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閱盡鉛華,隻為呈現不一樣的曆史。
衆所周知,我國國土遼闊、人口衆多,目前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面積及地勢各有特點。若要說哪個省份最重要,可能争個三天三夜也不會有結果。不過若是再加上“戰略地位”四個字,恐怕答案就很明确了——在很多人眼裡與火鍋、串串、熊貓挂鈎的四川,其實是我國戰略地位最重要的省份。

▲清代四川省地圖
在古代,那些地勢險要且易守難攻的地區,通常都是作戰雙方争奪的重點區域,其得失甚至會直接影響到戰争的最終結局。唐代詩人李白在《蜀道難》中感歎“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從這句詞中就能不難發現四川的地形正是古代兵家所看重的。戰國時期,秦國因其位置偏遠且經濟落後,起初并沒有被中原各國放在眼裡。直到秦國軍事實力增強,并設法将巴國和蜀國吞并之後,這才逐漸走上稱霸之路。
▲依山開鑿架設的蜀道
秦國攻滅六國之後,秦王嬴政自稱始皇帝,希望大秦江山能夠一直傳承下去。然而秦二世胡亥上位以後,繁重賦稅和苛刻法令讓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民怨四起。陳勝及吳廣在大澤鄉發動起義後,各地豪強紛紛加入,最終聯手推翻秦朝統治。秦朝滅亡後,項羽扶持楚懷帝之孫為義帝,後又将其殺害自立為西楚霸王。在“鴻門宴”之後,項羽将劉邦封為漢王,并令他統轄巴蜀和漢中一帶區域。
▲漢高祖劉邦劇照
實際上,劉邦應當感謝項羽的安排。在楚漢相争前期,劉邦的實力根本就無法與項羽相抗衡,是以每次戰争的結果都以劉邦一方戰敗而告終。不過正如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所說的那樣,“益州險塞,沃野千裡,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邦在統轄四川時期,自身實力得以逐漸增強,此外依靠四川優越的地形優勢,劉邦沒有後顧之憂,最終将西楚霸王項羽擊敗,建立大漢王朝。
▲唐玄宗及楊貴妃劇照
由于四川地勢險要且比較封閉,是以古時素有“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治蜀後治”這樣的說法。對于皇帝而言,四川的地理位置太過特殊,他們必須派遣最信任的心腹前往管理才能放下心來。當然,四川不僅可以孕育一個新的王朝,危難之際也能成為皇帝的避難所。比如玄宗皇帝李隆基,在“安史之亂”爆發後一路逃往四川,最終才保住性命。
▲黃巢率軍入長安城場景繪畫
唐玄宗之孫李儇(唐僖宗)後來也故伎重演,在黃巢起義時逃入四川。在四川避難的四年時間裡,唐僖宗有效利用川中的富庶資産和各地進獻的物資,不斷組織人馬向黃巢政權發起反攻,最終得以成功還朝。當然,四川省不僅在古代是交戰雙方的必争之地,在近代中也發揮着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抗日戰争前期,由于武器裝備明顯落後于日軍,且大批部隊奉行“不抵抗政策”,我國東北、華北、華中及華南地區迅速淪陷,形勢十分危急。
▲重慶群眾舞龍慶祝抗戰勝利
國民政府經過商議,決定将全體部門及人員遷往重慶,國民政府主席林森公開發表《國民政府移駐重慶宣言》,将四川省重慶市作為抗戰臨時首都。依靠地形優勢,國民政府不僅可以安穩地在大後方進行指揮,還可以不斷給前線輸送援兵和糧食、武器等物資。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四川的确可以算是我國最重要的省份,隻要四川不失守,中國就不會滅亡。
參考資料:
《四川通史》《中國抗日戰争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