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明風華:都是自己叔叔起兵謀反,為何朱瞻基比建文帝坐得更穩?

最近的曆史劇衆多,最讓人上頭的莫過于《大明風華》。一部熱劇把明朝朱家人的那點事都搬到了大熒幕上。雖說劇中不少情節都是虛構的,但是大構架卻還是沒毛病。比如那幾位繼位稱帝的人選,還是沒錯的。從朱元璋到朱瞻基,個個都是英雄豪傑。

大明風華:都是自己叔叔起兵謀反,為何朱瞻基比建文帝坐得更穩?

但是,有個問題卻讓人疑惑:同樣都是當過太孫,都是因為得到自己爺爺的賞識,而逐漸走上帝位,同樣是自己的叔叔起兵謀反,為何朱瞻基的帝位坐得比建文帝朱允炆的位置穩當那麼多,而且兩人的結局也大不同呢?

其實,朱允炆和朱瞻基的結局之是以會很不一樣,主要是因為這兩個原因:第一、個人因素,朱允炆和朱瞻基的性格本就不一樣。第二、對手也不一樣,不一樣的敵人當然會帶來不一樣的結局。

首先,兩人的成長環境,使得兩人的性格完全不一樣!

當初朱元璋其實在某些方面和朱棣是一樣的,他也比較偏愛自己的第四子朱棣,他認為朱棣的性子更随自己一些,而長子朱标性格過于寬厚溫潤了。但是,為了給後輩們樹立一個好的榜樣,是以他還是立了自己的嫡長子朱标為太子。到了朱标這兒時,朱标的嫡長子早逝,太孫之位自然就到了嫡次子朱允炆的身上。

大明風華:都是自己叔叔起兵謀反,為何朱瞻基比建文帝坐得更穩?

朱允炆因為自小就受名家大儒的影響,是以性格和朱标極為相似。骨子裡裡多了一些仁義、少了一些狠厲,而且在問題的思考上也更為理想化。也許是因為隔代親吧,朱元璋對于自己的這個大孫子也很是寵愛。況且,朱标也去世得很早,朱元璋把對兒子的那份愛也補償到了朱允炆身上,是以把朱允炆養得就有些小天真。這樣的性格雖好,但是當皇帝卻不是很适合。

而朱瞻基就不一樣了,那時候朱高熾雖然是太子,朱棣對他也很是欣賞,但是旁邊依然還有兩個虎視眈眈的漢王和趙王。漢王和趙王為了搶走自己大哥的太子之位,那是無所不用其極。也就是說,朱瞻基自小就在陰謀詭計中長大,性格裡也多了幾分狠厲,跟朱允炆那個被保護得很好的太孫是不一樣的。

大明風華:都是自己叔叔起兵謀反,為何朱瞻基比建文帝坐得更穩?

其次,二人對手的能力完全不在一個檔次。

就拿朱棣來說吧,朱棣在自己的封地上苦苦準備了十幾年,就為了有朝一日能打敗自己的大侄子建文帝,然後登上皇帝的寶座。而漢王和趙王雖然野心也不小,但是能力卻不如自己老爹的大。

當初,朱棣早早地就被趕到了封地上,是以有足夠的時間和資本去謀劃自己想做的事情,而漢王和趙王就不一樣了。那時候的漢王和趙王為了奪取太子之位,一直膩歪在自己老爹朱棣的身邊,并沒有過多的精力去發展自己的部下。

大明風華:都是自己叔叔起兵謀反,為何朱瞻基比建文帝坐得更穩?

是以,盡管後來漢王和趙王也起義了,但是因為時間匆忙,是以準備得并不充分,沒多長時間就被朱瞻基給擺平了,并沒能給朱瞻基帶去足以毀滅其根本的麻煩。而當初的建文帝就不一樣了,他面對朱棣,毫無招架之力,根本不是朱棣的對手。

也就是說,朱允炆和朱瞻基的結局之是以有着本質的差別,主要就是因為内因和外因的不一樣。從個人本身來說,朱允炆沒有朱瞻基那樣的本領和魄力,而從外敵來說,漢王和趙王也不如朱棣有本事。兩者結合之下,朱瞻基自然比朱允炆混得更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