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獲悉,北京斯年智駕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斯年智駕”)獲億元人民币A輪融資,領投方是位元組跳動,廣發信德、勁邦資本和辰韬資本等老股東持續跟投,投中資本擔任獨家财務顧問。本輪融資将用于公司技術研發、日常營運和市場拓展。

斯年智駕無人集卡車隊
斯年智駕成立于2020年4月,是一家專注于泛港口領域無人駕駛解決方案及營運服務的提供商。此前斯年智駕分别在2020年5月和2021年2月獲天使輪和Pre-A輪融資。
據中國水運網資料介紹,目前國内港口作業卡車司機成本占據整個港口運輸成本的50%以上。而港口卡車司機需要至少A2級以上駕駛證,合乎資質的司機少;同時港口24小時作業要求司機多班倒,易産生疲勞駕駛等現象,造成安全隐患。在這個背景下,全球範圍内港口自動化已經發展了40~50年,中國從2000年左右開始部署,但受限于傳統AGV相關配套設施造價高等因素影響,港口自動化程度仍有很大提升空間。
港口無人駕駛的需求一直都在,但要實作也存在很多技術難題。如港口的場景變化以小時計算,對特征的選擇、衆包更新的挑戰較大;港口需要7×24小時無間斷作業,對于白天/夜晚、陰/晴/雨/雪以及檢測準确率的要求非常高;半挂車的運動模型比乘用車複雜很多,加上線控響應周期長,顯著增加了控制難度。
斯年智駕采用雷射+相機+毫米波+超音波融合方案保證感覺備援,滿足港口各種工況的感覺;自研的層級式特征融合網絡保證障礙物100%召回,99.7%準确,在自研智能硬體上可達32fps的計算速度,提高系統穩定性;同時,多重融合定位及精确停位系統保證斯年智駕自動集卡±5cm定位精度和±2cm停位精度;獨創的雲控平台可支援路網和運輸裝置的智能排程,支援數百輛無人運輸車輛的實時仿真,并進行遠端監測和控制。
在港口賽道,主線科技、飛步科技等一些公司也在研發無人駕駛的解決方案。相較于其他供應商,斯年智駕的無人駕駛系統還能适配裝卸船、空箱場地等工況,支援輪胎吊、軌道吊和堆高機的協同作業,在多個有人無人混行的碼頭完成常态化無人水準運輸。2021年6月,斯年智駕與甯波大榭招商碼頭簽署了全球首個L4級别無人駕駛商業化營運付費協定;2021年8月,斯年智駕與唐山京唐碼頭簽署了L4級别無人駕駛商業化營運付費協定。率先獲得港口商業化營運訂單,也是斯年智駕差別于其他供應商之處。
斯年智駕常态化無人駕駛作業
斯年智駕CEO何貝告訴36氪,2022年上半年,斯年智駕預計還将拿下3~4個國内港口無人駕駛商業化營運訂單。除此之外,斯年智駕還在積極拓展國際市場。斯年智駕合夥人汪楚皓是現任留德校友聯合會執行主席,正在積極促成斯年智駕與德國漢堡港的合作。“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和新基建的号召,2022年我們将從海港擴充至江港、河港、陸港以及國外港口。這與我們産品高度的複制能力和擴充能力是分不開的。”斯年智駕預計在明年還将拓展泛港口無人運輸場景,将業務延伸到港口間倉倒倉短駁和港口外幹線物流。
目前,斯年智駕已部署近40輛車進入常态化無人營運,預計2022年逐漸撤下所有安全員,屆時無人駕駛将極大推進港口降本增效。在這個基礎上,斯年智駕未來将提供營運、銷售等多種商業模式,給客戶提供需要的業态服務。
團隊方面,斯年智駕目前共有100餘人,成員大多數曾在國内外知名無人駕駛公司擔任要職,核心團隊擁有5年以上的無人駕駛産品經驗,在批量化無人駕駛軟硬體系統搭建和商業化營運服務方面有豐富經驗。何貝告訴36氪,斯年智駕能夠吸引并留存人才的根本原因在于:公司戰略明确,商業落地速度快;研發能力強,培養體系能夠保證成員充分發揮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強,是一支能征善戰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