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馮玉祥的十三太保之一,抗日名将,為何會被人斥為“漢奸”?

劉汝明,是一個飽受争議的人物。他領兵打仗,作戰勇猛,但還是被人指責。特别是在抗戰初期還一度被人斥為“漢奸”,弄得他牢騷滿腹,心裡很不是滋味。

他是馮玉祥的十三太保之一,抗日名将,為何會被人斥為“漢奸”?

劉汝明是隸屬河北省滄州人,1895年生。1912年投軍到馮玉祥手下,他從普通一兵開始,憑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勇猛善戰,10年升到上校團長,後又升任旅長、師長、軍長。他是西北軍馮玉祥的“十三太保”之一、西北軍中五虎之一。

1933年,在長城抗戰中,劉汝明調任第二十九軍副軍長兼暫二師師長,率部在遵化羅文峪一帶的長城線上迎戰來犯之敵。由于日僞軍來勢兇猛,戰鬥打得異常慘烈,陣地幾經相持,各不退卻。為守住陣地,劉汝明親上戰鬥第一線,并親率手槍大刀隊,埋伏在山口,等待來犯敵步兵近到200米處時,他則站出來揮刀督戰,并投擲手榴彈、揮舞大刀奮勇殺敵,使進犯我陣地的日僞軍倉促潰退。劉汝明又率隊乘勝奮勇追擊,突破日軍多道防線,直到把日僞軍趕出羅文峪以北10餘裡以外。長城羅文峪一役殺敵3000多人,大大挫傷日僞軍的元氣,不敢再來羅文峪方向進攻。

他是馮玉祥的十三太保之一,抗日名将,為何會被人斥為“漢奸”?

這麼一個抗日猛将,後來為何會一度這人斥為“當奸”呢?這要從北綏路東段作戰說起。

平綏路東段作戰(南口抗戰),發生在1937年8月。劉汝明時任第二十九軍第143師師長兼察哈爾省主席,當時日軍準備進犯張家口、占領察哈爾,然後分兵晉、綏。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為了保衛察、晉、綏三省,決定在平綏路東段開設戰阻止日軍進犯。于是,調派第35軍軍長兼綏遠省主席傅作義和第84師高桂滋部向張家口集中,進行戰略部署,來協助劉汝明保守察省。

大家都知道,那時的軍隊雖說已經統一在一個軍事委員會的帳下,但派系仍然明顯,都有各自保護自己實力的小心思,雖然成立了前敵總指揮部,但還是出現有不顧大局、不聽指揮的情況。從這一點說,劉汝明就表現得很不好。

他是馮玉祥的十三太保之一,抗日名将,為何會被人斥為“漢奸”?

比如前敵總指揮湯恩伯在南口危急時緻電劉汝明,請将其駐在涿鹿、懷來的一個團向南口方向移動,必要時可以增援南口,劉竟然連個回複也沒有。在後來的戰鬥中,劉汝明還數次阻止赴南口抗戰的友軍部隊,使友軍失去戰機,最後導緻平綏路東段作戰失敗,張家口失陷,結果是很嚴重的。

是以,由于劉汝明的擁兵自重,為保護其在察哈爾省的地盤不顧抗戰大局的行為,受到了當時各媒體的指責,有的直接把“漢奸”的名号安在他的頭上。這讓他很苦惱,其實在這次戰鬥中,他的部隊也經曆了艱辛的作戰,他們在張家口與日軍打了一個星期,一個師長受傷,旅長一亡一傷,團長一亡,營長七亡。他生氣地說“還說我'一槍未放','漢奸'!難道這些人都是自殺的?”

當然,此事被蔣介石知道了,後來在武昌召見劉汝明時,獎賞給他3萬銀元,但他還是全部賞給士兵。

他是馮玉祥的十三太保之一,抗日名将,為何會被人斥為“漢奸”?

此後的劉汝明,由于在抗戰中的英勇表現,職位也不斷得到了升遷,先後任第68軍軍長、第28軍團軍團長兼第68軍軍長、第2集團軍總司令、鄭州綏靖公署副主任兼第4綏靖區司令官、京滬杭警備總司令部副總司令兼第8兵團司令官等職。

1949年10月,劉汝明退到台灣。1975 年4月28日在台北病逝,享年80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