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是北伐名将,因看不惯老蒋所作所为入天竺寺出家,后为何出山?

严立三,又名严重。他是湖北麻城人,父亲曾任县知县,但他父亲为人清廉,死前也没有留下太多的资产,所以严立三虽出生在官宦之家,由于父亲早逝,孤儿寡母的,生活也不算富裕。好在他学习勤奋刻苦,富有理想,所以成绩十分优异,16岁就考入了安徽陆军小学,后又进入北京清河陆军第一预备学校、保定军官学校学习深造。

他是北伐名将,因看不惯老蒋所作所为入天竺寺出家,后为何出山?

严立三生活的年代正是革命浪潮风起云涌的年代,反封建反军阀便成了年轻军人的革命目标。

严立三并不落后于这个时代。1924年,黄埔军校创办之初,他应邀成为军校的战术教官,由于他讲解生动具体,示范动作准确明了,还善于总结归纳,对学生管理严格而又呵护备至,平易近人,诲人不倦,非常受同学敬佩,被誉为“黄埔良师”。在军校期间,他与同为军校训练部主任兼学生总队长邓演达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他是北伐名将,因看不惯老蒋所作所为入天竺寺出家,后为何出山?

1926年7月北伐开始,严立三被任命为第二十一师师长,率部出征,军纪严明,沿途秋毫无犯,深受人民欢迎和支持,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胜利,严立三由此得到“北伐名将”的美称。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之后,国民党左派的中心人物邓演达等在武汉坚持反蒋,言论激烈。

严立三对蒋介石的行为也有不同意见。蒋介石知道严重和邓演达的交情深厚,于是非常不放心严立三担任第二十一师的师长。他曾在南京接见严立三,质问他作为邓演达的莫逆之交,为什么不写信劝阻邓演达的反蒋活动。严立三答复说:自己是革命军人,奉命北伐,只知任务是打倒军阀,与邓通信也只是说北伐尚未成功,宁汉不能分裂。对严立三的这一表态,蒋介石非常担心,他旁敲侧击地询问严立三近来的身体怎么样,副师长陈诚的能力怎么样?

他是北伐名将,因看不惯老蒋所作所为入天竺寺出家,后为何出山?

对于蒋的言行,严立三心知肚明,这不就是要让他让位吗?他说,陈诚很行,非常行!就把师里所有事务交接完成,自己一人来到杭州的天竺寺,穿上僧衣假装出家。

一时间,“北伐名将”严立三天竺寺出家,成了轰动全国的大新闻,博得了社会舆论对他的同情和支持,而他的这一招,又让他成为“湖北三怪杰”之一。

没过多久,他又就被派去湖北省当了民政厅长。但没有几个月,他又失踪了。

他是北伐名将,因看不惯老蒋所作所为入天竺寺出家,后为何出山?

这次严立三没有去寺院出家,而是去了庐山隐居。而这一隐就将近隐了十年。在隐居的这些年里,他独自一人在太乙峰下面修建草屋劬园,开垦荒地、自食其力,每天与樵夫农夫生活在一起,靠自己辛勤耕作的收成糊口,日子过得清苦但很自在。

当然,这期间他的下属陈诚经常到庐山去看望他,蒋介石也经常捎信问候,还捎去上将军服,授予严立三冯阎大战军事总指挥、上将军衔,都被严立三拒绝,因为他对老蒋的为人处事方式(排除异己、乱施杀戮)非常不认同。

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严立三认为保家卫国、共赴国难是军人天职,不能等着做亡国奴,这才答应放弃隐居,下山任职,被国民政府任命为湖北省民政厅厅长。当他看到日寇在中国奸掳烧杀、横行霸道,非常激愤,写下了“不共戴天”四个字,表示与日寇抗战到底的决心。

他是北伐名将,因看不惯老蒋所作所为入天竺寺出家,后为何出山?

1940年,严立三卸任,带着湖北省保安二团,在宣恩县创办了“晒坪垦殖处”,为前方建立生产供给基地。1944年,严立三因病在湖北去世,享年52岁。

更多精彩文章:

东征时,黄埔学生兵组成两个团参战,团长都是谁?战绩如何?

孙中山为何要创办黄埔军校?究其原因真是令人心碎!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