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疆女孩申城奪冠!潔白的雪道上,流傳着她“滑雪吧!爸爸”的故事

采訪的螢幕上,年輕的女孩笑得陽光燦爛,“在江邊滑,心情很好。滑起來感覺很不錯,最後完成得也不錯,讓我取得了好成績。”維吾爾族少女迪妮格爾·衣拉木江,在城市越野滑雪巡回賽上海站的比賽上,連續兩天接連拿下兩個冠軍。

新疆女孩申城奪冠!潔白的雪道上,流傳着她“滑雪吧!爸爸”的故事

她的身後不遠處,有一位中年男子正看着她微笑。這是她的教練也是父親衣拉木江·木拉吉,仿佛電影情節一般,演繹真實版“滑雪吧!爸爸”衣拉木江父女的故事正在這片潔白雪道上流傳……

新疆女孩申城奪冠!潔白的雪道上,流傳着她“滑雪吧!爸爸”的故事

父女倆的滑雪夢

新疆女孩申城奪冠!潔白的雪道上,流傳着她“滑雪吧!爸爸”的故事

首次舉辦城市越野滑雪賽,申城的第一場雪“落”在了黃浦江畔。滔滔江水邊,潔白雪道上,一抹亮眼的紅黃相間格外顯眼。猶如輕盈的燕子在雪上掠過,綁着白色頭帶、戴着護目鏡的迪妮格爾一路領先,舒展優雅地滑行在雪道上,刻下一條長長的軌迹。軌迹綿延起伏,恰如父女倆這幾年的滑雪生涯。

新疆女孩申城奪冠!潔白的雪道上,流傳着她“滑雪吧!爸爸”的故事

“我來自美麗的雪都新疆阿勒泰,那裡是人類滑雪起源地。我非常喜歡雪!”每次參賽,迪妮格爾總會如此和别人介紹。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蒙古國三國接壤,一些學者考證阿勒泰市附近山區岩畫發現,1萬多年前,阿爾泰山先民或已借助毛皮滑雪闆出行、狩獵。20世紀80年代,阿勒泰地區曾為國家輸送過多名優秀的高山滑雪、越野滑雪運動員。迪妮格爾的父親衣拉木江就是那時與滑雪結緣的。先練滑冰然後滑雪,1988年,衣拉木江第一次踏上細長的越野滑雪闆。

新疆女孩申城奪冠!潔白的雪道上,流傳着她“滑雪吧!爸爸”的故事

對這項在山丘雪原滑行的運動,衣拉木江很快展露出天賦。1993年,他在長白山舉辦的一項全國性越野滑雪比賽中斬獲季軍。然而,1994年阿勒泰滑雪隊解散了,剛剛嶄露頭角的衣拉木江被迫退役。坐進了辦公室,他把雪闆像古董般收藏起來。

2009年,阿勒泰市大力推進中國小生滑雪課的培育和普及,衣拉木江受命執教一支20名青少年組成的越野滑雪隊伍。女兒迪妮格爾便是其中之一。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衣拉木江的滑雪夢在女兒身上得到了延續——“努力吧,孩子”是衣拉木江對女兒說的最多的話。

新疆女孩申城奪冠!潔白的雪道上,流傳着她“滑雪吧!爸爸”的故事

山谷中的“壓雪機”

新疆女孩申城奪冠!潔白的雪道上,流傳着她“滑雪吧!爸爸”的故事

訓練場在城郊荒無人煙的山間,衣拉木江開着一輛小排量轎車,來來回回三四趟,才能把所有隊員拉進山裡。練習越野滑雪的場地有特殊要求:每次滑行之前,必須要壓雪,雪道還要有溝槽供雪闆通過。衣拉木江和孩子們踏上雪闆,排成一列橫隊,像壓雪機一樣在布滿積雪的山谷橫向移動、一步一挪,借助自身重力,壓出一條3公裡長的練習雪道。

新疆女孩申城奪冠!潔白的雪道上,流傳着她“滑雪吧!爸爸”的故事

壓雪完成後,他們再組成一列縱隊,所有人都把腳上的雪闆高高擡起,重重落下,一個挨一個地向前行進,等從雪道一端移動到另一端,兩條溝槽就形成了。雪大的時候,足有1米多深,壓雪就需要七八個小時。經過一夜低溫,雪道硬化,第二天才可以練習。

在山谷中壓出了一條條雪道,迪妮格爾心中也埋下了冰雪的種子。她在接受采訪時動情感慨,“那是我最早接觸到的越野滑雪比賽中的傳統技術規則。”那是父親培養出了女兒對滑雪的熱情。

新疆女孩申城奪冠!潔白的雪道上,流傳着她“滑雪吧!爸爸”的故事

聯手出戰雪道上的“姐妹花”

新疆女孩申城奪冠!潔白的雪道上,流傳着她“滑雪吧!爸爸”的故事

幾乎所有的技術動作啟蒙都來自父親,關于童年的回憶,迪妮格爾想到最多的,就是“交替滑行”“雙杖推撐滑行”“無滑行階段的八字踏”步這樣的專業術語。

每次訓練或者比賽前,父親都會仔細地給迪妮格爾的滑雪闆上蠟,把靴尖塞進滑雪闆上的鐵夾,牢牢扣緊,看着女兒一個彈跳旋轉,下蹲後把雪仗拖在身後滑下坡,他總要叮囑迪妮格爾雙杖推撐滑行的要領:“下蹲轉彎時,注意角度!要穩!”

新疆女孩申城奪冠!潔白的雪道上,流傳着她“滑雪吧!爸爸”的故事

“她繼承了我的運動天賦。”在衣拉木江看來,天賦是一回事,科學嚴格的訓練必不可少。日常,父女交流最多的是滑雪技巧,反複看越野滑雪賽事的錄像。兩個滑雪闆保持與滑行方向平行,運用雙腿的前後擺動前進,這種看似簡單的動作,迪妮格爾練習了上千次。事實上,除了将女兒帶上國際賽場,這些年,衣拉木江為中國越野滑雪隊輸送了不少人才。最初組隊的20個滑雪零基礎的孩子中,8個最終成為職業運動員。

與迪妮格爾幾乎裝扮一樣,帶着些許異域風情的眉眼也十分相似,當迪妮格爾的隊友哈薩克族運動員巴亞尼·加林站到鏡頭前,人們幾乎會以為這是一對“雙生姐妹花”。在前天的個人賽中,練習滑雪才4年的巴亞尼取得了亞軍,僅次于隊友迪妮格爾。

新疆女孩申城奪冠!潔白的雪道上,流傳着她“滑雪吧!爸爸”的故事

很少有人知道,巴亞尼的滑雪之路,也是緣于衣拉木江。2017年5月,衣拉木江來到巴亞尼家鄉,到她所在的高中選材。正在備戰聯考的巴亞尼因為喜歡跑步,被體育老師推薦給了衣拉木江。經曆多輪層層選拔,最終留了下來,随即,她就跟随越野滑雪國家集訓隊到越野滑雪強國挪威,開始為期3年的外訓。

“滑雪給我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整個世界都不一樣了。”面對鏡頭,巴亞尼動情感慨,從小山村到國外集訓、比賽,滑雪讓巴亞尼的眼界變得格外寬廣。在挪威,她驚訝于越野滑雪的老少鹹宜——出門就能滑雪,一個業餘賽事,就有上萬人參加,上至七八十歲的老人,下到四五歲的孩子。輾轉在不同的國家之間,所見所聞讓巴亞尼對滑雪運動有了更深刻的領悟。

新疆女孩申城奪冠!潔白的雪道上,流傳着她“滑雪吧!爸爸”的故事

事實上,滑雪改變的,不僅僅是這兩位阿勒泰少女的人生。在她們的家鄉阿勒泰市,積極的變化也正在發生。随着當地雪場數量、規模明顯增加,設施、管理日益健全,全市中國小紛紛把冬季體育課開進了滑雪場。在阿勒泰市大街小巷的公交站點,都配有專門放置滑雪闆架子。相信未來,“滑雪吧,爸爸”的故事在那裡不斷上演。

場外音丨認真的雪

新疆女孩申城奪冠!潔白的雪道上,流傳着她“滑雪吧!爸爸”的故事
新疆女孩申城奪冠!潔白的雪道上,流傳着她“滑雪吧!爸爸”的故事

一輪明月高懸,燈光璀璨的濱江步道上,是一條猶如銀絲織造的冰雪玉帶。眼前的一切,如夢似幻,仿若仙境。随隊征戰各地,越野滑雪國家集訓隊領隊張蓓也不禁感歎:“欣賞着黃浦江邊的風景和正在行駛的遊輪,感覺就像夢境一般。”

為何要在上海舉辦滑雪賽?

一方面是看中上海無與倫比的國際影響和推廣力。創辦于20世紀90年代的城市越野滑雪賽,初衷正是通過與世界各地城市地标的融合,更好地推廣和普及滑雪運動。曾在鳥巢邊、奧斯陸街道上舉辦的比賽,被搬到了黃浦江畔,對本次賽事寄予厚望的國際雪聯主席約翰·埃利亞施評價道:“這是我們首次将這個級别的賽事放在如此低緯度的城市,這是一個創舉。”

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中國選手能适應更多類型的場地,為即将到來的冬奧賽事做心理和身體上的充分準備。男子冠軍選手王強賽後感慨:“和山林野地比賽不同,在城市的越野滑雪比賽,主要是以平地為主,雪質較軟,更考驗選手的綜合能力。”張蓓更是直言:“在上海參加比賽,讓備戰北京冬奧會的運動員和從業人員感到非常的幸福和興奮,起到很好的激勵作用,身心得到了很好的調整。”

上海的冬天,缺冰少雪。但借助科技的力量,上海卻在近年來成為中國冰雪之師的常來之處。對上海更熟悉的是中國短道速滑隊。索契和平昌兩屆冬奧會,上海都是這支王者之師的最後一站。從黃浦江畔啟程,他們開啟為國争金奪銀的征程。中國滑冰協會主席李琰就曾感慨,“在自己沒有隊伍、沒有選手參賽的情況下,上海就如此全力支援中國短道速滑隊,這份情我們始終不會忘。”

認真的雪、熟悉的冰,形成獨特的海派冰雪文化。基礎建設和國際賽事比翼齊飛,成為南方冰雪之都,這是上海的冰雪雄心。

新疆女孩申城奪冠!潔白的雪道上,流傳着她“滑雪吧!爸爸”的故事

文:厲苒苒

圖:李銘珅,新華社記者 張曉龍、鞠煥宗,網絡圖

來源:新民體育

領取上海體育消費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