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古是陶瓷大國,“China”一詞便形象地說明了陶瓷在中國的淵源。當陶瓷燒制技術傳入歐洲的時候,中國的陶瓷已經有幾千年的曆史。中國在世界史上曾經有過科技落後,國力衰敗的時刻,但是陶瓷卻一直有其不可撼動的地位,而各種釉彩大瓶更是曆代陶瓷的集大成者。
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館的各種釉彩大瓶,燒制于清代乾隆時期,“洗口瓶,長頸,長圓腹,圈足外撇。頸兩側各置一螭耳。器身自上而下裝飾的釉、彩達17層之多。”相較于一般花瓶而言,不管是從外觀還是顔色來說,各種釉彩大瓶都有更多的層次。各種釉彩大瓶的瓶身不像普通花瓶那般通體光滑圓潤隻呈舒展的弧形,光是它的瓶頸便呈現有好幾折,其瓶肚的弧形也相較于其他花瓶更加平緩悠長。從色彩上看,各種釉彩大瓶的用色是及其大膽的,在者之前,還從來沒有一個設計者燒制者敢将十七種顔色用在一個瓶身上,從瓶口,瓶頸,瓶腹再到瓶足,都設計了獨特又精緻的圖案,尤其是瓶腹更是由一幅幅風格迥異的畫組成的。

也因為各種釉彩大瓶過于“誇耀”的獨特性,就其燒制過程而言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挑戰,它的出世也标志着中國古代制瓷技術到達巅峰。當時景德鎮集聚了一大批身懷絕技的工匠,他們各執所長嘗試了許多次失敗後,竟真的将高溫釉和低溫釉融合在一起,各種顔色,圖案也是渾然一體,将曆代以來的所有工藝技巧都發揮到了鬼斧神工的地步。作為陶瓷史上裡程碑式的活化石,它被稱為“瓷母”,不僅是曆代來陶瓷的集大成者,更是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
其實這些贊美的話很多也都是後話,在曆史上,當乾隆拿着各種釉彩大瓶的樣式圖的時候,很多人都是持反對态度的。在乾隆之前,大清的審美一直是莊重淡雅的,而各種釉彩大瓶在當時來說簡直是花裡胡哨得有些低俗。但是乾隆皇帝是個很特别的人,他特别喜歡文物,不管是字畫還是器物他都能有自己的欣賞,當時在衆臣不解的情況下,乾隆表現得很堅定,他就是要把曆代來所有美好的事物融合到一起,要讓後人看到大清的盛世,看到大清匠人的能力,這展現的不僅僅是他的自信,更是他的自豪。我們抛開這個花瓶的俗豔與否,它在工藝上表現出來的細緻和複雜确實是無與倫比巧奪天工的。
我在每一次凝視各種釉彩大瓶的時候,腦海裡總是能浮現出那個意氣風發氣宇軒昂的乾隆,不僅是因為他是各種釉彩大瓶的創造者。各種釉彩大瓶在陶瓷史上是自信的、美麗的,因為它光彩照人熠熠生輝,其實乾隆也同樣如此,他在曆史上也是一位寶藏皇帝,在這裡要除去他的晚年,這世上不受一點诟病的人幾乎是不存在的。在政治上,他絕對是一位優秀的君主,曆史上記載“乾隆帝重視社會的穩定,繼續施行雍正帝的“攤丁入畝”制度,同時五次普免天下錢糧,三免八省漕糧,減輕了農民的負擔,起到了保護農業生産的作用,人口大幅增長”,當時社會一度出現了堪比當年“文景之治”的盛況。
除了政治,乾隆還很喜歡培養自己的業餘興趣愛好,琴棋書畫都學習,還是一位熱愛漢族文化的蒙滿血脈皇帝。乾隆愛作詩,生平創作四萬餘,隻是除了一些悼念富察皇後的詩外(我也着實羨慕史料上記載的這一對帝後的琴瑟和諧),就沒有什麼能入眼的了,隻是辛苦了那些朝臣們還要苦澀地吹噓拍馬,體驗着伴君如伴虎的滋味。乾隆還是章印的狂熱分子,章上多半刻的是自己的稱号,看見喜歡的字畫就喜歡在旁邊題字并蓋章,這也讓後人頭痛不已,好好一個大家的傳世之作被畫蛇添足。其實這個時候的乾隆還是很可愛的,反正我是皇帝你們也不能奈我何,喜歡就多蓋幾個章,像是個坦率又大方的孩子,就像各種釉彩大瓶,不顧世俗的眼光,大大方方地展現所有的顔色。
不僅是乾隆,一個文物更反映的應該還是一個朝代。那個時期的清朝,也是盛極一時的,經過他爺爺和父親的平定四方和政治改革,這個皇位傳到他手中之後已經是條陽光大道了,國運如日中天,沒有内憂外患,因為雍正設立的軍機處和其他鐵腕,皇位也是堅固無比,上下沒人敢有二心,再加上前期的乾隆也是個有所作為的皇帝,大清在乾隆在位期間發展到了鼎盛。在乾隆期間,因為國庫富裕,曾兩次出兵準噶爾部,國土面積達到了整個大清史的之最。在最繁榮的那段日子裡,全國的人口漲到了當時曆代曆史上的最大數,第一次全國人口破億除了領土和人口,不僅如此,當時因為國泰民安,各族人民也是空前團結,乾隆時期的經濟也同樣在曆史上令人望塵莫及。各種釉彩大瓶就像是其中的一個代表而已,表示它所屬的那個年代是曆史空前的。
總之,那段時期的大清王朝一切都是充滿生氣,宏偉到讓人産生仿佛這一切都會這般一直持續下去的錯覺,忘記了凡事物極必反的道理。在乾隆後期政治開始腐敗之後,大清已經開始由盛轉衰了,後期便開始的不斷的大小戰亂,在他死後更是愈演愈烈,後來的鴉片戰争,再到解放戰争,這個王朝從風雨中的搖晃走到最後的瓦解。
我看着各種釉彩大瓶,眼前浮現的是那個在紫禁城上居高臨下的少年乾隆,他看着朝氣蓬勃的江山意氣風發,然後風風火火地要制作一個能真正展現他眼前風采的事物;浮現的是從甁腹的畫上展開的大好江山和民間生氣,是極負盛名的繁榮中國史......
參考文獻:
《中華瓷王(清乾隆各種釉彩大瓶再造紀實)(精)》
《片面之瓷——用瓷片講述陶瓷背後的故事》
《社會曆史文化成因探析》
《中國文物精華大辭典(陶瓷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