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古代史家写史的直书与讳书

南史,春秋时齐国史官。齐相崔杼专齐国政,奸淫无道,杀庄公,立景公。(《左传》鲁襄公二十五年)令太史(齐国史官)伯以疾书庄公之死。太史伯不从,书于简曰:“崔杼弑其君(光)”,崔杼杀之。其弟仲嗣书,复书如前,杼又杀之,其另一弟叔亦复书如前,杼复又杀之,而死者三人,其弟季又复书如前,崔杼执其简谓季曰:“汝三兄已死,汝独不爱性命乎?若更其语,当免汝。”季对曰:“据事直书,史氏之职也。失职而生,不如死。”崔杼乃掷简还之,乃舍之。

古代史家写史的直书与讳书

崔杼杀齐庄公

南史氏闻太史兄弟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从上可知,齐国权臣崔杼杀齐庄公,齐国史官如实记载了这件事,崔杼心怒,杀了史官。史官的二个弟弟也如实记载,都被崔杼杀了。崔杼最后威胁史官的第三个弟弟修改书简,被驳斥后崔杼无话可说,只得放了他。太史弟弟走出来,正遇到南史公执简而来,南史公以为他也被杀了,是来继续实写这事的。如此前赴后继,真千古绝唱!

董狐,春秋时晋国史官。晋灵公无道,赵盾屡谏,灵公乃欲杀盾。盾出逃,后族人赵穿因杀灵公。盾还朝,太史董狐以赵盾位正卿,执门柄,不能讨贼,执笔书曰:“赵盾弑其君夷皋”,以示于朝,盾不为怪。孔子称之为古之良史,书法不隐。

古代史家写史的直书与讳书

司马迁写《史记》,对当朝汉武帝时期的一些功过也敢于秉笔直书,不受当权者左右,留下了史家之绝唱!

东汉大文豪蔡邕获罪后自愿请求受到刻额染墨、截断双脚的刑罚,以求和司马迁一样完成汉史(东汉史)。当权者王允害怕在史书中受到不好的议论,最后杀了蔡邕。

古代史家写史的直书与讳书

又唐吴兢撰《武后实录》,其中有记张昌宗劝说张说诬魏元忠(有“挟天子为耐久朋”)之事,后张说在玄宗朝任宰相,请求吴兢修改。吴兢说:“徇公之情,何名实录?”卒不改。时人称为“今董狐”。

文天祥《正气歌》有“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即指齐太史伯、南史氏及晋董狐的直笔。

但是,写史者也有受到当权者的干涉,不敢直笔始于唐代。唐太宗因为发动“玄武门兵变”,杀害兄弟、逼迫父亲而上台,不太光彩,要求写史者宰相房玄龄把修好的史书呈给他观看,房玄龄无奈就把玄武门兵变过程做了修改,太宗看后表示满意。而我们现在读到的两唐书及《资治通鉴》中从李渊太原首义到李世民称帝这一段历史都不太真实的历史。

古代史家写史的直书与讳书

玄武门兵变绘图

太宗皇帝观史开了一个不好的头,以后唐代的实录大多不实。例如高宗、武则天时期的宰相许敬宗修史时,完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写史,连当朝人士包括皇帝都认为有点过分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