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二戰的轉折,傷亡近200萬,被稱為殺人爐竈

第二次世界大戰,曆時整整六年。

起初,納粹德國一路慷慨高歌,勢不可擋,并占領了歐洲大部分國家。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二戰的轉折,傷亡近200萬,被稱為殺人爐竈

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撕毀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悍然入侵蘇聯,意圖拿下這塊有着冬将軍守門,曾斷送過歐洲偶像——法蘭西皇帝拿破侖軍事生涯的土地。

雖說,在進軍蘇聯這段時間裡,德國也在莫斯科和列甯格勒勒遭受到了重創。

但是,他們戰果頗豐,僅僅半年時間裡,便占領了蘇聯150多萬平方公裡的領土,控制了蘇聯近一半的人口以及大部分工業區。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二戰的轉折,傷亡近200萬,被稱為殺人爐竈

不過,德國人也不是一直勢不可擋,1942年夏季開始的斯大林格勒戰役成為了德國法西斯軍隊覆滅的起點。

到了1943年2月1日,德國人更是再也找不到往日的一往無前,納粹德國的陸軍參謀長蔡茨勒甚至說:

“這場戰役後,我們在整個東線的脊梁骨已被打斷。”

在這場持續了7個月的戰役中,是什麼讓德國人如此後怕,又是為何會成為整個二戰的轉折之戰。

01

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及仆從國發動“巴巴羅薩計劃”,入侵蘇聯,蘇德戰争爆發,德軍迅速地占領了蘇聯西部大片領土。同年9月30日,兵臨莫斯科。

過度消耗的德軍由于缺乏應付冬季的戰争裝備和穩定的供應線,并且由于一天夜間氣溫驟然下降,導緻德國的機械化部隊完全無法使用,使在莫斯科城下遭受了嚴重打擊,并在部分地區遭到反攻。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二戰的轉折,傷亡近200萬,被稱為殺人爐竈

莫斯科保衛戰

德國人此次戰役沒有拿下勝利,這并不意味着他們對蘇聯的進攻就此結束。

1942年初,蘇德雙方都得到了休息調整的時候,一場規模更大的戰役蓄勢待發。

鑒于在莫斯科戰役中,德軍中央集團軍損失慘重,繼續進攻莫斯科意圖又太過明顯,是以希特勒選擇了暫時暫時放棄蘇聯首都莫斯科,轉而進攻蘇聯的南部重地斯大林格勒。

斯大林格勒位于伏爾加河、頓河交彙處,航運便利,鐵路交通高度發達,城内工業化程度高。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二戰的轉折,傷亡近200萬,被稱為殺人爐竈

斯大林格勒

在地理位置上更是北上可至元首心心念念的莫斯科,南下能打糧食、石油、煤炭資源都極其豐富的高加索地區,更何況斯大林格勒還有極其特殊的政治意義。

作為一座以蘇聯主席命名的城市,它的歸屬将對蘇德兩方的士氣産生極大的影響。是以,希特勒幾乎發動了自己在東線的全部兵力,撲向了斯大林格勒。

1942年,德軍最高統帥部定下了代号為“藍色行動”的夏季南方作戰計劃。撤消了原南方集團軍群番号,新組建了A、B兩個集團軍群。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二戰的轉折,傷亡近200萬,被稱為殺人爐竈

A集團軍進攻頓河下遊城市羅斯托夫,B集團軍進攻頓河上遊城市沃羅涅日,兩軍将從南北兩方夾擊斯大林格勒,勢必要一舉拿下。

至于蘇聯方面,他們此時也制定出了對于德國人的作戰方案,但他們覺得,希特勒不會這麼容易放過莫斯科,于是選擇了以莫斯科為主,南部地區為次部署兵力。得到了休整,恢複了戰力的紅軍戰士們不甘心隻等候在城中防禦。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二戰的轉折,傷亡近200萬,被稱為殺人爐竈

鐵木辛哥

在鐵木辛哥元帥的帶領下,蘇聯紅軍西南方面軍、南方方面軍發動了對德國的反攻,希望能從他們的手中奪回烏克蘭第二大城市哈爾科夫,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前奏曲,哈爾科夫保衛戰正式打響。

02

1942年5月12日,蘇聯紅軍進軍哈爾科夫,起初,他們所向披靡。但是在5月23日,德軍援軍自蘇軍戰線上的兵力空隙處繞過,與城内守軍完成合圍之勢後,蘇軍的情況便急轉直下。

待到5月29日,蘇聯方宣布哈爾科夫戰役失敗時,他們已經損失了25萬兵力,其中還有兩位中将,一位上将。哈爾科夫的勝利,大漲了德國軍隊的士氣,他們在頓河上下遊的攻勢愈發勢不可擋。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二戰的轉折,傷亡近200萬,被稱為殺人爐竈

希特勒

看到自己的隊伍節節勝利,希特勒決定趁熱打鐵,準備将分散在頓河上下遊的兵力全部集中,攻打斯大林格勒。

1942年7月2日,即将攻入沃羅涅日的B集團軍,在希特勒的指令下直接南下進攻斯大林格勒。7月9日,A集團軍也加強了自己在頓河下遊的攻勢。

蘇聯在這火燒眉毛的時候,才徹底看清了德軍的意圖。在原有的西南方面軍基礎上,組建了斯大林格勒方面軍,他們要像捍衛列兵格勒一樣,捍衛斯大林格勒。

1942年7月17日,德軍大軍壓境,前往斯大林格勒,他們的裝甲部隊在蘇聯遼闊的平原上如魚得水,迎敵的蘇軍幾乎是一路逃回斯大林格勒城内。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二戰的轉折,傷亡近200萬,被稱為殺人爐竈

斯大林

看到自己的隊伍潰不成軍,斯大林怒火中燒,他将作出了錯誤決定的鐵木辛哥元帥撤職,并且頒發了227号指令,稱凡是不服從指令而離開戰鬥崗位的,或者是撤退的軍人都将被嚴懲。

同時,他還嚴厲地要求蘇聯紅軍部隊絕對不許後退一步。然而,法令能影響的隻不過是士兵,局勢仍舊在向對蘇聯不利的方面傾斜。

7月28日,羅斯托夫淪陷。8月19日,進攻斯大林格勒的主力部隊,德軍B集團軍第六集團軍兵臨斯大林格勒城下。22日,德軍強渡頓河。次日,兩軍的交戰前線被推至斯大林格勒北郊。

9月的5日、6日、10日,德軍連續三次擊退了蘇軍準備倉促的反擊,蘇軍不得不繼續後退。到了12日,蘇軍已經全線退至斯大林格勒城區内。

同日,希特勒飛往東部前線,向第六集團軍下達了次日攻城的指令。13日,德軍開始攻城。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二戰的轉折,傷亡近200萬,被稱為殺人爐竈

在正式進入斯大林格勒城之前,第六集團軍司令保盧斯先讓德軍空軍表演了一番,接連不斷的空襲,将斯大林格勒炸成一片廢墟。蘇軍在伏爾加河水路上的援軍,也被他們死死地鉗住。

此時,德國人覺得,他們離拿下斯大林格勒隻有一步之遙,然而,就是這小小的一步,耗盡了德國人的所有,讓他們流幹了血。

德軍一進到斯大林格勒就感覺到了異樣,因為他們路過的廢墟開始說起了俄語,放起了冷槍。他們天真地認為,自己的飛機大炮會吓倒蘇聯人。

實際上那些斷壁殘垣反而成為了蘇聯紅軍最好的掩體,他們将要戰鬥到這個城市最後一條街巷淪陷,最後一位守城士兵陣亡之時。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二戰的轉折,傷亡近200萬,被稱為殺人爐竈

用第六集團軍中的一位軍官漢斯德爾的話來說:

“斯大林格勒是一場敵我雙方,為争奪每一座房屋、工廠中的房間、水塔、鐵路路基,甚至為争奪一堵牆、一個地下室和每一堆瓦礫都展開了激烈戰鬥的戰役。”

德國人引以為傲的裝甲部隊,在城市狹窄的道路上毫無用武之地。與蘇軍短兵相接,即便是他們占據了裝備上的上風,也難以和熟知地形、神出鬼沒的蘇軍互相抗衡。

雙方戰況極其焦灼,每一條街道、每間工廠乃至每棟樓的每一間房,都有槍聲,都有戰鬥。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二戰的轉折,傷亡近200萬,被稱為殺人爐竈

攻入城中的德軍死亡無數,蘇聯紅軍也是屍橫遍野,曾經是斯大林格勒城内工業之星的捷爾任斯基拖拉機廠,此時成為了兵工廠,靠着少的可憐的配給食物,勞工們做到了每天生産個12小時,将無數的機槍、炮彈、坦克送上了前線,有時甚至顧不上塗裝。

見到蘇聯人民如此完全,嗜血成性的納粹分子惱羞成怒,他們調來了更多的重型武器,叫嚣着要把斯大林格勒從地圖上抹去,城中的紅軍防禦部隊仍然利用廢墟進行戰鬥。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二戰的轉折,傷亡近200萬,被稱為殺人爐竈

兵臨城下劇照

此外,蘇聯的狙擊手非常成功地利用廢墟作為掩體,給德軍造成了極大的傷亡。

最為成功的一名狙擊手Zikan到1942年11月20日為止已經擊斃了224個敵人,而其也是以成為日後好萊塢電影《兵臨城下》中的主人翁瓦西裡·紮伊采夫的原型。

這場戰鬥進行到現在為止,政治意義早已超越了戰略意義,無論是斯大林還是希特勒,都一再強調此次戰役必須勝利,雙方傾盡了所有,斯大林格勒俨然成為了一個絞肉機,士兵的存活時間都以小時為機關計算。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二戰的轉折,傷亡近200萬,被稱為殺人爐竈

在三個月的血腥巷戰後,斯大林格勒成為了屍山血海,德國人雖然成功的占據了斯大林格勒幾乎80%的土地,但是他們感受不到快要勝利的喜悅,隻有和天氣一般的惡寒。

03

蘇聯人不計後果的頑強抗争并不是魯莽或者固執,他們需要在城内拖延時間,讓朱可夫将軍在城外集結兵力,然後從敵軍虛弱的外圍突破,将這支第六集團軍包圍在斯大林格勒城内,像獵殺獵物一樣,将他們全部殲滅。

1942年11月19日,蘇聯紅軍開始實施天王星行動。瓦圖京的西南方面軍和羅科索夫斯基的頓河的方面軍在紛飛的大雪中發起了反攻,負責防衛德軍第6集團軍側翼安全的羅馬尼亞第3集團軍,由于在數量上處于絕對劣勢并且缺乏精良裝備,僅僅在戰鬥發起一天之内羅馬利亞第3集團軍的陣地被蘇聯紅軍突破。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二戰的轉折,傷亡近200萬,被稱為殺人爐竈

1942年11月30日,蘇聯紅軍3個方面軍将德第6集團軍的5個軍22個師,羅馬尼亞和意大利部隊以及部分克羅地亞軍隊共約27萬人合圍在斯大林格勒1500平方公裡的地域内,第6集團軍隻有約5萬人的部隊被分割在包圍圈之外。

看到自己的第六集團軍成為了甕中之鼈,希特勒趕忙派出一個手下一員猛将曼施坦因将軍前去支援。

但是人數占絕對性優勢的蘇聯紅軍,早就把斯大林格勒圍成了銅牆鐵壁,除非第六集團軍也動身突圍,否則即便是曼施坦因将軍也無計可施。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二戰的轉折,傷亡近200萬,被稱為殺人爐竈

曼施坦因

可惜,第六集團軍的司令保盧斯是個膽小鬼,他不敢違抗希特勒的指令,也沒有膽量與蘇聯紅軍繼續戰鬥。

1943年1月,蘇聯将駐守羅斯托夫的德軍,攆到了斯大林格勒250公裡以外,斷絕了第六集團軍最後一個支援的可能。

1月22日,蘇軍占領了故們拉克機場,失去了空軍的第六集團軍徹徹底底地成為了孤軍,保盧斯屢次請求投降,都被希特勒拒絕。

1月30日,希特勒甚至授予了他德國陸軍元帥的節杖,并且告訴他,德國曆史上還沒有投降的元帥,逼迫他抗争到底。但是,軍令還是比不上人性。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二戰的轉折,傷亡近200萬,被稱為殺人爐竈

保盧斯

1月31日,在蘇軍攻占了德軍司令部後,保盧斯率衆投降。次日,他向柏林發出了最後一封以第六集團軍名義發送的電報,至此,斯大林格勒戰役塵埃落定。

一位親曆這場戰役的德國軍官說:“斯大林格勒不再是一座城市,而是一個殺人爐竈……這裡的街道不再是用米來計算,而是用屍體來計算。”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二戰的轉折,傷亡近200萬,被稱為殺人爐竈

戰争是殘酷的,幾乎是一場用鮮血堆積出來的勝利。雖然斯大林格勒戰役的結果是好的,但它的過程鮮血淋漓得可怕。

斯大林格勒戰役結果取得勝利的雖是蘇聯紅軍,但蘇聯的損失卻仍要高于德軍。失去了主動權的德國軍,在後來的戰役中一步步走向毀滅,為了守護家園的蘇聯人民也被永遠載入了史冊,這座城市仍被稱為英雄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