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參加淞滬抗戰的第19路軍三個師的師長都有誰?後怎麼樣了?

淞滬抗戰發生在1931年1月28日,參加這場抵抗日軍戰鬥的主力部隊是國民革命軍第19路軍。第19路軍的前身是粵軍第一師,後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四軍(著名的鐵四軍),在中共上司的南昌起義中,鐵四軍的其中一部還參加了南昌起義。1930年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19路軍,總指揮是蔣光鼐,軍長為蔡廷锴,參謀長為黃強。“九一八事變”後,該軍調防上海。

參加淞滬抗戰的第19路軍三個師的師長都有誰?後怎麼樣了?

第19路軍下轄三個師,第60師、第61師和第78師,每個師下轄兩個旅。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三個師的師長都有誰?後怎麼樣了?

第60師師長為沈光漢。

參加淞滬抗戰的第19路軍三個師的師長都有誰?後怎麼樣了?

沈光漢是廣東羅定人,1887年生,廣東陸軍講武堂畢業,1925年起先後出任粵軍第一師第一旅第二團第三營上尉營副、廣東編遣區獨立第二旅上校副旅長兼第一團團長、第60師119旅少将旅長、第60師中将師長。1931年,沈光漢率所部第六十師駐防蘇州、常州一帶。1932年率部參加淞滬抗戰,在閘北、虹口及八字橋等處抗擊日軍。1933年福建事變後,他出福建人民革命軍第一方面軍第一軍軍長,失敗後前往香港,離開軍界,1972年11月29日病逝于香港,終年八十五歲。

第61師師長為毛維壽。

參加淞滬抗戰的第19路軍三個師的師長都有誰?後怎麼樣了?

毛維壽是江西峽江人,1892年出生,20歲時投筆從戎,先後參加了東征、北伐等戰争,曾任粵軍第四軍十師三十團二營營長、第八路軍第三師第九旅第十八團團長、陸軍第61師第八旅旅長、陸軍第61師師長。淞滬抗戰中,他率部扼守江灣、大場等處,連續作戰百餘次,孤軍奮戰擊退日軍的瘋狂進攻。堅守百日,迫使日軍三易主帥損兵折将萬餘,打出了軍威國威。福建事變發生,任第二軍軍長,失敗後向中央軍投降,他被蔣介石任命為贛粵閩湘鄂剿匪軍東路軍第七路軍總指揮,後來他被蔣派往陝北“剿共”,他不從,被免職。1937年因病去世,享年45歲。

第78師師長為區壽年。

參加淞滬抗戰的第19路軍三個師的師長都有誰?後怎麼樣了?

區壽年是廣州羅定人,1902年生,粵軍陽江軍事教習所畢業,先後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十師第二十八團第一營連長、第11軍24師70團團長、第60師120旅旅長、第78師師長等職,參加過北伐戰争、粵桂戰争和中原大戰。一·二八事變後,壽年率第十九軍第78師奮起迎戰抵抗,因而成為聲名大噪的抗日軍隊。1933年福建事變後,他任人民革命軍第1方面軍第3軍軍長,失敗後他先在香港居住,不久後赴德國學習軍事。抗戰全面爆發後,他任第8軍團176師師長,參加了淞滬會戰、徐州會戰和武漢會戰。抗戰勝利後,他出任第6綏靖區副司令官、第7兵團中将司令官,1948年在豫東戰鬥中被我軍俘虜,1950年獲釋,任廣州市政協常委,1957年去世,享年55歲。

參加淞滬抗戰的第19路軍三個師的師長都有誰?後怎麼樣了?

淞滬抗戰自1932年1月28日深夜開始,一直打了33天。日軍戰前狂言四個小時可以拿下,卻三次換司令官,四次增兵,國軍亦派出張治中的第五軍共同作戰,雖然最後事件以國軍退出上海而結束,但此戰的意義在于“它使中國許許多多青年人相信,如果全國團結一緻進行愛國鬥争,中國就 是不可戰勝的”(美國著名作家埃德加·斯諾的《複始之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