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北伐名将,因看不慣老蔣所作所為入天竺寺出家,後為何出山?

嚴立三,又名嚴重。他是湖北麻城人,父親曾任縣知縣,但他父親為人清廉,死前也沒有留下太多的資産,是以嚴立三雖出生在官宦之家,由于父親早逝,孤兒寡母的,生活也不算富裕。好在他學習勤奮刻苦,富有理想,是以成績十分優異,16歲就考入了安徽陸軍國小,後又進入北京清河陸軍第一預備學校、保定軍官學校學習深造。

他是北伐名将,因看不慣老蔣所作所為入天竺寺出家,後為何出山?

嚴立三生活的年代正是革命浪潮風起雲湧的年代,反封建反軍閥便成了年輕軍人的革命目标。

嚴立三并不落後于這個時代。1924年,黃埔軍校創辦之初,他應邀成為軍校的戰術教官,由于他講解生動具體,示範動作準确明了,還善于總結歸納,對學生管理嚴格而又呵護備至,平易近人,誨人不倦,非常受同學敬佩,被譽為“黃埔良師”。在軍校期間,他與同為軍校訓練部主任兼學生總隊長鄧演達結下了深厚的友情。

他是北伐名将,因看不慣老蔣所作所為入天竺寺出家,後為何出山?

1926年7月北伐開始,嚴立三被任命為第二十一師師長,率部出征,軍紀嚴明,沿途秋毫無犯,深受人民歡迎和支援,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勝利,嚴立三由此得到“北伐名将”的美稱。

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之後,國民黨左派的中心人物鄧演達等在武漢堅持反蔣,言論激烈。

嚴立三對蔣介石的行為也有不同意見。蔣介石知道嚴重和鄧演達的交情深厚,于是非常不放心嚴立三擔任第二十一師的師長。他曾在南京接見嚴立三,質問他作為鄧演達的莫逆之交,為什麼不寫信勸阻鄧演達的反蔣活動。嚴立三答複說:自己是革命軍人,奉命北伐,隻知任務是打倒軍閥,與鄧通信也隻是說北伐尚未成功,甯漢不能分裂。對嚴立三的這一表态,蔣介石非常擔心,他旁敲側擊地詢問嚴立三近來的身體怎麼樣,副師長陳誠的能力怎麼樣?

他是北伐名将,因看不慣老蔣所作所為入天竺寺出家,後為何出山?

對于蔣的言行,嚴立三心知肚明,這不就是要讓他讓位嗎?他說,陳誠很行,非常行!就把師裡所有事務交接完成,自己一人來到杭州的天竺寺,穿上僧衣假裝出家。

一時間,“北伐名将”嚴立三天竺寺出家,成了轟動全國的大新聞,博得了社會輿論對他的同情和支援,而他的這一招,又讓他成為“湖北三怪傑”之一。

沒過多久,他又就被派去湖北省當了民政廳長。但沒有幾個月,他又失蹤了。

他是北伐名将,因看不慣老蔣所作所為入天竺寺出家,後為何出山?

這次嚴立三沒有去寺院出家,而是去了廬山隐居。而這一隐就将近隐了十年。在隐居的這些年裡,他獨自一人在太乙峰下面修建草屋劬園,開墾荒地、自食其力,每天與樵夫農夫生活在一起,靠自己辛勤耕作的收成糊口,日子過得清苦但很自在。

當然,這期間他的下屬陳誠經常到廬山去看望他,蔣介石也經常捎信問候,還捎去上将軍服,授予嚴立三馮閻大戰軍事總指揮、上将軍銜,都被嚴立三拒絕,因為他對老蔣的為人處事方式(排除異己、亂施殺戮)非常不認同。

直到1937年,抗日戰争全面爆發,嚴立三認為保家衛國、共赴國難是軍人天職,不能等着做亡國奴,這才答應放棄隐居,下山任職,被國民政府任命為湖北省民政廳廳長。當他看到日寇在中國奸擄燒殺、橫行霸道,非常激憤,寫下了“不共戴天”四個字,表示與日寇抗戰到底的決心。

他是北伐名将,因看不慣老蔣所作所為入天竺寺出家,後為何出山?

1940年,嚴立三卸任,帶着湖北省保安二團,在宣恩縣創辦了“曬坪墾殖處”,為前方建立生産供給基地。1944年,嚴立三因病在湖北去世,享年52歲。

更多精彩文章:

東征時,黃埔學生兵組成兩個團參戰,團長都是誰?戰績如何?

孫中山為何要創辦黃埔軍校?究其原因真是令人心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