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杨靖宇牺牲之后,被残忍刨尸,日本军官当场落泪,毒死妻儿后自杀

前言

1940年2月23日,因为叛徒的出卖,杨靖宇将军陷入绝境之地,日军为了能够活捉他,派出叛徒向杨靖宇劝降,杨靖宇则是高声回道:

“老乡,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

杨靖宇将军的这句话至今仍然在天地之间回响。

杨靖宇牺牲之后,被残忍刨尸,日本军官当场落泪,毒死妻儿后自杀

图|杨靖宇

“我是见不到他了,你一定要等他回来,一定要找到他啊!”

杨靖宇,原名叫马尚德,1905年出生在河南省确山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之中。当时的中国风雨飘摇,百姓生活贫苦,在杨靖宇5岁的时候,父亲就因为积劳成疾,最终扔下了孤儿寡母之后撒手人寰。

从那之后,养育幼儿、支撑整个家的重担就全落在母亲的身上。为了让自己的儿子有出息、有知识,将来做一个有所作为的人,母亲省吃俭用,不舍得吃喝,供养杨靖宇上学读书。

除此之外,深明大义的母亲还经常给杨靖宇将一些古代英雄侠士的故事,其中抗金名将岳飞的故事最让杨靖宇向往,岳飞精忠报国的豪言壮志以及英勇抗击外来入侵者的事迹让他久久都不能平静,小小的杨靖宇也希望自己长大之后可以成为一个英雄人物。

受到英雄人物的感召,小时候的杨靖宇就非常的有胆识,经常伸张正义,地主家的儿子欺负老百姓家孩子的时候,每次都是杨靖宇为贫苦百姓家的孩子出气,丝毫不惧怕地主家的势力。

杨靖宇牺牲之后,被残忍刨尸,日本军官当场落泪,毒死妻儿后自杀

小时候的杨靖宇也非常的聪明好学,成绩优异,18岁的时候,杨靖宇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河南省立开封纺染工业学校。1923年,在学校学习的杨靖宇开始接触到先进的革命思想,并且深受影响。

此时的中国岌岌可危,杨靖宇和无数的爱国志士一样,积极投身到反帝爱国运动当中,并于1926年,杨靖宇加入到了中国共产党之中,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1928年7月,第一次大革命失败之后,杨靖宇积极组织确山起义,担任农民革命军总指挥,

为此杨靖宇也成了敌人通缉抓捕的对象。杨靖宇的家人也因此受到了牵连,他的母亲和妻儿也成了敌人迫害的对象,被逼过上了东躲西藏,乞讨为生的日子。

杨靖宇本人更是先后5次被敌人抓捕入狱,在狱中,敌人对杨靖宇施以严刑拷打,

但是酷刑只能让他的肉体流血受伤,却没有办法摧毁他钢铁一般的意志以及坚决革命到底的决心。

尽管革命的路上有着无数的艰难险阻,

但是心中有着大爱的杨靖宇却从来都没有想过要放弃。

杨靖宇牺牲之后,被残忍刨尸,日本军官当场落泪,毒死妻儿后自杀

1929年,杨靖宇接受组织上的安排,只身前往东北抚顺,担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的书记,参加东北抗日工作,从此之后,杨靖宇就和家人失去了联系。

杨靖宇离开家前往东北的时候,儿子才两岁,女儿刚刚出生三个月。他离开家之后不久,母亲就生病了,母亲临终之前对自己的儿媳妇说道:

“密营里就是只有一个战士,也要有歌声”

1929年的春天,只身来到东北的杨靖宇化名张贯一深入抚顺的煤矿之中,联系煤矿中的广大工人群众,恢复和重建被破坏的党组织,领导工人和侵占中国煤矿的日本人进行斗争。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之后,几十万东北军几乎不战而退,沈阳、长春等地相继落入到了日本人的手中,

东北全境陷落,全国一片哗然。

杨靖宇牺牲之后,被残忍刨尸,日本军官当场落泪,毒死妻儿后自杀

图|“九一八”之后,东北全境沦陷

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与中共满洲省委毅然决然地站在了抗日斗争的最前线,集中力量领导东北人民投身到抗日战争中去。中国共产党满洲省委为了发动抗日部队,一方面大力支持东北抗日义勇军,一方面积极建立属于自己的抗日游击队。

抗日战争的烽火很快在东北这片土地蔓延开来,各地纷纷成立救国军、自卫军、红枪会、大刀会等等组织,辽宁、吉林、黑龙江各地的义勇军队伍纷纷揭竿而起。中国共产党先后派出200多名干部,到义勇军中去开展抗日工作。

九一八事变之后,杨靖宇先后担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满洲省委代理军委书记,积极领导东北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

1932年,杨靖宇被派往南满主持工作,并组织建立中国红军的南满游击队,创建南满游击根据地。

在东北这样一个鱼龙混杂的环境之中,

杨靖宇深深地知道,中共抗日游击队的第一仗是树立军威最好时候,不仅要打一场硬仗,而且要赢得漂亮,

所以杨靖宇将第一目标定为了伪军头子邵本良。

杨靖宇牺牲之后,被残忍刨尸,日本军官当场落泪,毒死妻儿后自杀

图|杨靖宇将军

邵本良原来就是一个土匪,曾经加入过东北军,后来又投降了日本人,由于他对于南满的地形特别的熟悉,夜间行军也能辨别清楚方向,很快他的部队就成了最受重用的一支伪军。

在这场战役中,杨靖宇没有硬拼,他率领部队牵着邵本良的队伍,在通化、集安、桓仁、宽甸子等地兜圈子,总共历时18天,行程上千里。为了能够迷惑敌人,杨靖宇特别让部队故意丢一些物品在路上,让敌人误以为我游击队的战斗力已经被耗尽了,紧追不舍,最后,杨靖宇率领部队利用地形打了一个非常漂亮的伏击战。

这一战歼灭了敌伪军一千多人,一举打出了我中共游击队的军威,让各路义勇军队伍都很服气,为以后的抗日联军的成立建立了有利的条件。

1933年初,杨靖宇在他起草的一份《南满游击队传单》之中,

非常富有远见地提出了“组建抗日反满联军”的政治主张,提出了统一抗战的思想。

杨靖宇牺牲之后,被残忍刨尸,日本军官当场落泪,毒死妻儿后自杀

图|东北抗联游击队

在伪满洲国统治下的东北百姓,生活的异常艰辛,很多的农民在走投无路之下,被迫走上了反抗的道路,他们聚集在山林之中武装抗日,因此被称作“山林队”。杨靖宇在得知这些情况之后,积极地进入山林,宣传党的政策,联系各个山林队联合抗日,扩大抗日队伍。

杨靖宇为了抗日大计,为了能够联合更多的武装队伍进行联合抗日,经常进入到山林之中,联系各个山林队。而当时的山林队都是各自抗日,彼此之间基本没有合作,他们也并不知道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因此,杨靖宇被绑起来挨打,那是经常会发生的事。但是他却不以为意,依然坚持进山林之中宣传联合抗日。

有一次,杨靖宇拍着一位战士的肩膀说道:“看到山林里的人们个个都把日本鬼子当作仇敌,能不高兴吗?小伙子,这就是联合抗日的思想基础和希望啊!挨了一顿小小的棍棒,又算得了什么啊?”

杨靖宇不仅打仗厉害,带军有方,而且文采也非常的好,他非常重视队伍的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

抗联老战士、原柳州军分区的副司令员沈凤山曾经回忆道:

“当年咱们抗联一路军有一个好传统,就是爱唱歌。杨靖宇将军提出,

越是条件艰苦,越是要唱歌,密营里就是只有一个战士,也要有歌声。”

“只要有我在,东北抗联的旗帜就不能倒”

1934年2月,在杨靖宇将军的努力之下,16支山林队聚会在一起,共同商讨联合抗日的打击。经过无记名投票,所有人一致推选杨靖宇成为抗日联合军的总司令。之后,各路的山林队都纷纷前来投奔,抗日联合军的队伍也在一天天的壮大。

杨靖宇牺牲之后,被残忍刨尸,日本军官当场落泪,毒死妻儿后自杀

图|杨靖宇领导抗联

1935年8月,中国共产党满洲省委决定,以联合军为底,联合东北三省各个地区的抗日武装力量,

联合成立“东北抗日联军”简称“抗联”,由杨靖宇担任军长兼政委,全面主持东北抗联的抗日斗争。

杨靖宇从此也就成为了日本关东军的梦魇,

在当时的东北抗联之中,一直流传着“南杨北赵”的说法,“北赵”指的是另一位抗日名将赵尚志,“南杨”就是杨靖宇。

曾经有一个日寇军官这样描述杨靖宇,他说:杨靖宇手提着能打1000米的毛瑟枪,两百米开外能打穿你头顶的苹果。可见日本人对于杨靖宇的恐惧。

杨靖宇也并非只是枪法准的一介武夫,带兵打仗期间,他随身携带有一本《孙子兵法》,

他作战的特点就是灵活多变,非常的善于游击战。

杨靖宇牺牲之后,被残忍刨尸,日本军官当场落泪,毒死妻儿后自杀

图|抗联一路军

面对日本关东军的频繁“讨伐”,

杨靖宇结合游击战术,一改抗联之前阵地战的打法,采用“乘敌之虚,各个突破”的战术,快速奔袭,在密林之中神出鬼没,歼灭敌人。

据统计,仅1935年,东北抗联在东北三省各个地方,发生大大小小的战斗达到了39105次,一直到1940年,一共发动了接近7万次的战斗。根据日军的统计数据,日本在东北共损失了有27万士兵,其中18万日军都是东北抗联的功劳。

日寇对于杨靖宇的惧怕与日俱增,甚至有人曾经说过:

“中国要是有十个杨靖宇,日本就完了”,

日伪军为了抓到杨靖宇,无所不用,他们用钱诱惑老百姓透漏杨靖宇的终极,甚至让他们去刺杀杨靖宇,在日寇贴出的告示中这样说道:

“如果谁杀了杨靖宇,就能得到一两肉给一两金子,二两骨头给一斤金子。”

杨靖宇牺牲之后,被残忍刨尸,日本军官当场落泪,毒死妻儿后自杀

图|日本出版物介绍杨靖宇

1939年日寇连续发出3份文件,只为了消灭杨靖宇,

同时遇到抗联的队伍和抗日的山林队,

专打抗联,不打山林队

。如果同时遇到了杨靖宇和其他抗联的部队,

专门打杨靖宇,放过其他的抗联军。

后来朝鲜的领袖金日成,当时也在我东北抗日联军之中任职,他是营连一级的干部,他对于杨靖宇司令非常的敬重。后来金日成回忆杨靖宇的时候说道:“杨靖宇那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一眼就吸引了我,人值千金,眼值八百。我一看杨靖宇的眼睛,就知道他是一个忠厚又热情的好汉。”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之后,全面抗战爆发,正面战场接连失利,悲观的情绪一时间蔓延开来,叛变投降之风到处流传。在战或者降,留下或者走的问题上,杨靖宇从来都不曾有过动摇。

杨靖宇牺牲之后,被残忍刨尸,日本军官当场落泪,毒死妻儿后自杀

图|抗日名将杨靖宇

杨靖宇这样说道:“我们不能走!我们要是都走了,老百姓怎么办?群众会怎么想?他们就会对抗日复国失去希望了,尤其是我,更不能走!

只要有我在,东北抗联的旗帜就不能倒,

老百姓抗日复国的念想就活泛。”

“我就是杨司令!”

杨靖宇成为了日本关东军的心腹大患,为了能够抓住杨靖宇,消灭中共东北抗日联军,愤怒的日本人开始了更加毒辣的计划。

1938年冬天,关东军命令日伪军将散居在乡下的贫苦百姓全部集中到大屯区居住。在大屯区中,关东军不仅严格控制贫苦百姓的日常生产生活,甚至老百姓的进出,都要经过严格的检查之后才放行,并且日本关东军在管理方面还使用严格的保甲连坐制。

杨靖宇牺牲之后,被残忍刨尸,日本军官当场落泪,毒死妻儿后自杀

图|抗日时期,东北百姓

另外,为了防止老百姓给抗联的部队输送粮食,所有人外出不准带食粮,这样一来就彻底切断了东北抗联和老百姓之间的联系,

从此之后,东北抗日联军进入到了非常艰苦的一个阶段。

杨靖宇将军则率领着抗日联军一路军一部的一千多人的队伍,进入到长白山的密林当中建立密营,

密营一般都设在半地下,类似于地窖一样的地方,顶上会用树枝进行遮盖,隐蔽性极强。杨靖宇率领部队设立了70多处密营,除了能提供住宿之外,还储备有一些粮食、枪械、药品、布匹等等军需用品。

1939年夏天,日军总司令梅津美治郎担任总司令之后,更是直接将杨靖宇当成了第一心腹大患,

张贴告示悬赏两万块大洋来收买杨靖宇的人头。

不仅如此,他还派遣重兵,对杨靖宇进行搜捕。

杨靖宇牺牲之后,被残忍刨尸,日本军官当场落泪,毒死妻儿后自杀

图|东北抗联

当时的日伪军为了抓捕杨靖宇,仅仅在濛江境内就布置了25000多人,而此时,杨靖宇在濛江的兵力却只有1000多人,由于兵力悬殊,加上给养不足,这一次的对战,抗联队伍损失惨重,队伍减员到了400多人。

就在这生死关头,追随杨靖宇多年的程斌叛变了革命,当起了汉奸。

背叛之后的程斌不仅带兵追踪杨靖宇将军,还将抗联隐藏在密林中的密营一一摧毁,所有的补给一扫而空,杨靖宇和抗联部队也陷入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

在零下20多度的东北冰天雪地之中,杨靖宇和抗联的战士们已经断粮多日,他们用布抱着脚这雪地里不断前行,

冰雪、树皮、棉絮成为了他们唯一的粮食,他们用难以想象的毅力坚持和敌人进行顽强的斗争。

1940年2月12日,在日本关东军的重重包围之中,与部队走散的杨靖宇对着身边最后的7名战士,下达了最后的命令:

伤员往回走相对安全的路线,自己则继续带着两位警卫员向前联络部队。

杨靖宇牺牲之后,被残忍刨尸,日本军官当场落泪,毒死妻儿后自杀

图|东北抗日联军

临分别之前,往回走的伤员将他们最后的半张大饼,悄悄拿了出来,想到留给杨靖宇的警卫员,让他们路上吃。

但是,这一幕让杨靖宇看到了,他拿过半张大饼一块一块地掰开,又让警卫员用茶缸化了一杯雪水,煮了一缸苞米水,

所有人聚在一起用小铜勺轮流喝,谁也不肯多喝一口。

杨靖宇看着大家的脸庞,坚定地说道:

“别泄气,敌人是打不过我们的,就是我们几个人都没了,还有人继承我们的事业,革命总是要成功的。”

18日,杨靖宇将军身边的两个同志在下山购买粮食的时候,被敌军发现,在两个牺牲的同志身上,敌人发现了杨靖宇的印鉴和印章,他们断定杨靖宇就在附近,加紧了对于附近山区和林区的封锁。

23日,杨靖宇已经六天没有进食,他的行踪终究还是被叛徒发现。下午3点,日军包围了杨靖宇最后的藏身之地,在距离杨靖宇只有50米的时候,日本指挥官喊话:

“君是杨司令否?”

经过十年的抗日斗争,杨靖宇打出了自己的赫赫威名,在整个南满,日伪军都已经完全习惯了“杨司令”的称谓,完全忘记了直呼其本名杨靖宇。

杨靖宇牺牲之后,被残忍刨尸,日本军官当场落泪,毒死妻儿后自杀

杨靖宇回答道:

“是的,我就是杨司令!”

“杨司令!你的命要紧,放下武器,保留性命,还能富贵!”

面对敌人的劝降,杨靖宇将军直接用自己手中的枪,对他们进行了回应,杨靖宇双手持枪,不停地将子弹射向敌人。

在激烈的交战中,杨靖宇将军被机枪打中胸部,他仰面向天,轰然倒下...

结语

杨靖宇将军牺牲之后,伪通化省警务厅的厅长岸古隆一郎对于杨靖宇感到不可思议,他不能明白,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五六天不吃一粒粮食的杨靖宇一直支撑到了现在,他下令对杨靖宇将军进行了破腹检查。

日军解剖之后发现,杨靖宇将军的胃里只有草根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

在场的日军无不震撼。岸古隆一郎当场留下了眼泪,站在当场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之中。

杨靖宇牺牲之后,被残忍刨尸,日本军官当场落泪,毒死妻儿后自杀

图|杨靖宇被杀害后的尸体

据史料记载:这个屠杀了无数中国人民的刽子手,在这一天之内急剧苍老,从此之后,他用了毕生的心血开始研究中国抗日将士的心理。

随着研究的深入,他的内心受到的折磨越来越大,到了最后,

他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妻子和儿女之后自杀。

在他的遗嘱之中这样写道:“天皇陛下发动的这次侵华战争或许是不合适的。中国有杨靖宇这样的铁血军人,一定不会灭亡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