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虛僞,但起碼做了;透過現象看本質,這裡是缺舟也渡人”
此前,有一段畫面在網絡上走紅。
一名女孩手拿着手機。

然後對着了放在爸爸放在洗腳盆裡的腳。
父親可能剛要很感動,覺得女兒很懂事。
知道給自己洗腳了。
沒想到就真的是一秒鐘感動。
還沒來得及在言語和行為上做出表示。
女兒就直接扭頭走了。
留給爸爸的隻是一個背影。
原來這是女兒需要完成作業才這麼做的。
ps:有些網友真的是鬼才,說女孩是去洗手了~
缺舟:
很多人覺得這樣的做法比較虛僞。
誠然,也确實如此。
但是我覺得這樣的“虛僞”還應該持續。
理由有二。
第一,萬事開頭難。
很多東西都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說一千遍我愛你,說一萬遍我在。
不如真正的陪伴一次。
而說得再多“爸爸媽媽”我愛你。
不如真正地落實到行動上。
看似孩子做得敷衍。
但起碼她做了。
有心比什麼都重要。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以前沒有養成的習慣。
沒有明白的道理,往往是在一次次的嘗試之後。
在能夠不斷适應和獲得那種正能量的情感。
不能一味看到這個事情的敷衍行為。
也要看到積極的方面。
感恩教育是需要長久落實下去的。
第二,愛的羞澀表達。
為什麼我說要鼓勵這種給爸爸媽媽洗腳的行為呢?
是因為每個人的性格和情緒釋放不同。
有些人就非常的内斂。
加上父母在家也是一種很權威的樣子。
孩子其實是想要表達自己的愛。
但是不知道該如何表達,或者說是不敢表達。
而這種作業布置的形式,就是一種很好的強制措施。
讓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系貼近。
是一種任務的完成。
粘合雙方之間的陪伴關系。
哪怕是敷衍,畢竟是筋骨血脈相連。
都會有一絲微微的觸動。
孩子别覺得這是一件不耐煩的事情。
你要知道你的成長,父母為你洗了多少次?
而父母也别覺得這能累着孩子。
你為他們付出那麼多,你享受起來就應該心安理得。
如果連這種舉手之勞的事情都不想做到。
你還指望,他能夠多愛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