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處于和平的日子非常久了,離我們最近的一擦好難過戰争是1979年打的對越自衛反擊戰,當時我軍大獲全勝。全國上下歡欣鼓舞,可是卻很少有人知道這場戰争的後面蘊藏着激烈的博弈,而我們當時的形勢又是多麼處處危機。

先說越南這個國家,要知道當時越南一直以來都是中國南邊的一個小國家,雖然當時通過遊擊戰的方式打走了美國,可是這也是依靠于中蘇的援助才辦到的。若論經濟軍力什麼的他都比不過我們國家,可他為何有這樣的底氣來主動搞麻煩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在于蘇聯。越南的背後是有蘇聯的撐腰的,她在1978他加入蘇聯主導的經互會,而後又與蘇聯簽訂了蘇越軍事同盟。這些舉動成功的換來了蘇聯大批的援助,有了這個堅實的背景使得越南一時間底氣大增,開始對擴張活動蠢蠢欲動。
蘇聯也沒有辜負越南的信任,在越南人在南方挑起事端後,蘇聯便迅速在蒙古集結重兵,還搞了大規模的軍事演習,甚至還搞了一次大規模的空投演習。這一南一北形成呼應之勢,讓中國在戰略上非常地被動,究竟如何才能解決南北的夾擊威脅成為中國面臨的大問題。
在當時那個情況下我們國家也是必定要應戰的,這個作為區域大國,卻被越南人都快要欺負到頭上了,如果再不打就等于告訴其他國家:人人都可以來欺負你。于是一時間,我們陷入了兩難境地。
然而懂得曆史的都知道,從我們開戰,到最後我們取得了這場戰争的勝利這段時間内,北方邊境都沒曾有任何的動作。難不成是蘇聯人突然悔過自新,放棄了原本的計劃?
當然事情 并沒有那麼簡單,在蘇聯按兵不動的背後,充滿了鄧小平博弈的智慧!
首先,中國在開戰的時候就預先宣布,對越作戰是一場懲罰性質的作戰,是以中國軍隊不會長期進駐越南。
然後中國制定了快速決戰的政策。1979年2月23日,鄧小平會見歐共體輪值主席傑金斯和日本京都新聞社社長,說了一句話:戰争下周就會結束。鄧小平知道,如果再拖下去,蘇聯勢必會找到借口來幹涉,是以隻能速戰速決。
最後我國軍隊出色的完成了目标,在一周之後,我們就把諒山給拿下來了,這個成功奠定了勝利的基調。在這個時候,越南仔卻毫無辦法!原本說好的北方蘇聯軍隊卻無影無蹤,這都要打輸了,真的是回天無力了。
就這樣,鄧小平用了正确的政策,把蘇聯的出兵理由和動機給全部封死住了,可以說是非常智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