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40年2月23日,因為叛徒的出賣,楊靖宇将軍陷入絕境之地,日軍為了能夠活捉他,派出叛徒向楊靖宇勸降,楊靖宇則是高聲回道:
“老鄉,我們中國人都投降了,還有中國嗎?”
楊靖宇将軍的這句話至今仍然在天地之間回響。

圖|楊靖宇
“我是見不到他了,你一定要等他回來,一定要找到他啊!”
楊靖宇,原名叫馬尚德,1905年出生在河南省确山縣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之中。當時的中國風雨飄搖,百姓生活貧苦,在楊靖宇5歲的時候,父親就因為積勞成疾,最終扔下了孤兒寡母之後撒手人寰。
從那之後,養育幼兒、支撐整個家的重擔就全落在母親的身上。為了讓自己的兒子有出息、有知識,将來做一個有所作為的人,母親省吃儉用,不舍得吃喝,供養楊靖宇上學讀書。
除此之外,深明大義的母親還經常給楊靖宇将一些古代英雄俠士的故事,其中抗金名将嶽飛的故事最讓楊靖宇向往,嶽飛精忠報國的豪言壯志以及英勇抗擊外來入侵者的事迹讓他久久都不能平靜,小小的楊靖宇也希望自己長大之後可以成為一個英雄人物。
受到英雄人物的感召,小時候的楊靖宇就非常的有膽識,經常伸張正義,地主家的兒子欺負老百姓家孩子的時候,每次都是楊靖宇為貧苦百姓家的孩子出氣,絲毫不懼怕地主家的勢力。
小時候的楊靖宇也非常的聰明好學,成績優異,18歲的時候,楊靖宇憑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河南省立開封紡染工業學校。1923年,在學校學習的楊靖宇開始接觸到先進的革命思想,并且深受影響。
此時的中國岌岌可危,楊靖宇和無數的愛國志士一樣,積極投身到反帝愛國運動當中,并于1926年,楊靖宇加入到了中國共産黨之中,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共産黨員。
1928年7月,第一次大革命失敗之後,楊靖宇積極組織确山起義,擔任農民革命軍總指揮,
為此楊靖宇也成了敵人通緝抓捕的對象。楊靖宇的家人也是以受到了牽連,他的母親和妻兒也成了敵人迫害的對象,被逼過上了東躲西藏,乞讨為生的日子。
楊靖宇本人更是先後5次被敵人抓捕入獄,在獄中,敵人對楊靖宇施以嚴刑拷打,
但是酷刑隻能讓他的肉體流血受傷,卻沒有辦法摧毀他鋼鐵一般的意志以及堅決革命到底的決心。
盡管革命的路上有着無數的艱難險阻,
但是心中有着大愛的楊靖宇卻從來都沒有想過要放棄。
1929年,楊靖宇接受組織上的安排,隻身前往東北撫順,擔任中共撫順特别支部的書記,參加東北抗日工作,從此之後,楊靖宇就和家人失去了聯系。
楊靖宇離開家前往東北的時候,兒子才兩歲,女兒剛剛出生三個月。他離開家之後不久,母親就生病了,母親臨終之前對自己的兒媳婦說道:
“密營裡就是隻有一個戰士,也要有歌聲”
1929年的春天,隻身來到東北的楊靖宇化名張貫一深入撫順的煤礦之中,聯系煤礦中的廣大勞工群衆,恢複和重建被破壞的黨組織,上司勞工和侵占中國煤礦的日本人進行鬥争。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之後,幾十萬東北軍幾乎不戰而退,沈陽、長春等地相繼落入到了日本人的手中,
東北全境陷落,全國一片嘩然。
圖|“九一八”之後,東北全境淪陷
在民族危亡的緊要關頭,中國共産黨與中共滿洲省委毅然決然地站在了抗日鬥争的最前線,集中力量上司東北人民投身到抗日戰争中去。中國共産黨滿洲省委為了發動抗日部隊,一方面大力支援東北抗日義勇軍,一方面積極建立屬于自己的抗日遊擊隊。
抗日戰争的烽火很快在東北這片土地蔓延開來,各地紛紛成立救國軍、自衛軍、紅槍會、大刀會等等組織,遼甯、吉林、黑龍江各地的義勇軍隊伍紛紛揭竿而起。中國共産黨先後派出200多名幹部,到義勇軍中去開展抗日工作。
九一八事變之後,楊靖宇先後擔任中共哈爾濱市委書記、滿洲省委代理軍委書記,積極上司東北人民的抗日武裝鬥争。
1932年,楊靖宇被派往南滿主持工作,并組織建立中國紅軍的南滿遊擊隊,建立南滿遊擊根據地。
在東北這樣一個魚龍混雜的環境之中,
楊靖宇深深地知道,中共抗日遊擊隊的第一仗是樹立軍威最好時候,不僅要打一場硬仗,而且要赢得漂亮,
是以楊靖宇将第一目标定為了僞軍頭子邵本良。
圖|楊靖宇将軍
邵本良原來就是一個土匪,曾經加入過東北軍,後來又投降了日本人,由于他對于南滿的地形特别的熟悉,夜間行軍也能辨識清楚方向,很快他的部隊就成了最受重用的一支僞軍。
在這場戰役中,楊靖宇沒有硬拼,他率領部隊牽着邵本良的隊伍,在通化、集安、桓仁、寬甸子等地兜圈子,總共曆時18天,行程上千裡。為了能夠迷惑敵人,楊靖宇特别讓部隊故意丢一些物品在路上,讓敵人誤以為我遊擊隊的戰鬥力已經被耗盡了,緊追不舍,最後,楊靖宇率領部隊利用地形打了一個非常漂亮的伏擊戰。
這一戰殲滅了敵僞軍一千多人,一舉打出了我中共遊擊隊的軍威,讓各路義勇軍隊伍都很服氣,為以後的抗日聯軍的成立建立了有利的條件。
1933年初,楊靖宇在他起草的一份《南滿遊擊隊傳單》之中,
非常富有遠見地提出了“組建抗日反滿聯軍”的政治主張,提出了統一抗戰的思想。
圖|東北抗聯遊擊隊
在僞滿洲國統治下的東北百姓,生活的異常艱辛,很多的農民在走投無路之下,被迫走上了反抗的道路,他們聚集在山林之中武裝抗日,是以被稱作“山林隊”。楊靖宇在得知這些情況之後,積極地進入山林,宣傳黨的政策,聯系各個山林隊聯合抗日,擴大抗日隊伍。
楊靖宇為了抗日大計,為了能夠聯合更多的武裝隊伍進行聯合抗日,經常進入到山林之中,聯系各個山林隊。而當時的山林隊都是各自抗日,彼此之間基本沒有合作,他們也并不知道中國共産黨的抗日主張,是以,楊靖宇被綁起來挨打,那是經常會發生的事。但是他卻不以為意,依然堅持進山林之中宣傳聯合抗日。
有一次,楊靖宇拍着一位戰士的肩膀說道:“看到山林裡的人們個個都把日本鬼子當作仇敵,能不高興嗎?小夥子,這就是聯合抗日的思想基礎和希望啊!挨了一頓小小的棍棒,又算得了什麼啊?”
楊靖宇不僅打仗厲害,帶軍有方,而且文采也非常的好,他非常重視隊伍的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
抗聯老戰士、原柳州軍分區的副司令員沈鳳山曾經回憶道:
“當年咱們抗聯一路軍有一個好傳統,就是愛唱歌。楊靖宇将軍提出,
越是條件艱苦,越是要唱歌,密營裡就是隻有一個戰士,也要有歌聲。”
“隻要有我在,東北抗聯的旗幟就不能倒”
1934年2月,在楊靖宇将軍的努力之下,16支山林隊聚會在一起,共同商讨聯合抗日的打擊。經過無記名投票,所有人一緻推選楊靖宇成為抗日聯合軍的總司令。之後,各路的山林隊都紛紛前來投奔,抗日聯合軍的隊伍也在一天天的壯大。
圖|楊靖宇上司抗聯
1935年8月,中國共産黨滿洲省委決定,以聯合軍為底,聯合東北三省各個地區的抗日武裝力量,
聯合成立“東北抗日聯軍”簡稱“抗聯”,由楊靖宇擔任軍長兼政委,全面主持東北抗聯的抗日鬥争。
楊靖宇從此也就成為了日本關東軍的夢魇,
在當時的東北抗聯之中,一直流傳着“南楊北趙”的說法,“北趙”指的是另一位抗日名将趙尚志,“南楊”就是楊靖宇。
曾經有一個日寇軍官這樣描述楊靖宇,他說:楊靖宇手提着能打1000米的毛瑟槍,兩百米開外能打穿你頭頂的蘋果。可見日本人對于楊靖宇的恐懼。
楊靖宇也并非隻是槍法準的一介武夫,帶兵打仗期間,他随身攜帶有一本《孫子兵法》,
他作戰的特點就是靈活多變,非常的善于遊擊戰。
圖|抗聯一路軍
面對日本關東軍的頻繁“讨伐”,
楊靖宇結合遊擊戰術,一改抗聯之前陣地戰的打法,采用“乘敵之虛,各個突破”的戰術,快速奔襲,在密林之中神出鬼沒,殲滅敵人。
據統計,僅1935年,東北抗聯在東北三省各個地方,發生大大小小的戰鬥達到了39105次,一直到1940年,一共發動了接近7萬次的戰鬥。根據日軍的統計資料,日本在東北共損失了有27萬士兵,其中18萬日軍都是東北抗聯的功勞。
日寇對于楊靖宇的懼怕與日俱增,甚至有人曾經說過:
“中國要是有十個楊靖宇,日本就完了”,
日僞軍為了抓到楊靖宇,無所不用,他們用錢誘惑老百姓透漏楊靖宇的終極,甚至讓他們去刺殺楊靖宇,在日寇貼出的告示中這樣說道:
“如果誰殺了楊靖宇,就能得到一兩肉給一兩金子,二兩骨頭給一斤金子。”
圖|日本出版物介紹楊靖宇
1939年日寇連續發出3份檔案,隻為了消滅楊靖宇,
同時遇到抗聯的隊伍和抗日的山林隊,
專打抗聯,不打山林隊
。如果同時遇到了楊靖宇和其他抗聯的部隊,
專門打楊靖宇,放過其他的抗聯軍。
後來北韓的領袖金日成,當時也在我東北抗日聯軍之中任職,他是營連一級的幹部,他對于楊靖宇司令非常的敬重。後來金日成回憶楊靖宇的時候說道:“楊靖宇那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一眼就吸引了我,人值千金,眼值八百。我一看楊靖宇的眼睛,就知道他是一個忠厚又熱情的好漢。”
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爆發之後,全面抗戰爆發,正面戰場接連失利,悲觀的情緒一時間蔓延開來,叛變投降之風到處流傳。在戰或者降,留下或者走的問題上,楊靖宇從來都不曾有過動搖。
圖|抗日名将楊靖宇
楊靖宇這樣說道:“我們不能走!我們要是都走了,老百姓怎麼辦?群衆會怎麼想?他們就會對抗日複國失去希望了,尤其是我,更不能走!
隻要有我在,東北抗聯的旗幟就不能倒,
老百姓抗日複國的念想就活泛。”
“我就是楊司令!”
楊靖宇成為了日本關東軍的心腹大患,為了能夠抓住楊靖宇,消滅中共東北抗日聯軍,憤怒的日本人開始了更加毒辣的計劃。
1938年冬天,關東軍指令日僞軍将散居在鄉下的貧苦百姓全部集中到大屯區居住。在大屯區中,關東軍不僅嚴格控制貧苦百姓的日常生産生活,甚至老百姓的進出,都要經過嚴格的檢查之後才放行,并且日本關東軍在管理方面還使用嚴格的保甲連坐制。
圖|抗日時期,東北百姓
另外,為了防止老百姓給抗聯的部隊輸送糧食,所有人外出不準帶食糧,這樣一來就徹底切斷了東北抗聯和老百姓之間的聯系,
從此之後,東北抗日聯軍進入到了非常艱苦的一個階段。
楊靖宇将軍則率領着抗日聯軍一路軍一部的一千多人的隊伍,進入到長白山的密林當中建立密營,
密營一般都設在半地下,類似于地窖一樣的地方,頂上會用樹枝進行遮蓋,隐蔽性極強。楊靖宇率領部隊設立了70多處密營,除了能提供住宿之外,還儲備有一些糧食、槍械、藥品、布匹等等軍需用品。
1939年夏天,日軍總司令梅津美治郎擔任總司令之後,更是直接将楊靖宇當成了第一心腹大患,
張貼告示懸賞兩萬塊大洋來收買楊靖宇的人頭。
不僅如此,他還派遣重兵,對楊靖宇進行搜捕。
圖|東北抗聯
當時的日僞軍為了抓捕楊靖宇,僅僅在濛江境内就布置了25000多人,而此時,楊靖宇在濛江的兵力卻隻有1000多人,由于兵力懸殊,加上給養不足,這一次的對戰,抗聯隊伍損失慘重,隊伍減員到了400多人。
就在這生死關頭,追随楊靖宇多年的程斌叛變了革命,當起了漢奸。
背叛之後的程斌不僅帶兵追蹤楊靖宇将軍,還将抗聯隐藏在密林中的密營一一摧毀,所有的補給一掃而空,楊靖宇和抗聯部隊也陷入到了彈盡糧絕的地步。
在零下20多度的東北冰天雪地之中,楊靖宇和抗聯的戰士們已經斷糧多日,他們用布抱着腳這雪地裡不斷前行,
冰雪、樹皮、棉絮成為了他們唯一的糧食,他們用難以想象的毅力堅持和敵人進行頑強的鬥争。
1940年2月12日,在日本關東軍的重重包圍之中,與部隊走散的楊靖宇對着身邊最後的7名戰士,下達了最後的指令:
傷員往回走相對安全的路線,自己則繼續帶着兩位警衛員向前聯絡部隊。
圖|東北抗日聯軍
臨分别之前,往回走的傷員将他們最後的半張大餅,悄悄拿了出來,想到留給楊靖宇的警衛員,讓他們路上吃。
但是,這一幕讓楊靖宇看到了,他拿過半張大餅一塊一塊地掰開,又讓警衛員用茶缸化了一杯雪水,煮了一缸苞米水,
所有人聚在一起用小銅勺輪流喝,誰也不肯多喝一口。
楊靖宇看着大家的臉龐,堅定地說道:
“别洩氣,敵人是打不過我們的,就是我們幾個人都沒了,還有人繼承我們的事業,革命總是要成功的。”
18日,楊靖宇将軍身邊的兩個同志在下山購買糧食的時候,被敵軍發現,在兩個犧牲的同志身上,敵人發現了楊靖宇的印鑒和印章,他們斷定楊靖宇就在附近,加緊了對于附近山區和林區的封鎖。
23日,楊靖宇已經六天沒有進食,他的行蹤終究還是被叛徒發現。下午3點,日軍包圍了楊靖宇最後的藏身之地,在距離楊靖宇隻有50米的時候,日本指揮官喊話:
“君是楊司令否?”
經過十年的抗日鬥争,楊靖宇打出了自己的赫赫威名,在整個南滿,日僞軍都已經完全習慣了“楊司令”的稱謂,完全忘記了直呼其本名楊靖宇。
楊靖宇回答道:
“是的,我就是楊司令!”
“楊司令!你的命要緊,放下武器,保留性命,還能富貴!”
面對敵人的勸降,楊靖宇将軍直接用自己手中的槍,對他們進行了回應,楊靖宇雙手持槍,不停地将子彈射向敵人。
在激烈的交戰中,楊靖宇将軍被機槍打中胸部,他仰面向天,轟然倒下...
結語
楊靖宇将軍犧牲之後,僞通化省警務廳的廳長岸古隆一郎對于楊靖宇感到不可思議,他不能明白,到底是什麼樣的力量,讓五六天不吃一粒糧食的楊靖宇一直支撐到了現在,他下令對楊靖宇将軍進行了破腹檢查。
日軍解剖之後發現,楊靖宇将軍的胃裡隻有草根和棉絮,沒有一粒糧食,
在場的日軍無不震撼。岸古隆一郎當場留下了眼淚,站在當場陷入了長久的沉默之中。
圖|楊靖宇被殺害後的屍體
據史料記載:這個屠殺了無數中國人民的劊子手,在這一天之内急劇蒼老,從此之後,他用了畢生的心血開始研究中國抗日将士的心理。
随着研究的深入,他的内心受到的折磨越來越大,到了最後,
他親手殺死了自己的妻子和兒女之後自殺。
在他的遺囑之中這樣寫道:“天皇陛下發動的這次侵華戰争或許是不合适的。中國有楊靖宇這樣的鐵血軍人,一定不會滅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