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2021年的綜藝市場,從年初到年尾,文化類綜藝是這一年最耀眼的新星。雖說并非是憑空出現的新門類,但文化類綜藝過去曲高和寡的局面,在這一年被極大地改變。從開年《唐宮夜宴》《典籍裡的中國》的騰空出世,到《最美中軸線》《萬裡走單騎》的全新探索,從《上新了·故宮》第三季的穩紮穩打,到《國家寶藏·展演季》的推陳出新,還有《舞千年》《書畫裡的中國》《妙墨中國心》等多檔新節目交相呼應,文化類綜藝重新回到潮頭之上。

“中國節日”系列出圈,引發持續文化熱
如果說2021年最不可錯過的文化類節目,貫穿了一整年的河南衛視“中國節日”系列是繞不過的話題。從2021年初的春晚開始,河南衛視将傳統晚會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造,以“中國節日”為主題做貫穿,從春節到元宵,從端午到清明,每一次重大的中國節日都帶來了特别節目“奇妙遊”系列。經由節目介紹的中國傳統節日民俗與不同的藝術門類結合,創造《唐宮夜宴》《水下飛天》《龍門金剛》等多個刷爆全網的出圈段落。
從節目制作的角度,“中國節日”并沒有亮眼的明星陣容,也缺乏大制作的技術背景,“四兩撥千斤”的節目效果很大程度上來源于對傳統文化現代化的精準表達。“中國節日”系列的持續更新和全民熱捧,也讓電視人更加明确了文化類綜藝的前景,這也間接促成了今年以來央衛視文化類綜藝的井噴之勢。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自前幾年推出過《漢字聽寫大會》《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以來,最近幾年又持續推出《國家寶藏》《經典詠流傳》《故事裡的中國》等現象級文化節目;北京衛視“複制”《上新了·故宮》的成功經驗,先後推出《遇見天壇》《了不起的長城》《書畫裡的中國》《最美中軸線》等節目,持續挖掘北京特有的文化資源;浙江衛視借力前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霁翔推出《萬裡走單騎》揭秘中國文化遺産地,江蘇衛視推出《從長江的盡頭回家》探尋長江風物;河南衛視與B站還聯合推出了舞蹈文化綜藝《舞千年》,更是深入挖掘了中華舞蹈文化的精髓和深意。
創新綜藝形态,深挖文化魅力
文化類綜藝在2021年的爆發,一方面借助于整個文娛領域重回主流價值的導向。另一方面也離不開綜藝人對于文化品類的深耕和再創造。在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師資博士後彭侃看來,“不好看的文化類節目往往都是走高冷路線,主創者可能覺得自己的内容格調很高,但是觀衆卻感覺到遙不可及。真正好的文化類節目要讓觀衆可以将從節目中獲得的知識和精神養分運用到自己的生活當中,進而産生共鳴感,能夠願意去追随和傳播節目。”
形式和表達的創新,在每個今年大熱的文化類綜藝節目上都有迹可循。央視《故事裡的中國》融合了影視、戲劇、綜藝等藝術手法,通過多舞台的空間,将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優秀的現實主義文藝作品呈現得既吻合原作,又符合當代審美。《國家寶藏》三季以來持續借用優秀演員的表演能力,将古老的文物傳說加以現代化編演,讓國寶“會說話”。《典籍裡的中國》講的都是古籍,相對于其他文化形式更為晦澀,而節目找到了新的立足點,将古今對話,也将書的思想“人格化”,把典籍變成有情感、有溫度的故事。
在《舞千年》的總導演馮峥看來,“電視領域百好不如一新,新穎非常重要,永遠做跟随者永遠都不行。如果采用已有的綜藝模式,我們起步已經比别人晚了,還沒有太多的錢,很難給觀衆留下深刻的記憶點的。”《舞千年》選擇颠覆了過去舞蹈類綜藝的表現方式,将舞蹈、綜藝、影視融為一體,邀請全國知名舞團參與,将舞蹈實景表演與曆史故事相結合,并串聯成影視劇式的叙事結構,也帶來了舞蹈類節目的颠覆式革新。
年輕人自發“安利”,與文創關聯
今年文化類節目的爆紅,離不開年輕人的加入。《國家寶藏》、“中國節日”系列以及多檔文化類綜藝的“出圈”,都是通過年輕人所在的網站傳播,以B站為代表的年輕人網絡社群甚至成為了文化類綜藝傳播的“重鎮”。
河南衛視在春晚第一次試水了“奇妙遊”系列後,在後續節目的推出中尤為重視年輕網友的意見回報。節目本身都是先網背景的播出模式,B站和優酷優先直播,還有大量短視訊拆分經典片段進行全網傳播,就連《端午奇妙遊》中的四個人物“唐小妹”都是全網釋出征集令招募素人演員,層層選拔而來。包括“唐小妹”的名字,都是由網上投票征集得來,劇本也是通過網友投稿的方式集思廣益得來。
《國家寶藏》三季能夠持續“出圈”,也離不開對年輕人口碑的重視。節目組把B站作為節目重點播出的平台,節目總導演還主動地去B站留言跟網友溝通,在内容創作的過程中也主動地去吸納一些網友的意見,吸引了很多的年輕人加入到了二次創作的隊伍當中,幫助節目持續擴大了影響力。
為了加強節目的後續傳播,先天自帶文博優勢的文化類綜藝,還将IP的優勢從熒屏搬到了線下。《上新了·故宮》一早就開啟了文創關聯的模式,節目中開發的文創産品直接走起預約制銷售,僅一件睡衣的預約衆籌額就高達300萬元。《國家寶藏》推出三季以來,先後開發了多款文創産品,相關網絡商城也開得火熱。河南衛視“中國節日”系列熱播之後,還帶動了河南省博物院的文創産品成為“網紅”,“考古盲盒”、“豫博網紅咖啡”、“錢币巧克力”等文創産品火遍全網。就在12月16日,河南博物院首個3D版數字文創品“婦好鸮尊”正式上線,瞬間被秒空。
【大事記】
1月31日,浙江衛視推出世遺揭秘互動紀實節目《萬裡走單騎》,由前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霁翔帶領過單霁翔與明星嘉賓團探訪12處世界遺産地,與當地的人文學者、申遺專家等進行交流,揭秘中國世界遺産背後的故事。
2月10日,2021年河南衛視春晚播出,創新性改造了傳統晚會形态,以網劇模式串聯傳統文化節目,歌舞節目“唐宮夜宴”全網“出圈”。在随後的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等傳統節日,河南衛視先後推出“中國節日”系列節目。
2月12日,央視推出大型文化節目《典籍裡的中國》,通過時空對話的創新形式,以“戲劇+影視化”的表現方法,講述典籍在五千年曆史長河中源起、流轉及書中的閃亮故事。
7月3日,北京衛視推出文化音樂競演真人秀《最美中軸線》,展現北京中軸線的曆史意義和文化内涵,挖掘背後的曆史文化故事,借音樂之聲傳遞北京中軸線文化,助力北京中軸線申遺。
11月6日,B站和河南衛視聯合推出舞蹈新綜藝《舞千年》,由5位薦舞官與13支頂級舞團一起巡遊四朝,以奇舞著書《十二風舞志》,共同講述蘊于舞蹈之中的華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