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陳逸飛紀念音樂會在滬舉行,弟弟陳逸鳴:如果他活着,過去15年會做些什麼?

“我時常在想,如果陳逸飛還活着,過去15年他會做些什麼?”陳逸飛的弟弟、畫家陳逸鳴說。

今年是畫家陳逸飛去世15周年。11月29日晚,指揮家餘隆執棒上海交響樂團和蘭州音樂廳合唱團,攜手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女高音歌唱家黃英演繹加布裡埃利·福雷的《d小調安魂曲》。舞台上,鮮花環繞着一張陳逸飛肖像,側着臉,微笑着。

陳逸飛紀念音樂會在滬舉行,弟弟陳逸鳴:如果他活着,過去15年會做些什麼?

陳逸飛

為什麼用一場音樂會紀念一個畫家?

陳逸飛紀念音樂會在滬舉行,弟弟陳逸鳴:如果他活着,過去15年會做些什麼?

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

陳逸飛紀念音樂會在滬舉行,弟弟陳逸鳴:如果他活着,過去15年會做些什麼?

女高音歌唱家黃英

陳逸鳴還記得,哥哥去世五周年時,上海美術館曾舉辦《陳逸飛藝術展》,從各地借來陳逸飛58件油畫作品,是自他去世後舉辦過的規模最大、畫作最全的展覽。展覽上還循環播放陳逸飛拍攝的《海上舊夢》《人約黃昏》《逃亡上海》《理發師》四部影片片段。

自此之後,已有十年沒有大規模的陳逸飛畫展。“現在他的畫價格實在太高,藏家們都很愛惜,就算我們願意買保險,要借來這些畫也十分不易。”

今年因為疫情,原定在4月9日陳逸飛忌日舉行的線下活動,隻能改到線上。這場音樂會,在陳逸鳴看來,是遲來的紀念,卻用了一種恰到好處的方式。

“陳逸飛非常喜歡音樂,他以前常和好友到上海音樂學院附近的弄堂裡買唱片。他有很多音樂家朋友,音樂也深刻地影響着他的創作。他的畫作和電影,都充滿了樂感。”陳逸鳴說。

陳逸飛紀念音樂會在滬舉行,弟弟陳逸鳴:如果他活着,過去15年會做些什麼?
陳逸飛紀念音樂會在滬舉行,弟弟陳逸鳴:如果他活着,過去15年會做些什麼?

陳逸飛“音樂家系列”

上世紀80年代旅居美國後,陳逸飛曾創作著名的“音樂家系列”油畫。包括《長笛手》《四重奏》《豎琴師》等。畫中大都是美麗的西方女性,或手持樂器,或正在演奏。他用寫實主義的技法描摹人物與樂器,背景大膽運用黑色,給人無窮想象。

指揮家餘隆曾邀請陳逸飛在北京聽音樂會。音樂會結束,陳逸飛和馬友友、餘隆有過一次長談。“我們三個人一起聊藝術、聊生活,非常盡興。”餘隆兒時曾有成為畫家的夢想,陳逸飛去世半年前,他們曾同乘一班飛機,陳逸飛還曾邀請餘隆一起享受繪畫的樂趣。

陳逸飛紀念音樂會在滬舉行,弟弟陳逸鳴:如果他活着,過去15年會做些什麼?

陳逸飛《黃河頌》

陳逸飛紀念音樂會在滬舉行,弟弟陳逸鳴:如果他活着,過去15年會做些什麼?

陳逸飛《玉堂春暖》

畫家周春芽、丁乙等也來到了音樂會現場。上世紀70年代,陳逸飛先後創作油畫《黃河頌》《占領總統府》《踱步》等作品。丁乙學生時代,陳逸飛的畫作就被印成招貼畫,貼在學校的畫室,成為年輕一代學習的榜樣。

旅美期間,陳逸飛《浔陽遺韻》《罂粟花》《夜宴》等作品誕生,還在華盛頓科克倫博物館及威尼斯雙年展舉行個展,逐漸在世界畫壇赢得聲譽。回國後,他更突破油畫家的身份,拍攝電影、創辦時尚雜志。

“陳逸飛是一個藝術家、社會活動家,是‘大美術’理念的推動者和踐行者,是一個與時俱進的人。我相信,他對整個藝術世界的影響不會因他的離開而消失。他的作品至今感動着很多人,這也是為什麼今天會有那麼多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人聚集在音樂廳。”丁乙說。

在陳逸飛的墓志銘上,曾有這樣一行字:“他曾經用中國的美麗感動過世界”。這句話出自陳逸飛的好友、作家餘秋雨。這場紀念音樂會開始前,餘秋雨站上舞台說了一段話。“我們應該為這座城市感到驕傲。我們要為我們對美的記憶感到驕傲,為我們願意來參加以美紀念美的儀式感到驕傲。”

如果陳逸飛還活着,過去15年他會做些什麼呢?

陳逸鳴說:“上世紀90年代初,陳逸飛就提出‘大美術’概念,搞服裝、辦雜志、拍電影,有人批評他‘不務正業’。而如今,藝術圈大家都在玩跨界,已經成為一種藝術潮流。”陳逸鳴相信,如果哥哥沒有過早離世,一定花更多時間繼續實踐,繼續颠覆。

當加布裡埃利·福雷的《d小調安魂曲》演完,站在指揮台上的餘隆并沒有作出往常樂曲完結的手勢,而是雙手合十,靜靜伫立。

陳逸飛紀念音樂會在滬舉行,弟弟陳逸鳴:如果他活着,過去15年會做些什麼?

陳逸飛紀念音樂會

“希望在天堂的逸飛先生,能聽見今晚的音樂。”餘隆說,“藝術是我們所有人的精神家園。”

欄目主編:施晨露 文字編輯:張熠 圖檔編輯:朱瓅

來源:作者:吳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