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經三朝下葬的大清皇後:從未進入皇宮,慈禧見了也得下跪

她是大清鐵帽子王的外甥女,在八旗選秀中被皇帝一眼看中,指給了皇子為嫡福晉(正妻)。然而,婚後的她仿佛被施了詛咒一般,體弱多病,活脫脫成了一個宮廷版的林黛玉,不到二十歲便紅顔消逝。令人沒想到的是,僅過了32天,她的丈夫奕詝便登上了大清皇位,更令人驚詫的是,這位紅顔薄命的大清皇後曆經三朝才入土為安,堪稱清朝最沒福氣的皇後。

曆經三朝下葬的大清皇後:從未進入皇宮,慈禧見了也得下跪

1、鐵帽子王的外甥女

孝德顯皇後薩克達氏,生年不詳,滿洲鑲藍旗人,後擡至滿洲鑲黃旗,晉一等承恩公、太常寺少卿富泰之女,鹹豐帝原配皇後。

由于資料缺失,尚不知孝德顯皇後是出自哪一支薩克達氏,不過,從現有的檔案來看,孝德顯皇後這支薩克達氏在清朝初年并不顯赫,一直處于籍籍無名的狀态,這種狀态,到她的曾祖父明山這一代才開始轉變。

孝德顯皇後的曾祖父明山是監生出身,由筆帖式入仕,曆任道員、巡察使、布政使等職,後任雲貴總督,道光繼位後,明山被召入京師,擔任刑部尚書兼都統,成為朝廷一品大員。可見,道光對這位老臣十分器重,或許這是道光将孝德顯皇後(明山的曾孫女)嫁給兒子奕詝的原因之一吧。

孝德顯皇後的祖父祺昌與父親富泰,就沒有明山這麼有本事了,他們父子二人,一個做到了員外郎,一個做到了太常寺少卿,也不錯了,勉強算是進階官吏了。

其實,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孝德顯皇後的母家背景很硬,有多硬?

孝德顯皇後的母親是鄭親王烏爾恭阿第三女。

第一任鄭親王是努爾哈赤的侄子(舒爾哈齊第六子)濟爾哈朗,濟爾哈朗在清朝立國之際立下汗馬功勞,被皇太極封為親王。而且,這個王爵與一般的王爵不同,可以世襲罔替,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鐵帽子王。

不知大家是否記得《雍正王朝》中的兩個橋段,第一,胤祥在送别邬思道時曾說道,皇兄雍正對自己的賞賜算不得什麼,胤祥也不在乎這些,不過,這個鐵帽子王卻着實難得。第二,八爺胤禩暗中支援皇三子弘時謀反,弘時問他想要什麼,胤禩所說的也是一個鐵帽子王。

可見,這個帽子确實是好東西,畢竟清朝二百多年,也就才12個。

曆經三朝下葬的大清皇後:從未進入皇宮,慈禧見了也得下跪

此外,孝德顯皇後還與兩位皇後有親戚關系,一個是鹹豐繼後孝貞顯皇後,另一個是同治孝哲毅皇後。

鄭親王烏爾恭阿第三子名叫端華,承襲了鄭親王爵,是孝德顯皇後的舅舅,端華的嫡福晉鈕祜祿氏正是孝貞顯皇後的姑姑。也就是說,孝德顯皇後的舅媽是孝貞顯皇後的親姑姑。

端華有一個女兒,嫁給了狀元崇琦為妻,生下了孝哲毅皇後。也就是說,孝哲毅皇後的母親與孝德顯皇後是表姐妹關系,即孝哲毅皇後是孝德顯皇後的表外甥女,同時,孝哲毅皇後還是孝德顯皇後的兒媳。

2、大清皇子嫡福晉

道光二十六年,猶豫許久的道光終于在立儲密旨上面寫下了皇太子的名字,他便是皇四子奕詝,同時,封皇六子奕訢為親王。這是清朝唯一一次立儲密旨出現兩位皇子的名字,可以看出道光在立儲方面猶豫的複雜心理:

“封皇四子奕詝為皇太子,封皇六子奕訢為親王。”

道光也沒想到,這次立儲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清朝的命運,也影響了中國的曆史。

第二年年初,道光便下旨舉行八旗選秀,為兩個兒子奕詝、奕誴遴選福晉,經過遴選,來自鑲藍旗的富泰之女薩克達氏被指給了皇四子奕詝:

“富泰之女。已指婚四阿哥。喀喇沁紮薩克多羅都楞郡王色伯克多爾濟之女。已指婚惇郡王。所有應辦一切事宜。著該衙門照例辦理”

當年十月份,皇四子奕詝與薩克達氏定親(行初定禮)。轉過年的二月二十七日,即道光二十八年二月二十七日,皇四子奕詝與薩克達氏舉辦了婚禮,婚後兩人居住的場所是南三所,南三所在嘉慶朝之後,一直是皇子居住的地方,它位于外朝的東側,又稱“撷芳殿”或“阿哥所”。

曆經三朝下葬的大清皇後:從未進入皇宮,慈禧見了也得下跪

不知是對宮廷生活不适應,還是其他的一些原因,薩克達氏的婚後生活不太順暢,結婚半年後便外感風寒,到道光二十九年的閏四月,又添了濕症,到十月份又因“血虛肝風”而卧床不起。

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初,薩克達氏病情有所好轉,誰知竟是回光返照,最終于十二月十二日上午十點左右離開了人世,估計年齡還不到20歲。

要知道,在薩克達氏被指給奕詝為嫡福晉前,奕詝已經被秘立為皇儲,實際上,薩克達氏就是未來的大清皇後,這下好了,奕詝還沒繼位,她就死了。

不過,道光此時并沒有心思給這個兒媳籌辦喪事,因為在薩克達氏去世的前一天,道光的繼母恭慈皇太後(孝和睿皇後)也去世了,一時之間,紫禁城籠罩在一片悲傷的氛圍之中。

3、曆經三朝下葬的大清皇後

不得不說,道光還真是一個實在人,在繼母孝和睿皇後的喪事中過于投入,僅過了一個月,道光帝竟然死在了圓明園的慎德堂,臨終前宣示了皇四子奕詝的繼承人地位,随即20歲的奕詝繼承大清皇位,是為鹹豐皇帝,此時距薩克達氏去世隻過去了32天,真是太可惜了。

鹹豐繼位後,除了給祖母孝和睿皇後與父親道光辦理喪事外,并沒有忘記發妻薩克達氏,下令将其追封為皇後:

“朕惟作俪乾儀。協坤維而比載。齊明曦曜。資月馭以周輝。緬貞淑之夙彰。宜隆顯号。溯順承于内治。肇錫嘉名。皇後薩克達氏門積慶靈家崇禮教。英媛表異。瞻鳳集而翔仁。皇俪來嫔。迓鴻庥而勰度。逮事皇祖妣孝和睿皇後。善承色笑。克勵婉心。蘭殿春融。奉槃匜而手進椒闱夏敞。潔滫瀡以躬親。祗奉皇考宣宗成皇帝。恪勤之禮。翕習于上儀誠敬之忱。修成夫内則。惟禔躬以仁順。用起化于柔雍衣袆翟而有光。政班中壺。服絺绤而無斁。儉懋深宮。宜家齊美于葛覃。厚下媲庥于樛木。芳猷日晉。資燮贊以開模。蘭馭雲升。示柔嘉以垂範。儀型聿著。谥号猶虛。茲當景命之維新。眷念徽音而宛在。允宜瑤編著媺。華玉延祥。追崇用協夫輿情。揚闡式符乎軌制。周咨憲典。謹擇令辰。祗告奉先殿。以道光三十年十月二十七日。冊谥為孝德皇後。于戲奉母儀于萬國。寰區仰治化之基。昭懿行于千秋。率土播皇風之鬯。布告天下。鹹使聞知。”

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在孝德皇後薩克達氏一周年忌日這一天,鹹豐下旨将薩克達氏一族由鑲藍旗擡至鑲黃旗,随後追封薩克達氏的父親富泰為三等承恩公,母親覺羅氏為公妻一品夫人。

曆經三朝下葬的大清皇後:從未進入皇宮,慈禧見了也得下跪

可憐的薩克達氏,用短暫的人生,給家裡赢得擡旗的榮耀和一個世襲罔替的公爵,到底是賺了,還是輸了?

實際上,像薩克達氏這種情況,她是要與鹹豐合葬在一起的,但鹹豐剛剛繼位,就要辦理祖母與父親的喪事,哪有心思給自己修建皇陵,于是此事就暫時被擱置下來,薩克達氏的梓宮一直被存放于殡宮。

令人沒想到的是,十年後,薩克達氏的丈夫鹹豐死在了熱河避暑山莊,至死都沒有為自己修建好皇陵。于是,這個重任便落在了兩宮皇太後慈安與慈禧兩人的身上。

同治四年九月二十二日上午八點左右,鹹豐與孝德顯皇後的梓宮一起被葬入定陵地宮,兩宮皇太後慈安、慈禧攜年幼的同治帝親自參加了葬禮,如是,曆經道光、鹹豐、光緒三朝的薩克達氏終于得以入土為安了。

曆經三朝下葬的大清皇後:從未進入皇宮,慈禧見了也得下跪

子辰說:

孝德顯皇後薩克達氏是清朝一位知名度相當低的皇後,甚至有人認為慈安(孝貞顯皇後)是鹹豐的原配,殊不知,早在鹹豐繼位前,就已經有了一位妻子,慈安隻不過是鹹豐的繼妻。至于慈禧,屬于正兒八經的妾室,如果不是早逝的話,慈禧見了孝德那是要下跪的,說不定整個晚清曆史都會改變。

真沒想到,一個年輕女子的早逝,竟一不小心影響到了大清曆史的走勢,也改變了大清王朝的命運。孝德皇後用短暫的一生,為家族換來了擡旗的榮耀和公爵的地位,但對其個人來說,她堪稱是清朝最沒福氣的皇後了。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文宗實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