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史家寫史的直書與諱書

南史,春秋時齊國史官。齊相崔杼專齊國政,奸淫無道,殺莊公,立景公。(《左傳》魯襄公二十五年)令太史(齊國史官)伯以疾書莊公之死。太史伯不從,書于簡曰:“崔杼弑其君(光)”,崔杼殺之。其弟仲嗣書,複書如前,杼又殺之,其另一弟叔亦複書如前,杼複又殺之,而死者三人,其弟季又複書如前,崔杼執其簡謂季曰:“汝三兄已死,汝獨不愛性命乎?若更其語,當免汝。”季對曰:“據事直書,史氏之職也。失職而生,不如死。”崔杼乃擲簡還之,乃舍之。

古代史家寫史的直書與諱書

崔杼殺齊莊公

南史氏聞太史兄弟盡死,“執簡以往,聞既書矣,乃還。”從上可知,齊國權臣崔杼殺齊莊公,齊國史官如實記載了這件事,崔杼心怒,殺了史官。史官的二個弟弟也如實記載,都被崔杼殺了。崔杼最後威脅史官的第三個弟弟修改書簡,被駁斥後崔杼無話可說,隻得放了他。太史弟弟走出來,正遇到南史公執簡而來,南史公以為他也被殺了,是來繼續實寫這事的。如此前赴後繼,真千古絕唱!

董狐,春秋時晉國史官。晉靈公無道,趙盾屢谏,靈公乃欲殺盾。盾出逃,後族人趙穿因殺靈公。盾還朝,太史董狐以趙盾位正卿,執門柄,不能讨賊,執筆書曰:“趙盾弑其君夷臯”,以示于朝,盾不為怪。孔子稱之為古之良史,書法不隐。

古代史家寫史的直書與諱書

司馬遷寫《史記》,對當朝漢武帝時期的一些功過也敢于秉筆直書,不受當權者左右,留下了史家之絕唱!

東漢大文豪蔡邕獲罪後自願請求受到刻額染墨、截斷雙腳的刑罰,以求和司馬遷一樣完成漢史(東漢史)。當權者王允害怕在史書中受到不好的議論,最後殺了蔡邕。

古代史家寫史的直書與諱書

又唐吳兢撰《武後實錄》,其中有記張昌宗勸說張說誣魏元忠(有“挾天子為耐久朋”)之事,後張說在玄宗朝任宰相,請求吳兢修改。吳兢說:“徇公之情,何名實錄?”卒不改。時人稱為“今董狐”。

文天祥《正氣歌》有“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即指齊太史伯、南史氏及晉董狐的直筆。

但是,寫史者也有受到當權者的幹涉,不敢直筆始于唐代。唐太宗因為發動“玄武門兵變”,殺害兄弟、逼迫父親而上台,不太光彩,要求寫史者宰相房玄齡把修好的史書呈給他觀看,房玄齡無奈就把玄武門兵變過程做了修改,太宗看後表示滿意。而我們現在讀到的兩唐書及《資治通鑒》中從李淵太原首義到李世民稱帝這一段曆史都不太真實的曆史。

古代史家寫史的直書與諱書

玄武門兵變繪圖

太宗皇帝觀史開了一個不好的頭,以後唐代的實錄大多不實。例如高宗、武則天時期的宰相許敬宗修史時,完全憑自己的好惡來寫史,連當朝人士包括皇帝都認為有點過分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