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英特爾為什麼這麼有恃無恐?

這兩天,有關英特爾傷害中國人民感情舉動的新聞鋪天蓋地,國内輿論一片嘩然。

有關事件的細節我這裡不再贅述,畢竟各大媒體已經争相報道,大概就是說英特爾在其官網上釋出對于其供應商的聲明,稱:“我們的投資者和客戶已詢問英特爾是否從中國新疆地區采購産品或服務。多個國家與地區的政府已對來自新疆地區的産品實行限制。是以,英特爾需要確定我們的供應鍊不使用任何來自新疆地區的勞工、采購産品或服務。”

英特爾為什麼這麼有恃無恐?

類似的事情已經不止一次發生在西方國家大型跨國企業身上,比如前段時間被罵到删除聲明并遭到抵制的某些服裝品牌。

而此次英特爾站出來表态,完全是在已經有前車之鑒的情況下,而且中國市場是英特爾全球最大市場,可其依然有恃無恐,可謂嚣張至極。為什麼英特爾敢在這麼敏感的時刻當出頭鳥?答案當然是頭鐵,不怕挨打,或者說自己知道沒人打的了它。

根據英國權威半導體市場研究部門Omdia釋出的最新資料,2021年第三季度半導體公司總銷售額排行榜中,英特爾位列全球第二,僅次于三星,其賣出的晶片占據全球市場的12.3%,在半導體領域影響力可見一斑(Omdia的綜合排名不包括半導體代工銷售額,是以半導體代工巨頭們如台積電并未出現在榜單中)。

英特爾為什麼這麼有恃無恐?

之是以英特爾占據全球晶片市場這麼大的份額,原因大家都知道:英特爾主要是賣計算機裡最核心的晶片——CPU也就是中央處理器的。具體來說,以2021年第一季度為例,英特爾營收中超過一半來自個人計算機(比如筆記本電腦、台式計算機等)CPU,接近一半來自資料中心伺服器CPU。二者營收之和基本就是100%,其他收入來源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英特爾為什麼這麼有恃無恐?

再來看下英特爾兩大業務在全球的市場佔有率。2020年,英特爾在筆記本電腦CPU市場佔有率達到81%,在桌上型電腦CPU市場佔有率達到80.7%,均壟斷整個市場,剩下的份額也基本被另一家美國公司AMD所占據。

英特爾為什麼這麼有恃無恐?

而伺服器CPU市場,英特爾的份額更是高到恐怖。2020年,全球伺服器CPU 94%使用英特爾晶片,剩下為數不多的份額依然由其老對手AMD占據(下圖柱狀圖起始就是91%,不要被誤導)。

英特爾為什麼這麼有恃無恐?

而之是以在CPU市場出現英特爾一家獨大、AMD吃口剩飯的局面,主要由于目前全球計算機伺服器CPU産業鍊都圍繞一種名為x86的晶片底層架構打造。

而x86架構的專利所有人,正是英特爾。由于一系列說不清的曆史原因和混亂的官司,AMD是全球拿到英特爾x86授權的兩家公司之一(另一家是現在已經默默無名的威盛),并且在與英特爾的競争中依然存活下來,保留了一定市場。

而不像專門做ARM晶片架構的ARM公司主要營收來源就是賣ARM架構給各大晶片廠商,由于英特爾自己本身就做CPU晶片,是以英特爾幾乎不會把x86架構賣給任何其他競争對手。

是以,這就造成了全球幾乎隻有兩家公司有實力和能力生産高性能CPU晶片的現狀。而如果第三家公司想要介入,從英特爾手中買x86這條路基本不可行了(但可以從另兩家擷取,後面會講)。除非這家公司使用一種全新的晶片架構來設計CPU,關鍵還得讓全球計算機産業鍊都能接受,這種可能性與一家公司站出來設計一種新作業系統取代Windows讓全球軟體開發商為其重新開發軟體一樣困難。

或者簡單來說,全球計算機産業這麼多年就是在英特爾的x86地基上建立起來的,重新開塊地讓産業鍊重建立樓有多困難,自不必多說。是以,英特爾自然也知道自己的地位,中國或者說世界上目前任何其他國家(除了美國),基本不太可能站出來抵制英特爾,這要比抵制個服裝品牌難太太太多了。

而如果選擇投向AMD陣營,一方面英特爾晶片在很多細分領域是無法替代的,另一方面,AMD目前也釋出了未指名道姓的聲明,說白了就是人家心裡明鏡自己要做啥,不過我不說明白而已。

那中國在CPU領域真的一個能打的都沒有嗎?雖然中國沒有像英特爾、AMD一樣的高性能CPU大廠,但目前處于四處星火燎原的階段。

中國涉及CPU研發的企業,主要有三類,第一種是輕松模式:直接使用x86架構,前面也說了英特爾x86不外賣,但國内有兩家公司非常神奇的各種迂回獲得了x86授權,分别是從威盛獲得授權的兆芯和從AMD獲得授權的海光。雖然采用x86架構開展CPU研發起點很高,但由于使用的是純美國技術,核心技術基本拿不到自己手裡,且風險極大,大家都懂。

英特爾為什麼這麼有恃無恐?

第二類是普通模式:使用在手機CPU壟斷市場的ARM架構搞計算機、伺服器CPU,代表企業是華為,這麼幹優點是ARM架構可以充分授權(畢竟人家就是賣這個的),自由開發,缺點是ARM并不太适合非移動裝置市場,同時ARM也有被斷供的風險。

第三類是困難模式:完全使用自研晶片架構、把地基推倒重來。代表企業是即将在科創闆上市的龍芯。由于前期一系列亂遭的知識産權官司,龍芯從2021年開始下定決心全面切換至基于其自研晶片架構LoongArch的CPU産品研發,并已研制成功多款基于LoongArch的CPU産品。

英特爾為什麼這麼有恃無恐?

是以,雖然龍芯走了一條最難的路,但這卻是一條艱難可又相對安全的道路。

不過,龍芯縱然有自己知識産權的晶片架構,但其依然為單純晶片設計公司,也就是同華為海思一樣,在晶片制造領域依然要被卡脖子。

此外,龍芯也面臨産業鍊支援的問題,畢竟沒有哪家計算機或伺服器大廠,敢貿然使用使用全新架構的CPU作為自己的核心,何況其性能與英特爾、AMD還有巨大差距,且也無法支援主流作業系統與軟體。

不過,在目前複雜的局勢下,再難,也要搞自研。

前幾年日韓出現嚴重外交沖突,雙方劍拔弩張,可後來日本直接斷供南韓多種高端半導體材料後,南韓瞬間服軟,美國出面調停。而當類似英特爾這樣的科技企業一個個站出來叫嚣之時,中國同樣需要能幫助國家反制的科技企業,而這種能硬碰硬的科技企業必然要經曆困難重重的成長過程,畢竟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讨不來的,這已經成為目前局面下中國科技企業必須趟出來的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