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日本6年修筑的虎头要塞,被苏联17天攻破,1000多日本被活活烧死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一场战役,这是日本关东军夸耀的“北满第一要塞”,这是日本关东宣称可以坚守6个月的“东方马奇诺防线”,然而事实上苏联红军给了日军一记响亮的耳光,仅仅17天将日军6年修建而成的虎头要塞被破,就是虎头要塞战役。

日本6年修筑的虎头要塞,被苏联17天攻破,1000多日本被活活烧死

日本关东军是如何组织虎头要塞兵力的?为何1000多名日军杀掉信使?苏联红军如何攻下要塞?今天我们来聊聊虎头要塞战役的前因后果。

日本关东军寄予厚望的要塞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占领中国东三省,东北进入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进入东北后,日本为了巩固殖民统治,捞取更大的政治经济利益,将军事斗争的矛头指向了中国和苏联。

日本军国主义计划“北进”政策,疯狂扩军备战,虎头要塞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修建的。虎头镇规模一般,但战略地位极其紧要,与苏联隔乌苏里江相望。在此地修建堡垒,苏联的西伯利亚铁路、伊曼市一览无余。

日本6年修筑的虎头要塞,被苏联17天攻破,1000多日本被活活烧死

虎头要塞处于完达山丘陵之中,由多个阵地构成,其中猛虎山为主阵地。日军从1933年开始修建,经过六年时间的扩建,虎头要塞西起火石山,东至乌苏里江,南接边连子山,北至虎北山。

要塞中心区域覆盖周边30多公里,周边360平方公里内,大小10余处碉堡均修建在制高点上。虎头要塞设置了200多处永备火力点,地下工事为钢筋混凝土,厚度达到1.5米,里面有指挥所、医院、兵营、粮库等设施,地下工事之间相互沟通,犬牙交错,隐蔽性强。

地上工事呈倒U型,与地下工事相沟通,设置了炮兵阵地和军用机场。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日本人将在战场上抓到中国战俘,经过残酷训练后成为劳工,充当修建虎头要塞的苦役。在修建虎头要塞的过程中,大量的中国战俘和平民的尸骨,遍布在虎头要塞的山坳里,虎头要塞是用中国人的血汗修建起来的,象征着日本法西斯在中国犯下的暴行。

虎头要塞刚刚建成时,日军部署的兵力是8000余人,等到1944年,太平洋战场上日军越来越不利,华北地区的八路军也不时发动反击,日本抽调关东军支援各个战场,关东军兵力得到大大削减。截止到1945年7月,日本战败已经成定局之际,虎头要塞的日军守备兵力只有1400余人。

当时,日本关东军狂妄吹嘘,虎头要塞的炮火水平、坚固程度要远胜于法国的“马奇诺防线”,只要苏军敢来,关东军坚守虎头要塞三天,苏军就会崩溃!

1945年5月8日,德国宣布投降。日本政府寄希望于《日苏互不侵犯条约》,加上东北的几十万关东军,不免对二战的前景心存侥幸。

1945年8月8日,美国在广岛投下原子弹后,苏联宣布对日作战。

8月9日,乌苏里江旁,苏军冒着瓢泼大雨,奔袭日军哨所,一举攻占乌苏里江附近的哨所。苏联的远东部队开始向伊曼集结,炮兵已经开始朝着日军盘踞的虎头进行炮击。

日本6年修筑的虎头要塞,被苏联17天攻破,1000多日本被活活烧死

苏军远东第1方面军集中3个师、两个坦克旅的兵力,兵 分三路,开始对虎头要塞实施攻坚战。苏军在强大的炮火掩护下,一路攻虎头,一路攻虎林,一路强渡乌苏里江。经过两小时血战,日军的地面工事、车站、通信设施、军营遭受到巨大破坏。

日军杀信使顽抗不降

面对骤然而至的雷霆攻势,日军如何抵挡苏联红军的进攻?面对苏联红军的劝降,为何日军杀信使?

面对苏联的突然进攻,日军仓皇逃进防御工事。守备该地的日军大佐立即召开会议,商讨如何应对苏军的进攻。经过简短地商讨后,日军拿出了他们声称可以摧毁整个伊曼城的庞然大物——40cm大口径火炮。

下午1时,苏联红军乘坐铁船强行登陆日军前沿阵地,苏军炮弹一颗颗倾泻在日军的阵地上,阵地上的日军立即回击。日军40cm大口径炮连发数炮后,尽管打的地动山摇,但是大多数脱离了目标,偏离伊曼城很远。

日军炮兵打得很起劲,但他们仅仅笑了半个小时。苏联红军炮击下,日军的供电系统被摧毁,失去电源后的日军大口径火炮,瞬间成为一堆废铁。

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日军不但没有击退苏军进攻,反而丢失江边码头和虎头镇。苏军开始充分发挥空中优势,40架伊尔—4轰炸机腾空而起,整个战场被轰鸣声所弥漫。经过两个小时的不间断轰炸和地空扫射,苏军歼灭日军十余人,摧毁两门火炮。

8月12日,苏军集中两个步兵团向守备堡垒的日军发动攻击。苏军在坦克的掩护下,发动第二次大规模进攻。看着苏军逼近,日军大佐组织敢死队,同苏军展开白刃战,但在苏军优势火力之下,日军遭遇失败。白天遭遇挫败,日军立即组织夜袭队,对苏军造成了一定杀伤。

8月13日,两军开始争夺西猛山阵地。经过半天激战,苏军一个连攻上山顶,插上苏军红旗。苏军顺着山上的日军工事通风口,抛下汽油、燃烧弹、炸弹。工事里的日军顿时感到不妙,立即组织敢死队抢回阵地。经过一夜的激战,苏军的两个连的兵力击溃了日军的反扑。

日本6年修筑的虎头要塞,被苏联17天攻破,1000多日本被活活烧死

8月14日,苏军重炮和前沿的火炮朝着虎头要塞日军主阵地—猛虎山发动炮击。苏军炮兵连一举摧毁了日军打算使用半年的火力点。经过半天的炮击,日军炮兵阵地被摧毁,但日军手中依旧控制着制高点。

下午,苏军的大批汽车赶到,苏军从上面卸下大量的汽油和鼓风机,从山顶地下工事的通风口倾泻汽油,汽油燃烧后大量的氧气被消耗,产生的一氧化碳令不少日军窒息而死。一部分日军带着防毒面具,依旧在洞口死死坚持。

8月15日,守备虎头要塞的日军大佐,从广播中得知日本战败投降的消息,一时间震惊不已!但想到此次正在同苏军交战,他判断这是一场骗局,立即下令将所有收音机销毁,发誓要“全部为天皇尽忠”,宁可玉碎,决不投降。

两天后,守备虎头要塞的日军大佐下令“全员玉碎”。发布命令半个小时后,这名大佐和140名日军伤兵被炸死,此后虎头要塞日军再也没有听到指挥部的声音。

8月18日下午,苏军对负隅顽抗的日军下达了最后通牒,命令日军立即投降,否则苏军将发动毁灭性的进攻。下午4时,苏军派遣被俘的虎头港务局长森与一等五个人,前去猛虎山主阵地进行劝降。谁知,日本人的顽抗程度大大出乎了苏军的预料。守备主阵地的日军指挥官,当场将前来劝降的森与一劈死。

喀秋莎拉下二战的帷幕

日军狠起来着实可怕,昨天还是昔日的战友,狠起来直接被一刀劈死。为了彻底打垮日军,苏军调集了喀秋莎来摧毁日军的战斗意志,那么这群顽抗的日军能坚持多久?这场战争双方伤亡多少?

8月19日,苏军意识到日军不会选择投降,决心要顽抗到底。于是调集了喀秋莎和所有可以投入作战的火炮,对猛虎谷发动无休止的炮击。自19日开始,战斗已经不是日军想停就能停下来的。

日本6年修筑的虎头要塞,被苏联17天攻破,1000多日本被活活烧死

在空中力量和炮火的掩护下,苏军将守备猛虎山、东猛虎山日军悉数歼灭。8月24日,苏军集中数百吨的汽油,全部倾泻在要塞中,随着苏军扣动火焰发射器按钮,坚固的要塞成为巨大的火炉,无数的日军被烈火吞噬。

虎头要塞后方的虎啸山洞,有70名日军幸存者继续在顽抗。当他们跑到洞口之时,发现苏军已经在洞口守株待兔。苏军立即开火,向洞内倾斜火力,这群日军狼狈不堪逃回洞中。

8月26日,苏军集中30门火炮,千余名士兵,朝着虎啸山日军阵地冲去,最终53名日军被苏军活捉,虎头要塞战役宣告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也随着虎头要塞战役的结束落下帷幕,整整比日军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间晚了11天。

虎头要塞战役,日军1300多人阵亡,来此避难的日本开拓团700余人成了陪葬品。这场战役中,有493名苏军长眠于虎头山下。

日本6年修筑的虎头要塞,被苏联17天攻破,1000多日本被活活烧死

那么这场战役日本关东输在哪里?

由于日本发起的侵略战争是非正义的,参加虎头要塞战役的关东军士兵士气低落。当时日本关东军处于大溃败的局势,仅仅一个虎头要塞并不能左右战局的发展。日本关东军的武器装备同苏军相比,显得相当落后。日军设置的五个堡垒阵地,联系性不强,容易被苏军切断之间的联系。

相比于日军,苏军在此次战役中伤亡代价比较小。苏军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得到当地民众的拥护。正是如此,苏军才能得到比较准确的地理信息。

其次,苏军作战英勇。其中一名苏军士兵为了掩护战友突击,直接用身躯堵住了日军机枪射击口。

最后就是苏军武器装备先进,具备攻坚作战的基本武器条件,加上制空权在手中。

虎头要塞战役,是中国抗战的最后一战,也是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一战,日本侵略者难逃覆灭的命运,中国军民艰苦卓绝8年抗战的彻底结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