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3月11日是第16個世界腎髒日,今年的主題是與腎髒疾病共存
目前,腎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我國慢性腎病患者達到1.2億,早期開始普遍沒有明顯症狀,一旦發現就會發展,後期,甚至尿毒症,是以慢性腎病被稱為"無聲殺手"。腎髒是人體的重要器官,具有排廢、調節水分、電解質濃度、調節酸堿平衡、内分泌功能等功能。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不良飲食和習慣不斷傷害你的腎髒,但這些習慣并沒有被你注意到。很多朋友問我,既然腎病的發病,生活哪種生活方式需要注意,今天我就特意梳理了一下。
鹹味
台州朋友,早茶喜歡吃泡菜、腌蘿蔔、腌魚等腌制産品。這些東西的含鹽量很高。腎髒是人體排出鹽的主要器官,如果長時間攝入過多的鹽,一方面會增加患高血壓的風險,另一方面會增加腎髒中鈉的負擔;另外,腎病患者不宜吃低鈉鹽,因為低鈉鹽中含有大量的鉀離子,腎功能受損後會導緻高鉀血症,後果嚴重。
建議:日常生活中應堅持少鹽、少調味飲食,少吃腌制食品;
更喜歡肉類,尤其是加工肉類
一般沒有腎病的朋友不需要低蛋白飲食,但長期大量高蛋白食物,會使腎髒處于持續的高負荷狀态,增加腎髒的負擔。
同時,吃大量的肉會導緻高脂血症,侵蝕血管,導緻腎髒血液供應減少,加重腎髒損傷。對于腎功能衰竭患者,應嚴格限制蛋白質攝入,以減輕腎髒負擔。
建議:盡量少吃素、雞肉、豬肉或魚肉,選擇一兩種好吃的。
腎衰竭的朋友應該多注意優質蛋白質的攝入,減少植物蛋白的攝入,以瘦肉、牛奶、雞蛋、豆漿為主,不要吃堅果和豆制品如竹子、豆腐等。
愛吃太油膩、太甜的食物
太油膩,太甜的食物吃太多,容易引起肥胖,而肥胖會增加腎髒的負擔,進而産生腎髒病變。
而肥胖的人往往結合高血壓、高血糖、高甘油三酯,也增加了腎髒的負擔。研究表明,肥胖也是腎髒疾病的主要原因。
建議:少食,少吃甜食,少吃動物脂肪或油炸食品。通常炒蔬菜時少油,少吃脂肪肉。
不喜歡喝水
很多朋友因為工作或習慣問題,會少喝水,甚至有些朋友會認為這樣可以減輕腎髒的負擔,但不知道,腎髒負責調節體内水和電解質的平衡以及生理活動産生的廢物,而來自尿液, 足夠的水分是必要的,以確定這些功能。
長時間飲用過少的飲用水不僅會增加尿液中毒素的濃度,使體内的廢物排出障礙,還會使尿液中物質的濃度産生結石或尿路感染。
建議:多喝水,每天喝1600-2000毫升左右的水,但患有心血管疾病或腎髒疾病、肝硬化引起的水腫的人,不宜多喝水,一般每天喝的水量是前一天的尿量加500毫升左右,老年人晚上避免多喝水, 以免影響睡眠。
我喜歡飲料
喜歡喝碳酸飲料和運動飲料的人,身體的酸堿度會發生變化,腎髒也是調節人體酸堿度的主要器官,如果長期過量攝入,會增加腎髒的負擔,提高腎髒損傷的幾率。
建議:少喝飲料,多喝開水最好。
對砷食品的偏好
吃海鮮和喝啤酒是生活中一種極大的樂趣,但是如果長時間吃很多含有氡氣的食物,很容易使人體的尿酸積聚,導緻痛風,同時尿酸在腎髒中結晶也會導緻腎功能受損。
建議:動物内髒、雞鴨魚、海鮮、肉湯中含有較多的氡氣,通常要适量食用,供高尿酸的朋友少吃甚至不吃。
少走動,久坐
目前,随着生活品質的提高,久坐不動、運動少不利于身體健康,容易發生代謝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症等,這些疾病對腎髒有一定的損害,早期可能的并發症不明顯,到後期會導緻心髒和腎髒等器官的損害。是以,生活是運動,但運動應該是漸進的,因人而異,避免劇烈運動,每周至少5次,一次至少30分鐘是合适的。
建議:步行、走路、小慢跑等,老人建議到塑膠跑道現場,避免關節拉傷。
撒尿
很多朋友因為工作原因,會産生排尿的習慣,認為一會兒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我不知道長期排尿會導緻腎髒,輸尿管擴張,腎髒壓力增加,導緻腎功能受損。
此外,腎髒和輸尿管的擴張導緻積水容易滋生細菌,産生尿路感染。
建議:多喝水,經常排尿是維持腎髒的重要原則,不能少喝水,也不能少排尿。
愛面包和糕點
有些面包和蛋糕通常添加面粉改良劑"溴酸鉀",烤出不僅更白、更美觀、口感更柔軟、更有彈性,而且長期食用或吃得太多會損害腎髒。
建議:不要買太軟、有彈性的面包、糕點,香氣太濃不是天然的小麥味,也少吃。
不分青紅皂白地服藥
生病自己吃藥,醫生自己開藥自己加藥,沒什麼可吃的藥,這些一定在周圍的人很普遍。然而,近一半的急性腎功能衰竭患者是由長期、過量服用引起的,尤其是抗炎藥、止痛藥、保健品等。
改善建議:藥物是三毒的,用藥慎用,定期用藥,生病時應聽取保健專業人員的建議,并應定期進行腎功能檢查。
來源:江蘇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