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宋朝官員是怎樣當官的?為何說他們敢當天下事

他們以為,“天下”者,是中國的天下、群臣的天下、百姓的天下,而不是皇帝的天下,關于這一“天下”,士人都有一份深切的關懷和發自内心的義務感。在中國曆史上,儒家文化固然不時占主導位置,但儒學的傳承者作為一個群體在政事活動中起決議性作用,是直到北宋才産生的現象,被稱為“士大夫政治”。

宋朝官員是怎樣當官的?為何說他們敢當天下事

公元1004年,遼軍打到澶州,有大臣建議退到四川,宰相寇準挺身而出,建議禦駕親征,皇帝勉強北上,但不想再去北城,覺得至少還有黃河天險,殿前都指揮使高瓊在寇準支援下,“急麾衛士進辇,上遂幸北城”,前方軍士看到龍旗都喝彩起來,當時,遼方大将蕭撻覽被宋方射中陣亡,影響到士氣,雙方決議議和。

真宗的底線是不放棄祖宗留下的土地,銀絹數額則以100萬匹兩為限,寇準指令曹應用不許超越30萬,曹應用“果以三十萬成約而還”,這一數額對宋代财政影響如何?河北在戰争時期開設宋遼間的貿易榷場,官方所收商稅,通常可達四五十萬兩。

宋朝官員是怎樣當官的?為何說他們敢當天下事

範仲淹以為,一切為天下、國度、社稷思索,而非唯命是從聽命于皇帝,叫做大忠,“天下”者,是中國的天下、群臣的天下、萬姓的天下,而不是皇帝的天下,關于這一“天下”,士人都有一份深切的關懷和發自内心的義務感,他們很多人既是政治家,也是經學家、文學家、實幹家,他們的追求,被概括為“内聖外王”:内心要抵達聖賢的道德修養境地;在天下社會樹立一種霸道的次序,當時的士大夫“啟齒攬時勢,論議争煌煌”,正像陳寅恪先生所說,宋代是中國曆史上思想最為自由的時期之一。

宋朝官員是怎樣當官的?為何說他們敢當天下事

宋神宗倚重王安石推行新法,王安石性情剛烈,常常辭色俱厲,而皇帝竟也改容欣納,王安石與朋友相處,也是信守準繩,他和司馬光曾是親密的朋友,但随着新法推行,兩人分歧嚴重,終于分道揚镳,王安石具有深邃的文學造詣,蘇轼在道教宮觀西太一宮看到王安石題壁詩:“柳葉鳴蜩綠暗,荷花落日紅酣。三十六陂春水,白頭想見江南。三十年前此地,父兄持我東西。今日重來白首,欲尋陳迹都迷。”不由“注目久之”,道:“此老野狐精也。”

宋朝官員是怎樣當官的?為何說他們敢當天下事

“天變缺乏畏,祖宗缺乏法,人言缺乏恤。”錢穆在《國史大綱》裡講到,範仲淹、王安石改造政治的志向,沒有從根本上得到完成;但是他們為人、為學的肉體意氣不時影響到最近期的中國。

覺得文章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免費的關注,您的支援是我最大的動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