會太深!

1940年5月,張自忠将軍戰死之後。

日本人以軍禮鄭重将他下葬,蔣介石下令不惜一切代價,搶回他的遺體。毛主席和蔣介石二人親自為他題詞,周總理替他作悼文。

“勳烈常昭”、“荩忱不死”,

民間把張自忠将軍比作義薄雲天的關雲長。

張自忠将軍對人寬厚講仁義,無論是家中的佃農,還是落難的舊友,他都一視同仁。他一直信奉中國傳統的精神,

“文官不怕死,武将不愛财”

,重義輕生。

每上戰場,必寫遺書,活着回來就燒了,下一次上戰場再寫。

張廉雲和兄長、叔父一家也和張将軍一樣不看重錢财,他們拿到了國民黨給的撫恤金,就全捐出來,再籌了一筆錢興辦“自忠國小”。

張自忠将軍的女兒,複旦畢業官至政協副主席,年過90依然開朗健談

張廉雲說:這是因為1937年父親和哥哥通路日本,看到了日中兩國在教育上的差距,産生了無限的感慨。作為将軍的家人,她和叔叔都希望能通過辦學,彌補父親的遺憾。後來,張廉雲在傳染病院當院長,事事親力親為,做醫生們的榜樣,而這都是受父親影響的緣故。

結語

張廉雲今年97歲,至今身體健康,耳聰目明。她平時生活節儉,不愛張揚。

她大哥張廉珍雖然在六十年代已經去世,但是她和叔父家的兄弟姐妹們常有來往,生活上有人照顧,不用别人操心。

有記者前去采訪她,她就會笑着仔細地告訴記者,家中親戚們的情況。

這是

因為最近兩年,老有人冒充張将軍的子侄行騙,她要提醒大家提高警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