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笠,是民國時期的一位風雲人物,極具傳奇色彩,其長期從事特工與間諜工作,是軍統的領軍人物,後來雖然因為飛機失事而早逝,但其身前之事仍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戴笠的一生,與軍統緊密相連,他因為軍統而聲名顯赫,而軍統在他的帶領下也成為當時中國最大的特務、情報機構,可以說是互相成就。但是,戴笠雖然是軍統實際上的上司者,但卻不是軍統局内官位最高的人,因為他隻是軍統局副局長。

1938年春,日軍在抗戰中攻勢淩猛,咄咄逼人,國難當頭,蔣介石了防止日諜漢奸活動,提高工作效率,增強抗戰力量,決定把原有的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改組,擴大成為3個公開的特務組織,以阻擊日諜漢奸。這3個公開的特務組織,一個是中統、一個叫作特檢處(主管郵電檢查),還有一個就是軍統。
軍統成立之後,戴笠任副局長,而正局長則是陳立夫。那麼,戴笠作為蔣介石眼前的紅人,極為擅長從事特工與間諜工作,蔣為何隻是讓他擔任副局長一職,受制于人呢?
按理說,憑戴笠的能力,授他局長一職也是理所應當,但是蔣介石考慮到戴在國民黨内的資曆太淺,在黃埔學生中的級别也低(第六期),讓他任局長,怕不能服衆,故讓他任副局長一職,而正局長由資曆很高的陳立夫擔任。
戴笠雖然擔任的是副職,卻憑借自身出色的能力和蔣介石的信任,長期處于軍統一把手的地位。而陳立夫的軍統正局長則隻是一個擺設,陳立夫本人也是個聰明人,他與蔣介石相交甚久,深知蔣的用意。除了每年的四一大會上鼓舞鼓舞士氣之外,他從不插手軍統局的事務。是以,當戴笠因為軍統成為民國風雲人物之時,人們卻很少知道軍統局還有陳立夫這樣一個正局長。
本文标題的意思,不是說陳立夫本人鮮為人知,而是說陳立夫擔任過軍統局局長這件事鮮為人知。事實上,陳立夫是20世紀上半葉控制中國政、經濟命脈的四個家族中的陳氏家族的代表者,他在國民黨黨内的地位很高,曾曆任蔣介石機要秘書、國民黨秘書長、教育部長等重要職務,在戰亂期間對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卓著的貢獻。
而擔任過軍統局局長,在軍統局職位比戴笠高的陳立夫,結局比戴笠好很多。他晚年竭力推動海峽兩岸的交流,提出“中國文化統一論”,在在兩岸都得到積極回應。2001年,陳立夫在台中去世,享年10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