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春秋的爵位原來這樣區分,可惜周王室式微,爵位已成美稱罷了!

春秋的爵位原來這樣區分,可惜周王室式微,爵位已成美稱罷了!

春秋時期是各個國家分裂對立的時期,各個諸侯的爵位似乎都挺高的。而且諸侯國都有着稱王稱霸的态勢,這實在讓人不解,一些公爵國或者子爵國的授予意義何在?下面就跟大家一窺其中之理。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春秋五霸,像齊桓公、楚莊王、晉文公這些人物都是很有名的,在春秋争鬥的曆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他們這些霸主算是在春秋時期非常厲害的人了,有着稱霸的實力,但是他們卻隻是地方性的霸主,并沒有掌握着最高的統治權。而這些霸主們還有着一些身份,比如說是公爵國、子爵國等等的稱謂,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春秋的爵位原來這樣區分,可惜周王室式微,爵位已成美稱罷了!

原來,春秋雖然是各個諸侯國在分裂,但是他們還是承認周天子的存在,周天子是西周時期最為厲害的統治者,曾經在一段時間達到統一。而周天子到了春秋時期之後才顯得式微,勢力已經不能跟以前相比了。各個諸侯國的勢力強大了起來,本來是周天子主動授予的爵位,有時候諸侯國竟然會找周天子去要。

以前春秋的爵位分為五個等級,分别是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爵位的授予是跟周天子親密的關系有關,在當時很多的公爵都是周天子的後代,是以他們才有着這樣的封号。而一些侯爵都是重要的周朝大臣,分封到各個地方進行鎮守,到了春秋之後周天子就管不了,他們的勢力太過于強大了。但是他們還是比較看重身份的問題,畢竟各個諸侯國還看在禮儀的份上,他們紛紛要對周朝上貢的。

春秋的爵位原來這樣區分,可惜周王室式微,爵位已成美稱罷了!

楚國可謂是一個例外,楚國當時的爵位不高,并且别人認為隻是一個南蠻的國家。楚國當時的地位不被其他國家認可,于是楚莊王想要到周天子那裡要一個爵位,但是周天子不願意。楚國後來還是一個子爵的位置,讓其他的諸侯國看不起。楚莊王當時非常生氣,于是就想着其他的辦法,他先後三次進行立王的舉動,這樣的越軌行為讓周天子大驚,而且讓周天子非常生氣。但是周天子也沒有任何辦法,楚國的勢力太過于強大了,這已經不是能夠哪一個國家能夠抗衡的了,而周天子的王朝壓根就沒有了勢力對抗,周天子就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春秋的爵位是有所講究,但是在這麼多國家争霸的情況下已經沒有多大意義。這樣的爵位區分,反倒是成為了諸侯國炫耀的資本,看誰能夠有着更好的爵位,實際上的爵位已經沒有多大的意義。爵位不能代表當時國家的實力,這隻是一種美稱而已,那個時候的禮樂已經開始崩塌,爵位似乎變得不是那麼重要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