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考古隊在秦始皇陵究竟發現了何物?不是寶藏,專家:不敢信

考古如今已經非常的常見了,我們也能夠在各種電視平台,以及各種媒體報道那裡看到聽到,某某地方挖出某某人的墓,并且發現了什麼什麼文物。這樣的報道,如今的觀衆們早已覺得屢見不鮮。但是,今天所要介紹的這個墓中所發現的可不一般。考古人員在秦始皇陵竟然發現了不尋常的一幕,這絕非是什麼寶物,就連那些見多識廣的專家都不敢相信。究竟是什麼呢?讓我們接着往下看看。

在整個秦公陵園中,最早發現、唯一發掘的最大墓葬,便是秦公大墓,故人們也稱之為:秦公一号大墓。

考古隊在秦始皇陵究竟發現了何物?不是寶藏,專家:不敢信

在這個古墓之中,所發現的東西并非我們日常聽到的各種寶物,而是屍骨。這或許引起觀衆的奇怪的,在墓穴中發現屍骨是什麼稀奇事?确實,墓穴中理應有屍骨,但是上百副屍骨的場面,可不是什麼墓穴都沒夠看到的!那麼,為何這個墓穴竟然會有這麼多的屍骨呢?這就要說起秦時的兩種陪葬儀式,分别是人殉以及人牲。

據記載,人殉,指的是用活人為死去的氏族首領、家長、奴隸主或者是封建主殉葬。而被殉葬者多是死者的近親、近臣、近侍,以及戰争中的俘虜等,而人殉中有的也是自願的,他們的陪葬是為了讓墓主死後依然有人服侍。

當然,也有奴隸被迫參與人殉。因為在奴隸制社會的觀念下,奴隸本身就都是奴隸主的,甚至是想一種物品。因而,當時大部分人的觀念就說是,奴隸的主人死了,那麼作為奴隸的他們活着也就沒有用了,是以他們也就一同要死。

考古隊在秦始皇陵究竟發現了何物?不是寶藏,專家:不敢信

并且,古代還有一個有事死如生這麼的一個觀念。也就是說他們認為,人死了以後在陰間仍舊跟陽間是一樣的生活環境。是以奴隸就要一塊去跟他的主人陪葬。

而在階級出現的時代裡,人殉成為了一種廣泛流行的古代喪葬儀式。這是古代葬禮中以活人陪葬的陋俗,是階級對抗的産物,同時也是一種殘忍而野蠻的宗教行為。其中,關于每次殉多少人,并沒有具體執行标準,但有一個大概。而墨子也曾說過,天子死後,殉葬者多則達數百人,少也數十人,将軍大夫級别的,殉葬者多則數十,少則幾個。

在發現有棺木的人殉之後,在墓中有發現好多人骨架,不僅沒有固定葬式,有的還經過捆縛,更有的身首分離,其中不少與牲畜同埋,這便是人牲了。

考古隊在秦始皇陵究竟發現了何物?不是寶藏,專家:不敢信

據記載,人牲,是祭祀時人像牛羊豬等牲畜一樣被供奉給祖先的神靈。被殺者多為戰俘或者是奴隸。

這個儀式即是用人作為祭祀的犧牲,或墓中的殉葬器,這在古代世界很多地方都出現過。在原始社會末期以及奴隸制社會期間,為祭祀祖先(人鬼)、神靈或者自然界萬物,而殺戮活人以為祭品。一般使用的是戰争中的俘虜、被征服部落貢納的青年男女及兒童或者由此而形成的奴隸。每次使用人牲的數目多少不等,一般為數人、數十人,有時更多。

對此,郭沫若也在《奴隸制時代·奴隸制的下限在春秋與戰國之交》中寫道:“蔔辭中常常用人為祭牲,與牛羊犬豕同用……上面所舉的人殉、人牲以及耕田的衆或衆人都是官家的奴隸。”

考古隊在秦始皇陵究竟發現了何物?不是寶藏,專家:不敢信

發掘後的秦公一号大墓,一共是占據了中國考古學史上五個之最:是迄今中國發掘最大的先秦墓葬;墓内186具殉人是中國自西周以來發現殉人最多的墓葬;椁室的柏木“黃腸題湊”椁具,是中國迄今發掘周、秦時代最高等級的葬具;椁室兩壁外側的木碑是中國墓葬史上最早的墓碑實物。

其中,因該墓有186具殉人,秦公一号大墓成為了中國自西周以來發現殉人最多的墓葬。墓中的三層台上環椁室共置殉人166具,而填土中埋人牲有20具,這樣數量的人殉以及人牲,讓人觸目驚心,這也難怪那些見多識廣的專家們也會覺得不敢相信了。

對于古代的墓葬事死如生的觀念,以及為此需要大量的人殉,還有為了祭拜神靈,進而需要人牲作為祭拜品這些事情,還是讓人感到太過的殘酷,好在這樣的的習俗沒有流傳下來。也希望不要再發現能夠打破秦公一号大墓的記錄的考古發現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