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二戰的北非,隆美爾僅三個裝甲師,希特勒為何不多給點部隊?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元帥隆美爾在北非戰場上的表現令人眼前一亮,在麾下人員和裝備均遜色于對手的情況下,隆美爾率領着非洲軍團最多的時候也隻有三個裝甲師,仍然将英國人打得潰不成軍。按常理來說,德軍既然已經在北非打開局面,納粹大學營應該再接再厲,為其提供更多的支援以便擴大戰果才對,但縱觀二戰始末,這位“沙漠之狐”能夠調動的兵力一直都是屈指可數,所謂“軍團”完全是唬人的噱頭。那麼在德國統帥部的規劃中,為什麼會這般厚此薄彼呢?

二戰的北非,隆美爾僅三個裝甲師,希特勒為何不多給點部隊?

實際上雖然隆美爾戰功卓著,但在希特勒眼中北非戰線始終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換句話說“非洲軍團”打得好壞根本無關大局。而要解釋清楚這一點,我們就必須從德國人介入非洲局勢開始說起。起初在北非與盟軍纏鬥的軸心國主要是意大利,但稍微熟知二戰的讀者都會對意軍低下的作戰能力有所了解,是以在德國正式介入之前,意大利軍隊基本是被英軍壓着打。北非戰局既然與德國無關,希特勒大可不必趟這趟渾水,關于其為何最終決定出兵北非,不少人了解為“拉墨索裡尼一把”,但我覺得真實情況遠非如此。

二戰的北非,隆美爾僅三個裝甲師,希特勒為何不多給點部隊?

雖然非洲戰局對德國無關緊要,但對意大利而言卻是關乎威望的頭等大事,假使意軍果真被英軍全部吞掉,那麼墨索裡尼在國内的地位勢必受到巨大沖擊,這對穩定軸心國的全局極為不利。在通盤考慮的情況下,納粹大學營派出了自己的殺手锏——隆美爾,而後者也由此翻開了自己軍事生涯中最為輝煌的一頁。在遏止住英軍的進攻勢頭之後,德意聯軍适時轉入反攻,但無奈于彈藥給養跟不上而常常達不到預定效果。這個時候隆美爾最缺的就是補給和增援,但希特勒授予他的卻隻有一根元帥權杖。

二戰的北非,隆美爾僅三個裝甲師,希特勒為何不多給點部隊?

當然也有人說隻要德國持續擴大在北非的戰果,趕走英國之後就可以從中東把石油運回國内,這樣對支援東線也會大有裨益,這種想法确實美好,隻可惜不切實際。與英美等海洋強國相比,德國的陸、空軍均堪稱世界一流,但唯獨海軍提不上台面,而要将中東的石油運回國内必須事先取得地中海的制海權,但這對這一時期的德國來說無異于天方夜譚。是以不管隆美爾在北非打得是好是壞,增援始終是沒有的,而且不僅沒有增援,反而原屬非洲軍團序列的部分德軍還要抽調出去增援對蘇作戰,這導緻隆美爾在後期面對蒙哥馬利的進攻時越來越感到吃力。

二戰的北非,隆美爾僅三個裝甲師,希特勒為何不多給點部隊?

當然話說回來,即便德軍大學營有心增援,面對英國的龐大艦隊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從德國到北非需要穿越地中海,而地中海中央的馬耳他島卻在英軍掌控之中,從該島起飛的英國空軍使德軍的援助行動根本無法展開。在“非洲軍團”的空中力量被抽走增援東線之前,隆美爾還能勉力支撐,而在該部調走之後,英國飛機幾乎是貼着地面對德國人狂轟濫炸。這個時候蘇聯逐漸在對德作戰中占據上風,希特勒的全部精力幾乎都被吸引到東線,更加沒有心思關注北非局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