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車訊據銀保監會網站消息,2020年9月,銀保監會推動實施車險綜合改革。改革實施一年多來,"降價、增保、提質"的階段性目标基本實作,消費者普遍獲益,獲得感顯著提高。截至今年10月底,車輛平均所繳保費為2762元,較改革前降低21%,87%的消費者保費支出下降。據測算,改革以來累計為車險消費者減少支出超過2000億元。同時,商業車險平均無賠款優待系數(NCD系數)由改革前的0.789下降至0.753,衆多駕駛習慣好、出險頻率低的低風險車主享受到了更多的保費優惠。

作為回顧,去年9月3日,中國銀保監會釋出了《關于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并于2020年9月19日正式實施。
總體來說,本次車險改革是在受到疫情影響,疊加新車銷量下降、商車費改等多方面因素之下進行的,本次車險改革将進一步賦予保險公司更大的權利,使競争更加多元化,或将使車險保費增長放緩的态勢得到緩解。
從指導意見來看,其以“保護消費者權益”為主要目标,短期内将“降價、增保、提質”作為階段性目标,其增加了機動車全車盜搶險、無法找到第三方特約險、玻璃單獨破碎險、發動機涉水險、自燃險、不計免賠率、指定修理廠等7個方面的保險責任,開發了車輪單獨損失險以及醫保外用藥責任險等兩個方面的附加險産品,合理删除了發生事故時容易引發理賠争議的免責條款以及部分免賠率等免賠約定。
在具體數額方面,交強險總責任限額從12.2萬提升到20萬元,無責任賠償限額按照相同比例進行調整,對未發生賠付消費者提高費率優惠幅度,三者險提升到最高1000萬元,并制定新能源車險、駕車人員意外險、機動車延長保險險等示範條例。
對車險産品準入和管理方式進行改革,釋出新的交強險産品和商車險示範産品,将商車險示範産品的準入方式由審批制改為備案制,支援中小财險公司優先開發差異化的創新産品;在配套基礎建設方面,全面推行車險實名繳費制度,積極推廣電子保單制度,加強對車聯網/新能源/自動駕駛等新技術新應用的研究。
此外,還将健全商車險條款費率市場化形成機制,完善行業純風險保費測算機制,合理下調附加費用率等等,同時加強和改進車險監管,提高監管有效性,強化中介監管,完善費率回溯和産品糾偏機制,強化償付能力監管剛性限制,防範壟斷行為和不正當競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