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注重傳承的一個國家,我們現代很多的文化都是沿用古代文化,但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被傳承到今天,在曆史的發展中很多不适合時代發展的文化都被淘汰。清朝作為中國最後一個王朝,人們對它的印象最為深刻,而西方人眼中的中國人也幾乎是以清朝人形象為主的,男子大辮子,女子金蓮腳,在西方人眼中這就是中國的特點。

裹腳是中國古代的一個陋習,對于裹腳最先出現的年代在曆史上争議不斷,不過最少也傳承了上千年,女子在古代的地位低,她們不需要出征打仗,隻能在家中相夫教子,為了迎合男子的審美,是以出現這種習俗。骨骼的生長是會因為外界的變化而發生變化,但是整個過程是非常痛苦的,需要在女子很小的時候,母親就在其腳上纏繞緊緊的布條,以此來限制骨骼的發展,随着年齡的增長,骨骼已經完全發生變化,長成人們期望的三寸金蓮。
幾乎是以的女性都不可避免這樣的過程,在古人眼中有一種封建的思想,大腳是會受到歧視的,而且沒有嫁不出去,母親為了讓女兒更漂亮,會在孩子在長身體的時候就裹腳。我們一直認為是以的女性都是要裹腳的,可是在清朝的時候卻出現這樣一種現象,有兩種女性是不會被強制裹腳的。
清朝是滿族入關,是以對于漢人的這種封建習俗,他們是不采納的,這是漢人的陋習,而滿族從小生活在大草原,不管是男的女的都是從小騎馬長大,而這種習俗會限制那些女性的自由,清朝的皇帝還曾經下令廢除裹腳,但是因為這種觀念已經在漢人的心中紮根,是以早期并沒有出現什麼成效,但是他們不會要求滿族女子裹腳。
還有一種人是南方的客家女子,以前客家人生活的地區貧瘠,交通不便,這裡幾乎與外界隔絕,是以這裡的人幾乎不受外面朝政變化的影響。客家女子整天在大山中勞作,砍柴采摘野菜,小腳在平地走路都費勁,更何況是山路,在客家人的眼中能幹活的女子最美,管她大腳小腳。
這種裹腳的陋習,其實是老一輩人強加在下一輩人的身上,在承受了巨大的傷痛,在加上社會的各種歧視,這種裹腳就在心中紮根,然後再由她們強加到下一輩人的身上,就這樣一代一代,從被迫到主動“傷害”,幸運的是在晚清慈禧再次廢除裹腳,随着革命者的湧現,慢慢的這種陋習就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