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女子嫁給鄰居,媽媽經常隔牆“投喂”,過來人:聰明的女兒不遠嫁

本文由團子媽育兒原創,歡迎個人評論、分享

兒女越出息,與父母的距離越遠,這是一種無可奈何的情況。不過部分兒女是因為事業走南闖北離父母遠,女孩則大多數是因為“遠嫁”。

組建新家庭本就不容易,而這些年來遠嫁不幸福的例子也比比皆是,許多家長甯願女兒晚一些結婚,也不想讓她嫁到另一個城市,孩子過得不好自己也操心。不過最近走紅的一對母女,沒有這些煩惱。

女子嫁給鄰居,媽媽經常隔牆“投喂”

許多父母不求女兒一定嫁給大富大貴的人家,更希望男方是知根知底的人家,這名女子就做到了。

女子嫁給鄰居,媽媽經常隔牆“投喂”,過來人:聰明的女兒不遠嫁

女子嫁到僅有一牆之隔的鄰居家,婚後的生活被幸福包圍着,既有丈夫和婆家的關心,還能随時得到媽媽的寵愛。

畫面中是農村的平房,兩戶人家之間有一道紅磚牆,這堵牆不高不矮,隔開了空間但沒有隔開愛,媽媽伸出手就能給女兒“投食”。

有時是簡單的水果,擔心女兒不好好吃飯會送過來熱乎乎的包子;洗漱偶遇了,會給女兒盛過來一杯水;隔着牆聽到女兒打噴嚏,沖好感冒藥就能直接送到女兒手中。

女子嫁給鄰居,媽媽經常隔牆“投喂”,過來人:聰明的女兒不遠嫁

這樣的關心不是一天兩天,而是一年、兩年,平時有許多這種畫面,隻是女子沒有全部記錄下來而已,看過之後真的很羨慕。

網友紛紛感歎:“把牆打通吧,這樣豈不更友善”,這或許是距離最近的娘家了吧,我也要看看鄰居家有沒有好孩子,提前幫女兒選一選。

聰明的女兒不遠嫁?這句話有一定道理

都說結婚不要嫁太遠,但像女子嫁得這樣近也是少數。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女子能嫁到鄰居家不僅她和丈夫有着青梅竹馬的感情,雙方父母這麼多年來相處想必也很好,是真正的“知根知底”。

女子嫁給鄰居,媽媽經常隔牆“投喂”,過來人:聰明的女兒不遠嫁

聰明的女兒不遠嫁這句話,團子媽曾經從一位寶媽小荷口中聽到過。她的女兒和小糖果坐一輛校車,我們經常在一起聊天。

她家條件并不是很好,畢業之後就留在學校的城市打拼,工作過程中遇到現在這位優秀的丈夫。一開始她和家人都很開心,但随着結婚後在另一個城市定居,她也體會到了遠嫁的委屈。

女子嫁給鄰居,媽媽經常隔牆“投喂”,過來人:聰明的女兒不遠嫁

雖闖蕩多年,但沒幾個特别知心的朋友,平時的日子有些無聊。自己的小家很幸福,但短一些的節假日來不及往返老家,隻能和父母打電話發視訊訴說想念。丈夫對她還算不錯,但擋不住她對父母的想念。

在婆婆眼中她一個人在外不容易,鄰裡鄰居也都稱她是“外地媳婦兒”,這一切讓她始終沒有歸屬感。小荷不止一次說過,如果有重新選擇的機會,我一定不會遠嫁。

為何說聰明的女兒不遠嫁?其中的酸楚過來人懂

兒行千裡母擔憂,但女孩不選擇遠嫁,不僅僅是為了減少娘家人的牽絆,也是讓自己更有歸屬感。

女子嫁給鄰居,媽媽經常隔牆“投喂”,過來人:聰明的女兒不遠嫁

時間看似過得慢,但仔細算下來,遠嫁後若每年隻和父母在過年時見上一面,那麼未來的幾十年裡也不過是幾十面而已,有些遺憾是很難在過後彌補的。

父母年歲漸長,若女兒嫁得太遠,有開心的事情不能及時回來團聚,父母生病、遇到麻煩不能快速趕到身邊,那種無力感隻有經曆過的人才懂。

女子嫁給鄰居,媽媽經常隔牆“投喂”,過來人:聰明的女兒不遠嫁

當然,父母并不會阻攔兒女走得太遠,遠嫁也不是衡量幸福的唯一标準,如何平衡還是要靠一家人的努力。

團子媽心裡話:

如果像前面那名女子嫁得很近,那麼互相也需要注意交往的尺度,有時候過多幹涉反而會帶來沖突。若真的遇到真愛要遠嫁,那麼男方也要體諒妻子。定期陪妻子回娘家,或偶爾将妻子的父母接來旅遊一圈。

遠嫁在外的女性要看穿父母報喜不報憂的舉動,多給父母打電話問候,不讓父母操心。

【今日話題】大家身邊嫁得最近的女生,離娘家多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