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考古視野中的生肖兔

全文共4138字 | 閱讀需8分鐘

來到兔年,讓我們穿越到中國古代的山水之間,給大家介紹一下生肖兔的曆史與文化。

中國家兔的起源

中國家兔是如何出現的?目前學界的觀點不一,大體可分為本土起源和外來傳入兩種觀點。

家兔的野生祖先是穴兔,有學者認為中國家兔是本土起源,是由本土已經滅絕的野生穴兔馴化而來的;也有學者認為中國家兔是先秦時期穴兔或家兔通過中西交通線傳入大陸的。

那麼,中國考古出土兔類遺存能夠解決中國家兔起源之争嗎?我們依據考古和文獻資料,認為中國先民早在漢代已嘗試飼養野兔。

迄今為止,在全國數百處出土動物遺存的遺址中,發現有兔遺存的就有79處。從地域範圍看,這些遺址分布範圍很廣,東起山東,西至新疆和西藏,北達黑龍江,南抵廣東,主要分布在黃河和長江流域。從時間跨度看,遺址時間橫跨新石器時代、夏商周時期及漢代,且新石器時代的考古遺址較為集中。

中國家兔馴化和飼養的考古證據主要來自于山東濟南洛莊漢墓。洛莊漢墓等級較高,為西漢諸侯王級别,該墓共發現有36座陪葬坑,出土各類珍貴文物3000多件,特别是19件編鐘、107件編磬和3輛大型馬車的發現,引起了考古界的高度重視和社會的廣泛關注。其中,該墓動物陪葬坑中出土動物的數量之多、種類之豐富,在漢代諸侯王陵級别陪葬坑的發掘曆史上尚屬首次。袁靖曾對34号動物陪葬坑裡的全部動物遺存進行仔細觀察、照相、記錄和研究。該陪葬坑中的動物遺存共有110餘具,動物種屬包括綿羊、豬、狗、兔等4種。動物考古學者通過對考古現場的觀察,發現随葬的綿羊、豬、狗的骨架沒有掙紮的痕迹,推測它們可能是被殺死後,再按照種屬在特定的放置區域進行有序擺放。尤為值得關注的是,在陪葬坑中,發現有2個專門用來放置兔的木籠,其中一個木籠儲存較好,木籠長約2米、寬約0.5米。在木籠内、外均發現有較為散亂的兔子骨架,儲存較為完整。動物考古學者對當時的埋葬過程進行了複原,推測當時可能是因缺氧而亡。

兔在中國古代絕非稀有動物,根據大陸的文獻典籍和考古實物,古人很早就有捕獲和食用野兔的記載。《詩經》中就有相關詩句,漢畫像石中也有宰殺兔的畫面,《木蘭辭》中更有對雄兔和雌兔行為特征的精要描述。在記載西漢轶事的筆記小說《西京雜記》中,有一則描述了梁孝王劉武(公元前184-前144年)在今河南商丘建築兔園的故事:“梁孝王好營宮室苑囿之樂,作曜華之宮,築兔園”,也是飼養兔的一個例子。

中國先民在先秦時期就具備了飼養“六畜”(狗、豬、牛、羊、馬和雞)的能力,特别是獨立馴化成功了狗和豬,并對引入的家養動物種類進行了再創新。馴化和飼養六畜的實踐,為飼養其他動物提供了經驗。根據目前出土的考古實物和文獻記載來看,漢代已經出現了嘗試對抓獲的野兔進行飼養的行為,明代已确定成功地飼養了家兔。

文物中兔的形象

以兔為題材或者有兔形象的文物不多,這裡按文物材質分述如下。

1.玉石文物中的兔

在距今5300年安徽含山淩家灘遺址10号墓中,出土了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兔形玉器。這個兔形玉器呈薄片狀,玉質呈灰白色。兔頭微微仰起,兩耳貼在脊背上,尾巴上卷,後足擡起,似乎呈奔跑姿态(圖1)。

考古視野中的生肖兔

安徽淩家灘遺址出土的兔形玉器

在距今3000多年商代晚期的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中出土有玉兔。玉料呈青黃色,通體抛光,器形扁平。兔作俯卧狀,頭大身短,長耳後豎,耳上飾鱗紋,用雙環線顯示大圓眼,張口露舌,背微凹,短尾略上卷,前後腿彎曲,足部均雕出五爪,前足上有小孔。

考古視野中的生肖兔

 河南殷墟婦好墓出土的玉兔

北京昌平明代定陵孝靖皇後的棺内出土有一對明代金耳環下系鑲寶石玉兔耳墜。耳墜中的兔頭頂一顆紅寶石,身子呈直立狀,雙耳上豎,以紅寶石嵌飾雙眼,兩前爪抱杵作搗藥狀,下有臼,兔身上刻以細密陰線,顯示兔毛,在兔足和臼的下方有金托三個,金托中心嵌貓眼石,兩邊各嵌紅寶石。這對耳墜是以玉兔搗藥題材設計制作的,玉兔在古代被視為月亮的象征,而月亮又象征皇後,故以此作為皇後的耳飾。

考古視野中的生肖兔

北京明定陵孝靖皇後墓出土金環鑲寶石玉兔耳飾

故宮博物院收藏的玉嵌寶石卧兔,系清代乾隆至嘉慶年間的作品。玉兔的材質為和田青玉,含有白腦,立體圓雕。兔頭微俯,耳朵後伸,與脊背相連,眼嵌彩色寶石,口銜靈芝,靈芝上嵌各種顔色的寶石八顆。兔身伏卧,四足彎曲向前,前腳呈抱合狀,背部、雙耳處有數道陰刻線刻畫出毛絨質感,呈乖巧溫順狀。

考古視野中的生肖兔

清代玉嵌寶石卧兔

2.陶質文物中的兔

唐代的陶質生肖兔俑,兔首人身,兔頭上兩耳後垂,雙眼圓睜,嘴巴并攏,身穿長袍,衣袖寬大,雙手相交于胸前。

考古視野中的生肖兔

唐代十二生肖之兔陶俑

3.青銅器中的兔

山西曲村晉侯墓地8号墓出土有青銅兔尊。兔頭微伸,雙目圓睜,兩耳緊貼脊背,四肢彎曲,呈躍躍欲試狀,尾巴短小,背上馱一尊口,兔身兩側飾圓形的火紋和雷紋。以兔作為尊的器形,在青銅器中尚屬首見。

考古視野中的生肖兔

山西曲村晉侯墓地兔尊

圓明園的清代銅兔首,雙目圓睜,鼻隆起,嘴微張,雙耳向後豎起,臉部以細密陰線刻出毛發。

考古視野中的生肖兔

銅兔首

4.圖像中的兔

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是西漢文帝時期長沙國丞相、轪侯利蒼的家族墓地,其中一号墓是利蒼妻子的墓,在其棺蓋上覆寫着一件T形的帛畫。這幅帛畫自上而下分段描繪了天上、人間和地下的景象。畫的左上部描繪了一女子飛翔仰身擎托一彎新月,月牙拱圍着蟾蜍與兔,其下有翼龍與雲氣。兔子與蟾蜍一起出現,成為當時的一種組合。東漢思想家王充在《論衡》中提到:“月中有兔、蟾蜍”。

考古視野中的生肖兔

湖南長沙馬王堆一号墓T形帛畫中的兔(圖中紅色部分為作者标注)

東漢時期山東嘉祥宋山4号祠堂東壁畫像石中也發現有兔的形象。在畫像石左側,有面對面站立的兩兔,分别用一隻前肢扶臼、一隻前肢握杵,似在搗藥,兩兔中間有一蹲着的蛤蟆,用前肢舉臼。在畫像的下側,廚房的房梁上懸挂着魚、雞、豬和兔等,這些都是準備烹饪的肉食。

考古視野中的生肖兔

山東嘉祥宋山4号祠堂東壁畫像石中兔的形象(局部)(圖中紅色部分為作者标注)

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清宮獸譜》中描繪有3隻兔子,其中2隻白兔、1隻黑兔,它們匍匐在怪石、青草、疏枝之間,兔耳後伸,眼赤唇紅,胡須畢現,四肢蜷曲。

考古視野中的生肖兔

《清宮獸譜》中的兔圖像

兔的文化内涵

在甲骨文中,“兔”字表現了兔長耳、短尾的特征;金文延續了這種特征,有時就直接繪出兔的形狀;從小篆開始,出現了現代“兔”字的雛形。

考古視野中的生肖兔

兔字的演變

在《詩經》中有一些與兔相關的詩篇,如贊美武士的《周南·兔罝》中有“肅肅兔罝,椓之丁丁。……肅肅兔罝,施于中逵。……肅肅兔罝,施于中林”,描述了在廣闊的原野上和林木茂盛的地方,設定網眼密密的兔網,準備捕捉兔子的場景。在沒落貴族感歎生不逢時的《王風·兔爰》中有“有兔爰爰,雉離于羅”,描述了兔悠然自得,野雞卻被罩入網羅。在痛傷國君信讒言招亂的《小雅·巧言》中有“躍躍毚兔,遇犬獲之”,描述狡猾的兔跳躍奔跑,遇到獵狗就無處逃竄。在關于宴飲的《小雅·瓠葉》中有“有兔斯首,炮之燔之……有兔斯首,燔之炙之。”

關于兔的成語,最著名的當屬“狡兔三窟”了,這個成語出自于《戰國策•齊策四》。孟嘗君被齊湣王辭退後,回到封地薛,門客馮谖對孟嘗君說:“狡兔有三窟,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請為君複鑿二窟”。馮谖為了給孟嘗君建立三重保險,先是遊說魏國,說動魏國請孟嘗君為相;進而促使齊湣王向孟嘗君賠罪,重新請回孟嘗君為相,另外,又把國家的祭器和宗廟都放在薛地。這樣,孟嘗君有了魏國對他的信任、在齊國為相及把國家的祭器和宗廟放在薛地三重保險,平安為相數十年。

魏晉南北朝時期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經典的文學作品,成為中國文化的瑰寶。其中著名的《木蘭辭》,講述了一個叫木蘭的女孩,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在戰場上建立功勳,回朝後不願做官,隻求回家團聚的故事,熱情贊揚了這位奇女子保家衛國的決心和勇敢無畏的精神。《木蘭辭》結尾“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明代詩人謝榛對此進行了精當的評價:“此結最着題,又出奇語。若缺此四句,使六朝諸公補之,未必能道此”。我們作為動物考古學者,不僅被《木蘭辭》的文采所傾倒,更關注到當時的人民已經細緻入微地觀察和記錄了不同性别兔所具有的不同的行為特征。

月中有兔

月中有兔,寄托着古人的浪漫情懷,也洋溢着當代中國人的科學探索精神。

在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楚辭》中有一篇《天問》,提到“厥利維何,而顧菟在腹?”這是目前所見文學作品中首次提到月亮中的兔子。按照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玉兔又稱月兔,是神獸,居住在月球的月宮裡,是負責搗藥的仙兔。講到月宮,就會聯想到嫦娥奔月的故事,在西漢劉安主持撰寫的《淮南子》中,記載了嫦娥偷吃了丈夫羿從西王母那裡得來的不死藥,就飛進月宮。嫦娥奔月和女娲補天、後羿射日、精衛填海一樣,成為中華民族美麗的神話故事,代代相傳。

我們将目光轉到當代。2007-2010年,“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兩顆人造衛星相繼成功發射升空。2013年,“嫦娥三号”成功升空,将中國首輛月球車“玉兔号”順利送抵月球表面,這是中國在月球上留下的第一個足迹。2019年,“嫦娥四号”又将第二輛月球車“玉兔二号”巡視器順利送到月球表面。

考古視野中的生肖兔

嫦娥四号

考古視野中的生肖兔

玉兔二号

中國的航天科技工作者,帶着滿滿的愛國之情,将古老的神話傳說、中國式浪漫注入進現代的探月工程中。他們把探月工程中的人造衛星和探測器命名為“嫦娥”号,登上月球的巡視器稱之為“玉兔”号。現在,當我們遙望星空,“嫦娥”奔月,“玉兔”在月,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已經變成了現實。正是有了不斷發展的現代航空航天科技,中華民族五千年的飛天夢已經實作,中國的現代空間科學技術和古代美麗的神話故事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