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照片:分揀茶葉的清朝婦女,被老漢推着走的兩位漂亮女子

老照片:分揀茶葉的清朝婦女,被老漢推着走的兩位漂亮女子

這張照片是1870年在福建地區拍攝的,坐在轎子上的那個外國人叫約翰·格尼·弗萊,他們身後的老洋房和腳下的花園都是約翰·格尼·弗萊出資建設的。

拿着鋤頭的男子是專門打理這座莊園的園丁,莊園内除草、修剪樹枝的工作都是他去完成的。

另外兩位男子是專門負責洋人出行的轎夫,這些人能在那個年代找到這樣一份體面的工作,也算是比較幸運的人了。

老照片:分揀茶葉的清朝婦女,被老漢推着走的兩位漂亮女子

這張照片是1869年在福建的一個農村地區拍攝的,一群當地的婦女正在分揀茶葉。

清朝時期福建地區的茶葉非常有名氣,特别是在外國人的眼裡名氣很大,1867年在法國巴黎舉辦的第二屆世博會上就出現了兩位來自福建的女子身影。

那兩位女子把東方的茶文化介紹給了世界人民,這也引起了全世界對于中國茶文化的關注。

從照片中可以看到這些婦女因為茶葉的暢銷,她們的生活條件也得到了提高,她們雖然也算不上什麼大富大貴,但是她們每個人都有一套幹淨漂亮的衣服,在那個年代能有這個條件,都已經是家庭條件很好的了。

老照片:分揀茶葉的清朝婦女,被老漢推着走的兩位漂亮女子

這張照片是1865年在福建地區拍攝的,一位老漢正用雙手扶着一輛車向前推,在他所推的車上還坐着兩位漂亮的女子。

從背景可以看到這是在一條鄉村小道上,後面還有一片樹林,坐在車上的兩位女子并沒有裹小腳,她們應該是兩位少數民族的姑娘。

當時因為交通工具和道路交通不友善,是以除了利用馬車和轎子出行外,再就是這種獨輪車了,而這種獨輪車又非常适合在偏僻的小路出行。

老照片:分揀茶葉的清朝婦女,被老漢推着走的兩位漂亮女子

這張照片是1907年在上海龍華塔前拍攝的,坐在雞公車上的兩個人是來自美國的攝影師。

那個男性美國人手中還拿着一束盛開不久的桃花,桃花在南方的開花時間一般在每年的四月左右,是以這張照片應該也是在春暖花開的四月拍攝的。

這兩個外國人應該是第一次到上海,他們對于上海的一切都還很新鮮,是以他們包了一輛雞公車推着他們在上海各處遊玩。

老照片:分揀茶葉的清朝婦女,被老漢推着走的兩位漂亮女子

這張照片是1907年在福建永春的一座醫院内拍攝的,坐在椅子上的男子是這個醫院的勞工。

這個男子的名字叫童佩,他旁邊的女子是他的妻子,站着的兩個人分别是他們的兒子與女兒,他們應該是當地的少數民族,因為看他們的打扮,他們的家境還算比較殷實。

如果是漢人家庭的話,有這麼好的家庭條件,女子應該是被要求要裹小腳的,再就是他們的兒子看起來比較精神,但是他其實是一位癫痫病患者。

老照片:分揀茶葉的清朝婦女,被老漢推着走的兩位漂亮女子

這張照片是1900年在福建街頭拍攝的,一位修傘的師傅正在街頭工作着。

雨傘這種工具看似普通,但是他也是我們古代人智慧的結晶,在春秋時期著名工匠大師魯班的妻子看見她的丈夫經常在雨中勞作。

于是她就發明出了可以在下雨的時候為她丈夫擋雨的雨傘,因為這種工具非常地實用,是以很快就在中華大地得到了推廣。

1747年的時候有一個英國人将中國的油紙傘帶了一把回英國後,歐洲地區的人民才學會使用雨傘這種工具。

因為在古代沒有像汽車這樣的交通工具,就是有也是少數人擁有的,是以那個時候修傘師傅是很吃香的一個職業。

老照片:分揀茶葉的清朝婦女,被老漢推着走的兩位漂亮女子

這張照片是在上海拍攝的,照片的拍攝時間是1932年,這些照相的士兵是志願軍裝甲連與英國士兵,其實他們都是英國人,隻不過有的是臨時組建的志願軍。

對于這些人的由來還得分别來說,那些英軍是中英鴉片戰争結束後,清政府在1842年與英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英國人也就是從那個時候在上海等地設立了英租界,那些英軍就是駐紮在英租界内的英國士兵。

英國的志願軍裝甲車是在中日爆發一二八事變後出現的,1932年1月28日的晚上,日軍向駐紮在上海的中國軍隊第十九路軍發動了攻擊。

當時中日在上海的戰鬥非常激烈,英國當局為了防止戰火燒到了租界内,是以就招募了大量的志願者組建軍隊。

這些英國士兵雖然裝備精良,但是他們并未介入中日之間的戰争,他們隻是在一旁隔岸觀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