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黃埔軍校的實際建立者,卻因兩次錯誤,隻能出家當和尚

在黃埔軍校的建立曆史上,大家都會想起校長蔣介石,黨代表廖仲恺,教育長何應欽,政治部主任周公等等。

其實,還有一個人同樣是重要的建立人,甚至是實際主持建立了黃埔軍校,就是王柏齡。

他是黃埔軍校的實際建立者,卻因兩次錯誤,隻能出家當和尚

王柏齡是江蘇揚州人,長大後考上了保定陸軍速成學堂,正是在這裡,他跟蔣介石成為同班同學,後來更加機緣巧合,他倆一起被選派到日本留學,于是,二人成為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那時候同盟會剛成立,招募成員,他們倆又商量着一同加入了同盟會。

王柏齡很向往革命,從武昌起義開始,便一路忠心耿耿地跟着孫中山,到了1923年,孫中山想要将黃埔軍校的建設計劃提上日程,除了蔣介石,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王柏齡,因為王柏齡不僅是同盟會會員、辛亥革命功臣,更是孫中山和蔣介石的密友,這可是嫡系中的嫡系啊!

是以,在黃埔軍校籌備委員會的名單上,王柏齡的名字緊挨着蔣介石,并擔任教授部主任。在軍校成立初期,他也确實沒讓老蔣失望,做了很多實際工作,把黃埔軍校管理得井井有條。

他是黃埔軍校的實際建立者,卻因兩次錯誤,隻能出家當和尚

按理說,像王柏齡這種能力和背景都十分強大的人,他的前面應該是一片坦途才對,但是好景不長,沒過多久,他就從巅峰跌入了谷底,幾年後就在國軍的軍界和政界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這是為什麼呢?

原因除了不會打仗,還在于他有個緻命弱點,就是做人沒底線,讓他敗盡了之前積攢的人緣。

王柏齡最出名的事迹,就是在戰場上臨陣逃脫,而且還不隻一次。

在第一次東征的時候,王柏齡時任教導二團團長,當時國民革命軍可是命懸一線,但是王柏齡卻二話沒說直接自己一溜煙先跑了,丢下了整個大部隊,差點全軍覆沒。

他是黃埔軍校的實際建立者,卻因兩次錯誤,隻能出家當和尚

但是,王柏齡因為是蔣介石的鐵哥們兒,他不僅沒有被處分,反而還升職了,老蔣又讓他擔任第一軍副軍長兼第一師師長。

但是沒過多久,老蔣就後悔了,等到北伐戰争打響後,王柏齡奉命出征,就在南昌戰役的時候,王柏齡分析失誤又十分輕敵,最終慘敗。戰敗了其實也沒什麼,勝敗是兵家常事嘛,結果讓人大跌眼鏡的是,他又一個人跑了!

這一戰,可讓第一軍的黃埔精英元氣大傷,引起了公憤,這次王柏齡是真的躲不過去了,最終蔣介石“揮淚斬馬谡”,不僅将王柏齡撤了職,還讓他遠離部隊,給他找了個每月領600大洋的閑差。

王柏齡也有自知之明,後來,幹脆遁入了空門,做起了和尚。

到了1942年,王柏齡病逝,終年53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