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趙雲如此勇猛,為何公孫瓒會輕易讓他跟随劉備而去?原因很簡單

《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把三國這段曆史寫活了,出彩的人物實在太多,就拿常勝将軍趙雲來說,長坂坡七進七出、截江奪阿鬥等等都表現出了驚人的武力值,後來作為劉備第一“保镖”的他,早年間是跟随公孫瓒打天下的,那麼為何公孫瓒會輕易讓他跟随劉備而去呢?

趙雲如此勇猛,為何公孫瓒會輕易讓他跟随劉備而去?原因很簡單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趙雲生活在當時的常山郡,為了在亂世中求生存,常山郡的人就在趙雲的帶領下投奔了有“白馬将軍”之稱的公孫瓒,這裡我們可以看出趙雲能成為常山郡的領袖,證明他是有影響力的。

此時的公孫瓒正值春風得意,見到趙雲率人來投奔,便對趙雲說:“聽說冀州的人都想着去依附袁紹,為何你棄暗投明來投靠我呢?”趙雲答曰:“現在是亂世,我并不知道誰是明主,隻不過是想要找個能夠施仁政的地方,而非疏遠袁紹來親近您。”

從此一番對話可以看出幾點,第一個就是公孫瓒為人并不謙虛,把自己定位成了正面英雄,将袁紹定位成了反派,還是比較狂妄的,當然,此時的公孫瓒正值巅峰,有實力狂妄。

第二,趙雲投奔公孫瓒也不過是慕名而來,本意仍然是為了尋明主,暗示着如果公孫瓒不是明主,那麼趙雲可能随時離去。

趙雲如此勇猛,為何公孫瓒會輕易讓他跟随劉備而去?原因很簡單

那麼,公孫瓒到底是不是明主呢?了解三國的大概都知道,他并非明主,早期他是靠征戰四方建立了一些威望,但是此人總是縱容士兵劫掠百姓,與當時的幽州牧劉虞施行仁政理念相悖,最終導緻兩人發生火并,雖然後來劉虞戰敗被殺,但是得了幽州的公孫瓒日益驕矜,百姓苦不堪言。

雖然公孫瓒對百姓不好,但劉備落魄之時就前來投靠公孫瓒,公孫瓒也算大氣,好酒好肉的招待他,倆人曾拜師盧植,也算同窗好友,而劉備比公孫瓒強的一點就是善于識人用人,初次見到趙雲的劉備就覺得此人絕非凡品,有意結交。

公孫瓒當時與袁紹交惡,讓劉備去幫助青州刺史田楷去抵抗袁紹,劉備便點了趙雲輔佐他去掌管騎兵,倆人得以并肩作戰。

後來,趙雲哥哥去世,趙雲就向公孫瓒請辭歸鄉,劉備知道他此去必将不返,很是不舍,但也沒有辦法,直到公孫瓒兵敗自焚而死,趙雲再未複出。

跟随公孫瓒的幾年,趙雲已經看清了公孫瓒的為人,後來遇見了劉備,兩者為人處世上更是高下立判,在趙雲心中,明君就是劉備,這也是後來趙雲願意跟随劉備一生的原因之一。

趙雲如此勇猛,為何公孫瓒會輕易讓他跟随劉備而去?原因很簡單

其實從始至終,公孫瓒倒行逆施,與趙雲理念相悖,這就注定趙雲不可能跟他一輩子,要說他為啥要把趙雲送給劉備?其實理論上并不是他把趙雲送給劉備,當時劉備也是他的手下,不過都是替他打工的罷了,談不上送,隻能說自己的所作所為讓手下離心離德罷了。

加上公孫瓒晚期不複當年之勇,當起了縮頭烏龜,導緻身邊一個親信都沒有了,失敗也是注定的。

還是那句老話,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一個人太狂了,就離覆滅不遠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