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黃埔5期生,棄武從文後成為大詩人,他的詩至今仍直擊人心!

黃埔第5期是出了不少名将的,在我軍中就有許光達大将、張宗遜上将、楊至成上将、宋時輪上将、廖運周少将、周文在少将、張開荊少将、郭汝瑰将軍等,國民黨軍方面有鄭庭笈中将、邱行湘少将等。

他呢,也是黃埔5期生。但是,他後來卻棄武從文,成為一名著名的大詩人,他的詩可謂是家喻戶曉,至今讀來仍然直擊人心!

他是黃埔5期生,棄武從文後成為大詩人,他的詩至今仍直擊人心!

他曾寫過這樣一首詩:

“有的人活着/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

現在知道他是誰了吧?他就是著名詩人——藏克家。

大家都知道藏克家是大詩人,他的詩在國小六年級的國文課本上就有,但知道他曾經還是知名軍校——黃埔軍校學生的,恐怕不多。那麼藏克家為什麼要棄文從武,報考黃埔軍校,後來為何又重新棄武從文的呢?接下來就和大家說說藏克家的這段故事。

藏克家是山東諸城人,1905年生。盡管他出身在一個破落的地主家庭,但其父母對子女的培養教育仍是相當重視的,是以藏克家從小就被送到學校讀書,1923年夏,他還考入了山東省立第一師範。在校期間,藏克家閱讀了大量國内外的文學作品,并開始學習新文學創作。

他是黃埔5期生,棄武從文後成為大詩人,他的詩至今仍直擊人心!

年輕的藏克家和大多數意氣風發的文學青年一樣,面對風起雲湧的革命熱潮充滿了無限的向往。特别是在北伐戰争開始後,身在濟南讀書的藏克家感悟到濟南也正受到革命浪潮的巨大影響,他們對山東省主席張宗昌的倒行逆施和沉重壓迫忍無可忍,于是便毅然中斷第一師範的學業,與另外兩名親友結伴奔赴革命政府所在地武漢,報考黃埔武漢分校。

黃埔軍校的招考還是很嚴格的,是以第一次考試藏克家并沒有考上,但他堅持再考,1927年初,終于考入黃埔第5期。成為軍人的藏克家對革命的未來是充滿了希望,從他穿上軍裝的那刻起,他甚至立志要成為一名将軍,是以參加刻苦軍事訓練,學習軍事理論。

他是黃埔5期生,棄武從文後成為大詩人,他的詩至今仍直擊人心!

但是夢想的破滅總在一瞬間。“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當時,他正在葉挺的第24師迎戰叛亂的夏鬥寅部,當他們凱旋傳回武漢之時,迎接他們的不是鮮花,而是國民政府的“清黨”驅逐令。臧克家,當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他感到自己的革命熱情正被無情的鬥争一點點的撕碎,難道革命就是要殺掉自己日夜為伴的兄弟戰友嗎?他接受不了,更無法獻身國民黨軍隊。

夢醒之時,就是他離開武漢的日子,1927年8月,臧克家與同學離開了軍隊并傳回山東老家,重新拿起筆,記述舊中國農民忍辱負重的悲苦生活,揭露帝國主義的罪惡和僞善的面目,以筆代槍鞭撻這舊世界的醜惡。但是不久,他受到國民黨反動派的迫害,又不得不流亡東北,直到1930年,他才回來并考上青島大學。

此後的藏克家開始了他的文學創作生涯,在他的一生中,共出版了60餘部著作集,成為一名著名的詩人。

他是黃埔5期生,棄武從文後成為大詩人,他的詩至今仍直擊人心!

當時的藏克家如果繼續留在軍中,可能會成為一名将軍,但中國就少了一位著名的詩人。

在本文文首提到的他的那首詩:《有的人》是在1949年11月紀念魯迅逝世13周年時創作的,詩歌全文是這樣的:

有的人活着/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有的人/騎在人民頭上:“啊,我多偉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頭,想“不朽”;/有的人/情願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燒。/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

騎在人民頭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給人民作牛馬的/人民永遠記住他!/把名字刻入石頭的/名字比屍首爛得更早;/隻要春風吹到的地方/到處是青青的野草。/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場可以看到;/他活着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衆把他擡舉得很高,很高。

他是黃埔5期生,棄武從文後成為大詩人,他的詩至今仍直擊人心!

藏克家的這首《有的人》,現在讀來依然直擊人心,這才是能流傳千古的好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