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本6年修築的虎頭要塞,被蘇聯17天攻破,1000多日本被活活燒死

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一場戰役,這是日本關東軍誇耀的“北滿第一要塞”,這是日本關東宣稱可以堅守6個月的“東方馬奇諾防線”,然而事實上蘇聯紅軍給了日軍一記響亮的耳光,僅僅17天将日軍6年修建而成的虎頭要塞被破,就是虎頭要塞戰役。

日本6年修築的虎頭要塞,被蘇聯17天攻破,1000多日本被活活燒死

日本關東軍是如何組織虎頭要塞兵力的?為何1000多名日軍殺掉信使?蘇聯紅軍如何攻下要塞?今天我們來聊聊虎頭要塞戰役的前因後果。

日本關東軍寄予厚望的要塞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關東軍占領中國東三省,東北進入長達14年的殖民統治。進入東北後,日本為了鞏固殖民統治,撈取更大的政治經濟利益,将軍事鬥争的矛頭指向了中國和蘇聯。

日本軍國主義計劃“北進”政策,瘋狂擴軍備戰,虎頭要塞就是在這個過程中修建的。虎頭鎮規模一般,但戰略地位極其緊要,與蘇聯隔烏蘇裡江相望。在此地修建堡壘,蘇聯的西伯利亞鐵路、伊曼市一覽無餘。

日本6年修築的虎頭要塞,被蘇聯17天攻破,1000多日本被活活燒死

虎頭要塞處于完達山丘陵之中,由多個陣地構成,其中猛虎山為主陣地。日軍從1933年開始修建,經過六年時間的擴建,虎頭要塞西起火石山,東至烏蘇裡江,南接邊連子山,北至虎北山。

要塞中心區域覆寫周邊30多公裡,周邊360平方公裡内,大小10餘處碉堡均修建在制高點上。虎頭要塞設定了200多處永備火力點,地下工事為鋼筋混凝土,厚度達到1.5米,裡面有指揮所、醫院、兵營、糧庫等設施,地下工事之間互相溝通,犬牙交錯,隐蔽性強。

地上工事呈倒U型,與地下工事相溝通,設定了炮兵陣地和軍用機場。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日本人将在戰場上抓到中國戰俘,經過殘酷訓練後成為勞工,充當修建虎頭要塞的苦役。在修建虎頭要塞的過程中,大量的中國戰俘和平民的屍骨,遍布在虎頭要塞的山坳裡,虎頭要塞是用中國人的血汗修建起來的,象征着日本法西斯在中國犯下的暴行。

虎頭要塞剛剛建成時,日軍部署的兵力是8000餘人,等到1944年,太平洋戰場上日軍越來越不利,華北地區的八路軍也不時發動反擊,日本抽調關東軍支援各個戰場,關東軍兵力得到大大削減。截止到1945年7月,日本戰敗已經成定局之際,虎頭要塞的日軍守備兵力隻有1400餘人。

當時,日本關東軍狂妄吹噓,虎頭要塞的炮火水準、堅固程度要遠勝于法國的“馬奇諾防線”,隻要蘇軍敢來,關東軍堅守虎頭要塞三天,蘇軍就會崩潰!

1945年5月8日,德國宣布投降。日本政府寄希望于《日蘇互不侵犯條約》,加上東北的幾十萬關東軍,不免對二戰的前景心存僥幸。

1945年8月8日,美國在廣島投下原子彈後,蘇聯宣布對日作戰。

8月9日,烏蘇裡江旁,蘇軍冒着瓢潑大雨,奔襲日軍哨所,一舉攻占烏蘇裡江附近的哨所。蘇聯的遠東部隊開始向伊曼集結,炮兵已經開始朝着日軍盤踞的虎頭進行炮擊。

日本6年修築的虎頭要塞,被蘇聯17天攻破,1000多日本被活活燒死

蘇軍遠東第1方面軍集中3個師、兩個坦克旅的兵力,兵 分三路,開始對虎頭要塞實施攻堅戰。蘇軍在強大的炮火掩護下,一路攻虎頭,一路攻虎林,一路強渡烏蘇裡江。經過兩小時血戰,日軍的地面工事、車站、通信設施、軍營遭受到巨大破壞。

日軍殺信使頑抗不降

面對驟然而至的雷霆攻勢,日軍如何抵擋蘇聯紅軍的進攻?面對蘇聯紅軍的勸降,為何日軍殺信使?

面對蘇聯的突然進攻,日軍倉皇逃進防禦工事。守備該地的日軍大佐立即召開會議,商讨如何應對蘇軍的進攻。經過簡短地商讨後,日軍拿出了他們聲稱可以摧毀整個伊曼城的龐然大物——40cm大口徑火炮。

下午1時,蘇聯紅軍乘坐鐵船強行登陸日軍前沿陣地,蘇軍炮彈一顆顆傾瀉在日軍的陣地上,陣地上的日軍立即回擊。日軍40cm大口徑炮連發數炮後,盡管打的地動山搖,但是大多數脫離了目标,偏離伊曼城很遠。

日軍炮兵打得很起勁,但他們僅僅笑了半個小時。蘇聯紅軍炮擊下,日軍的供電系統被摧毀,失去電源後的日軍大口徑火炮,瞬間成為一堆廢鐵。

經過一天一夜的激戰,日軍不但沒有擊退蘇軍進攻,反而丢失江邊碼頭和虎頭鎮。蘇軍開始充分發揮空中優勢,40架伊爾—4轟炸機騰空而起,整個戰場被轟鳴聲所彌漫。經過兩個小時的不間斷轟炸和地空掃射,蘇軍殲滅日軍十餘人,摧毀兩門火炮。

8月12日,蘇軍集中兩個步兵團向守備堡壘的日軍發動攻擊。蘇軍在坦克的掩護下,發動第二次大規模進攻。看着蘇軍逼近,日軍大佐組織敢死隊,同蘇軍展開白刃戰,但在蘇軍優勢火力之下,日軍遭遇失敗。白天遭遇挫敗,日軍立即組織夜襲隊,對蘇軍造成了一定殺傷。

8月13日,兩軍開始争奪西猛山陣地。經過半天激戰,蘇軍一個連攻上山頂,插上蘇軍紅旗。蘇軍順着山上的日軍工事通風口,抛下汽油、燃燒彈、炸彈。工事裡的日軍頓時感到不妙,立即組織敢死隊搶回陣地。經過一夜的激戰,蘇軍的兩個連的兵力擊潰了日軍的反撲。

日本6年修築的虎頭要塞,被蘇聯17天攻破,1000多日本被活活燒死

8月14日,蘇軍重炮和前沿的火炮朝着虎頭要塞日軍主陣地—猛虎山發動炮擊。蘇軍炮兵連一舉摧毀了日軍打算使用半年的火力點。經過半天的炮擊,日軍炮兵陣地被摧毀,但日軍手中依舊控制着制高點。

下午,蘇軍的大批汽車趕到,蘇軍從上面卸下大量的汽油和鼓風機,從山頂地下工事的通風口傾瀉汽油,汽油燃燒後大量的氧氣被消耗,産生的一氧化碳令不少日軍窒息而死。一部分日軍帶着防毒面具,依舊在洞口死死堅持。

8月15日,守備虎頭要塞的日軍大佐,從廣播中得知日本戰敗投降的消息,一時間震驚不已!但想到此次正在同蘇軍交戰,他判斷這是一場騙局,立即下令将所有收音機銷毀,發誓要“全部為天皇盡忠”,甯可玉碎,決不投降。

兩天後,守備虎頭要塞的日軍大佐下令“全員玉碎”。釋出指令半個小時後,這名大佐和140名日軍傷兵被炸死,此後虎頭要塞日軍再也沒有聽到指揮部的聲音。

8月18日下午,蘇軍對負隅頑抗的日軍下達了最後通牒,指令日軍立即投降,否則蘇軍将發動毀滅性的進攻。下午4時,蘇軍派遣被俘的虎頭港務局長森與一等五個人,前去猛虎山主陣地進行勸降。誰知,日本人的頑抗程度大大出乎了蘇軍的預料。守備主陣地的日軍指揮官,當場将前來勸降的森與一劈死。

喀秋莎拉下二戰的帷幕

日軍狠起來着實可怕,昨天還是昔日的戰友,狠起來直接被一刀劈死。為了徹底打垮日軍,蘇軍調集了喀秋莎來摧毀日軍的戰鬥意志,那麼這群頑抗的日軍能堅持多久?這場戰争雙方傷亡多少?

8月19日,蘇軍意識到日軍不會選擇投降,決心要頑抗到底。于是調集了喀秋莎和所有可以投入作戰的火炮,對猛虎谷發動無休止的炮擊。自19日開始,戰鬥已經不是日軍想停就能停下來的。

日本6年修築的虎頭要塞,被蘇聯17天攻破,1000多日本被活活燒死

在空中力量和炮火的掩護下,蘇軍将守備猛虎山、東猛虎山日軍悉數殲滅。8月24日,蘇軍集中數百噸的汽油,全部傾瀉在要塞中,随着蘇軍扣動火焰發射器按鈕,堅固的要塞成為巨大的火爐,無數的日軍被烈火吞噬。

虎頭要塞後方的虎嘯山洞,有70名日軍幸存者繼續在頑抗。當他們跑到洞口之時,發現蘇軍已經在洞口守株待兔。蘇軍立即開火,向洞内傾斜火力,這群日軍狼狽不堪逃回洞中。

8月26日,蘇軍集中30門火炮,千餘名士兵,朝着虎嘯山日軍陣地沖去,最終53名日軍被蘇軍活捉,虎頭要塞戰役宣告結束。

第二次世界大戰也随着虎頭要塞戰役的結束落下帷幕,整整比日軍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的時間晚了11天。

虎頭要塞戰役,日軍1300多人陣亡,來此避難的日本開拓團700餘人成了陪葬品。這場戰役中,有493名蘇軍長眠于虎頭山下。

日本6年修築的虎頭要塞,被蘇聯17天攻破,1000多日本被活活燒死

那麼這場戰役日本關東輸在哪裡?

由于日本發起的侵略戰争是非正義的,參加虎頭要塞戰役的關東軍士兵士氣低落。當時日本關東軍處于大潰敗的局勢,僅僅一個虎頭要塞并不能左右戰局的發展。日本關東軍的武器裝備同蘇軍相比,顯得相當落後。日軍設定的五個堡壘陣地,聯系性不強,容易被蘇軍切斷之間的聯系。

相比于日軍,蘇軍在此次戰役中傷亡代價比較小。蘇軍進行的戰争是正義的,得到當地群眾的擁護。正是如此,蘇軍才能得到比較準确的地理資訊。

其次,蘇軍作戰英勇。其中一名蘇軍士兵為了掩護戰友突擊,直接用身軀堵住了日軍機槍射擊口。

最後就是蘇軍武器裝備先進,具備攻堅作戰的基本武器條件,加上制空權在手中。

虎頭要塞戰役,是中國抗戰的最後一戰,也是反法西斯戰争的最後一戰,日本侵略者難逃覆滅的命運,中國軍民艱苦卓絕8年抗戰的徹底結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