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0月20日,紅4師作為紅軍長征的先鋒部隊,按中革軍委和紅三軍團的指令率先向通過贛縣塘坑口,向信豐縣新田百石村挺進,準備突破國民黨軍的第一道封鎖線。
這紅4師的師長叫洪超,他曾是朱老總的警衛員,時年25歲。

洪超是湖北黃梅人,18歲那年,他加入葉挺任師長的國民革命軍第二十四師教導隊當學員,随後參加了廣州起義,後到韶關附近轉入了朱老總、陳老總所率領的南昌起義部隊,朱老總見洪超年輕、機靈,就留在身邊當警衛員。
後來,洪超在主席、朱老總、彭老總和陳老總的教導下,成長很快,先後從排長升到了紅5軍軍部參謀、團長、師長。洪超在參加第四次反“圍剿”戰鬥中,身負重傷并失去左臂。但他身殘志堅,兩個月後,又被任命為紅三軍團第四師師長,繼續率部參加第五次反“圍剿”戰鬥。
國民黨的第一道封鎖線是由粵軍總司令陳濟棠指揮的粵軍負責防守。當時,粵軍與我紅軍曾通過談判達成協定,紅軍向陳的防區借道在内的“五項協定”。根據這一協定,紅軍西進時應該可以平安通過粵軍的防區。
然而,為了瞞着老蔣的耳目,雙方對協定内容并未向下進行明确傳達,粵軍方面隻是向少将以上的軍官含糊地下令,“敵不向我襲擊,不準出擊;敵不向我射擊,不準開槍!”紅軍方面呢,為了嚴格保守突圍秘密,也沒有向下級傳達秘密協定内容,未将準備通過的道路通知粵軍(擔心粵軍有異,途中埋伏),是以便采取了強行借道的方式。
是以,當10月21日紅四師到達百石村時,就與粵軍守軍接上了火。于是,長征第一仗——百石戰鬥就此打響了。
紅四師在師長洪超和政委黃克誠的指揮下,紅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搶占百石附近的制高點,架起機槍,向守敵猛烈掃射,守軍抵擋一陣後就棄守碉堡,收縮在村裡一座建築堅固的“萬人祠”裡,被紅十團包圍。紅軍要他們投降,裡面的粵軍卻不停地向外打槍,甚至把喊話的紅軍戰士也打死了。
此時,師長洪超也恰好路過這裡,他到前沿觀察情況後,指令調集迫擊炮消滅圍牆内的敵人。然而話音剛落,洪超師長便被圍牆内敵人的一顆罪惡的子彈射中頭部,當場犧牲。
洪超的犧牲,令戰友們痛惜不已。戰士們憤怒地高喊着“為師長報仇”的口号,沖了進去,全殲了頑敵,敵中隊長何德泮在就擒遊街示衆後,被處決。
洪超的不幸犧牲,使他成了長征中第一個犧牲的紅軍師長,他的老上級彭老總在得知洪超犧牲後曾說,“洪超同志身先士卒,英勇殺敵的革命精神,值得我輩學習!”
更多精彩文章:
七七事變後,閩南上千紅軍被騙繳械,他率骨幹成功突圍,後授中将
此人為梁代名将,他有何德何能?甚至連偉人都号召:要向他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