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票難求的佳作,并不“好看”

本文作者是小萬家族的@斯諾

最後一場雪,是因為電影

相比起斯皮爾伯格、諾蘭、昆汀這些耳熟能詳的好萊塢導演,韋斯·安德森的名氣似乎小了許多。

但這位才華橫溢的導演,卻用自己極具個人風格的影像美學俘獲了一大批影迷,觀衆們都親切地稱他為“對稱狂魔”。

一票難求的佳作,并不“好看”

從出道作《瓶裝火箭》到富有童話色彩的《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再到集大成之作《布達佩斯大飯店》《犬之島》。

韋斯·安德森不僅參與電影制作的各個環節,而且執導的作品幾乎部部精品,深得國内外影評人和觀衆們的喜愛。

一票難求的佳作,并不“好看”

幾天前,韋斯·安德森的新作《法蘭西特派》上線流媒體,也讓我們終于能一睹這個曾在今年戛納電影節上一票難求的佳作。

在這部群星雲集的新作中,我們見證了一場對于傳統紙媒的回顧與緻敬,而在短短107分鐘的時間裡,觀影過程如同閱讀了一本令人眼花缭亂的“視覺雜志”。

《法蘭西特派》

一票難求的佳作,并不“好看”

電影将鏡頭對準了20世紀的一個法國小鎮,在這裡有一本涵蓋世界政治、人間百态、藝術時尚等多種文學風格的雜志《法蘭西特派》。

不過,随着雜志社的主編小阿瑟·霍維茨的意外離世,這本雜志也即将走向停刊的命運。

一票難求的佳作,并不“好看”

于是,影片以雜志最後一期的數篇文章作為切入點,将我們放置在韋斯·安德森所打造的文學樂園裡。

當風格迥異的文章被視覺化地呈現在觀衆眼前時,與其說我們正在看電影,不如說我們就像在翻看一本剛從報刊亭買回來的《法蘭西特派》。

一票難求的佳作,并不“好看”

雜志編輯部的成員們個個身懷絕技,他們遊走在一個名為“無聊”的奇怪小鎮上,尋找值得書寫的故事。

第一個映入眼簾的“文章”是《騎自行車的記者》,由歐文·威爾遜飾演的記者帶我們感受這個虛構法國小鎮的風土人情。在他的筆下,我們通過騎行的方式感受這座城市的過去與未來;

一票難求的佳作,并不“好看”

第二篇文章《具象的傑作》,為我們講述了一位監獄“藝術家”的誕生,隻不過在藝術創作的背後,藏着無數商人和既得利者的勾心鬥角;

一票難求的佳作,并不“好看”

第三篇文章《宣言的修訂》帶我們走進了一場生機勃勃的學生運動現場,在這裡正在發生有關“男生是否有權進入女生宿舍”的大讨論,以及其中萌發出的私人情感;

一票難求的佳作,并不“好看”

最後,《警察局長的私人晚餐廳》則從一篇美食報道入手,畫風逐漸走向了懸疑和犯罪......

一票難求的佳作,并不“好看”

可以說,電影通過四個毫不相幹的故事,讓我們了解到這本雜志的包羅萬象。而這部作品的誕生,也源自韋斯·安德森自己的個人情愫。

《法蘭西特派》是導演對《紐約客》雜志和作家的一種緻敬,影片用不斷在旁白叙述和作者視角,向凋零的紙媒緻以最浪漫的“告白”。

一票難求的佳作,并不“好看”

除了一貫的人文關懷之外,《法蘭西特派》也繼承了導演招牌式的美學風格。

從影片的第一秒鐘開始,舒服的配色,近乎完美的構圖都在向觀衆們诠釋:那個熟悉的韋斯·安德森,又回來了。

一票難求的佳作,并不“好看”

以上世紀法國為背景的《法蘭西特派》在色彩上有着極強的複古風格。擅長掌控顔色的韋斯·安德森,這一次選擇了偏深的色調去呈現服飾與場景。

這種恰到好處的“濃墨重彩”讓每一個畫面都蒙上了鮮豔的外衣,細看之下,有着隻屬于那個時代的味道。

而在相對“誇張”的顔色之下,依舊有近乎完美的構圖。

一票難求的佳作,并不“好看”

與此同時,電影《法蘭西特派》也是導演迄今為止花樣最多的作品,短片的架構讓他能夠更為随心所欲地展現自己與衆不同的品味。

為了更好的凸顯文字和紙質刊物的魅力,電影刻意用黑白和彩色将畫面分割開來。

每當影片回到當下,觀衆們看到的畫面是彩色的,而每當影片進入到雜志文章的主體時,觀衆們所看到的畫面則是黑白,色彩轉變+對稱構圖,整體更加賞心悅目。

一票難求的佳作,并不“好看”

雖然影片有着不可思議的美術風格和相目前衛的結構設計,但對于大多數觀衆來說,本片絕對稱不上“好看”。

電影中的幾個故事沒有統一的主題,也不存在任何形式上的嵌套結構。這就導緻觀衆們很難對某一個人或者某一件事聚焦。

影片群星雲集,囊括了艾德裡安·布洛迪、蒂爾達·斯文頓、蕾雅·賽杜、“甜茶”等一衆好萊塢巨星,但大多數人物都是走馬觀花,并沒有一個鮮明的角色能讓我們去記住。

一票難求的佳作,并不“好看”

相較于導演之前的《布達佩斯大飯店》和《了不起的狐狸爸爸》,這部作品裡沒有足以挑動觀衆心弦的片段,有的隻是資訊量足夠爆炸的台詞與對白。

觀衆們在應接不暇的同時,也失去了對于探索電影本質的耐心,這注定是會是一部很私人的電影,留給觀衆們代入的空間并不多。

但不管怎麼說,透過這些有意為之的晦澀,我們還是能感受到導演的炙熱之心,畢竟在如今這個浮躁的時代,還能拍這樣電影的人實在不多了。

一票難求的佳作,并不“好看”

随着人們擷取資訊方式的改變,傳統紙媒早已被排擠到邊緣之外。

然而這不僅僅是媒體形式的變幻,各種即時快速媒介的湧入也讓我們越來越難以平心靜氣地去感受文字的厚重與嚴肅。

在《法蘭西特派》的開篇,我們便得知雜志即将停刊的消息。

不過才華橫溢的編輯們并沒有因為雜志的逝去而感到懈怠,他們用自己非凡的文章當作給讀者們的最後禮物,在這個講究“短平快”的媒體時代裡,他們依舊毫不妥協。

一票難求的佳作,并不“好看”

而韋斯·安德森通過一部價格不菲的電影和一衆明星的支援,用非常私人的藝術方式再次喚醒了我們對于傳統雜志與嚴肅文字的堅守。

這個時代正在發生着滄桑巨變,但感謝《法蘭西特派》、感謝韋斯·安德森還依然堅守着黑與白之間的魅力。

最後,小萬也想感謝讀到最後的你,是你讓這份感動繼續延續,這份“古闆”的閱讀方式或許并不會就這樣輕易逝去。

注:本文部分圖檔來源于豆瓣及網絡,若有侵權請主動聯系我們。

【斯諾往期文章】

點選即可閱讀

冷門佳作,不應隻有1400人看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