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炊煙 8000 年——從火塘到火竈

炊煙 8000 年——從火塘到火竈

《說文》中說:“火,南方之行也。炎而上,象形。”那炎炎的火苗向上躍動着,勃發着曆史不屈的生機,一躍萬年。使用并控制火 , 是人類進化過程中成為優勢物種的重要技術。

篝火——火的原初使用

人類自發現火的利用價值以後,不僅學會了用火,更學會了造火,會用鑽木等原始方法得到人工火。在我國舊石器時代早期的一些遺址發現過一些灰燼堆積,但這些灰燼不屬于原生堆積同時又被搬運擾動過,是以許多考古學家都不認為這些灰燼可以作為當時人類用火的可靠證據。在距今 170 萬年以前的元謀人遺址,盡管多次考察和發掘中都見到了與元謀人化石同時代的大量炭屑和一些燒骨遺存,不過這個地點并非是當時人類的聚集地,是以不能認作是火堆原處的灰燼,也就不能确證是人工用火的遺迹。距今 75~80 萬年間的藍田人遺址,也有幾處小範圍的零散分布的粉末狀炭粒,可能經流水自别處搬運而來,也不是原生用火地點的篝火堆積。

距今約 70 萬年的北京猿人遺址發現了堆積很厚的灰燼層,灰燼中夾雜着一些燒裂的石塊和燒焦的獸骨,還有燒過的樸樹籽,這些是确鑿的人工用火遺址。四川漢源舊石器晚期富林人的石器制作場,遺留了一些木炭、灰燼、燒骨和大量的樹葉印痕。研究者認為是富林人制作石器時點燃的簧火的遺迹。此時的篝火堆可用作處理石料、驅逐野獸、取暖避寒以及烹調食物。初期的烹饪尚無陶器,多采用直接借助篝火燒烤的方式得到熟食。

火塘——生活與信仰

炊煙 8000 年——從火塘到火竈
炊煙 8000 年——從火塘到火竈

秦統一以後,秦國故地流行以陶竈作主要随葬品的做法,其他地區也陸續開始仿效這個傳統。富貴者死後一般都要用陶竈随葬,為的是保障他們在冥間仍然能享受到美味佳肴。楚國故地的江漢地區,是繼秦人之後較早開始用陶竈随葬的地區,如江陵和雲夢發掘的西漢早期墓葬中,就能見到有很标準的陶竈。秦人的火竈樣式,根據陝西鳳翔的發現看,整體呈前方後圓樣式,前有火門,後有煙囪,竈面有 3 個火眼,這已是相當标準的火竈了。

西漢早期的陶竈,竈面有一種為曲尺形,後面常有一擋闆,可能表示火竈是倚牆而立,湖北江陵和宜昌都見到過這種樣式的陶竈。這類火竈一般不見有煙囪,火眼大多隻有兩個。

炊煙 8000 年——從火塘到火竈

從西漢中期開始,陶竈的式樣變化較多,以長方形的為主,比較明顯的變化是 : 煙囪顯著加長增高,無煙囪的極少;火門上方開始見到高出竈面的擋火牆,隻是比較低矮;少數竈面上見到食物堆塑與刻劃,生活情趣比較濃厚。這時期的火竈以雙火眼為多見,炊具為一釜一甑。也有一定數量的單火眼竈,較少見到多火眼竈。江西南昌東郊出土過一件 4 火眼的排竈模型,各有一個火門 ,共用一個煙囪。河南洛陽金谷園發現過1 件陶廚房模型,廚房中置有一件雙眼火竈,是西漢時代烹饪場所的一個縮影。

炊煙 8000 年——從火塘到火竈

《史記 · 武帝本紀》載 :“少君言于上曰 :‘祠竈則緻物 , 緻物而丹沙可化為黃金 , 黃金成以為飲食器則益壽 ,益壽而海中蓬萊仙者皆可見 , 見之以封禅則不死 , 黃帝是也。’于是天子始親祠竈。”漢武帝的這一舉措同西漢中期以後墓葬中普遍出現陶竈這一現象 , 有着内在的因果聯系。天子祭竈為長生,庶民為求富。西漢中期以後,使用陶竈随葬的現象已十分普遍,黃河中下遊地區和兩湖兩廣地區、長江下遊地區和四川一帶,都出土了不少陶竈。但是見于文獻的第一位竈神是炎帝。《左傳·昭公十七年》“炎帝氏以火紀 , 故為火師火名。“《淮南·汜論篇》又說 :“炎帝作火 , 死而為竈。”

炊煙 8000 年——從火塘到火竈

自東漢開始,随葬陶竈的地域有更大擴充,從一個側面反映火竈使用的範圍有越來越大的趨勢。經魏晉、南北朝至隋唐時代,陶竈 ( 新見的還有瓷竈和銅竈等 ) 仍然是一些較大規模墓葬的必備随葬品。宋元時代,還能見到随葬竈的例證,隻是遠不如過去那麼普遍了。在北京南郊發掘的一座大型遼代墓葬中,發現一偏室中砌有磚竈,竈上放置着鐵鍋、石鍋、玉碗和銅勺等,這是一種象征性的廚房,古代墓葬中如此設廚的例子還不多見。

東漢時代的陶竈已有明顯的地區差别,南北兩個系統開始形成。從發展趨勢看,南北兩地火竈的擋火牆都較西漢時期有了加高,尤其是北方已有階梯形擋火牆,見于北京平谷、山東滕縣和陝西勉縣等地。從平面上看,北方多前方後圓式,南方多見尖尾弧背式。不論南北,陶竈表面都較以前更富于裝飾性,竈面上刻着魚鼈和蔬菜圖形,還有刀、鈎、盤、盞等廚具的圖形,有的在火門一側還塑有庖人、家畜乃至油耗子的形象,十分生動。值得特别提到的是廣州漢墓出土的陶竈,竈身兩側往往附着一些陶器,火門兩側也塑有庖人和家畜,生動自然。東漢火竈的樣式不僅從這些陶竈上展現十分真切,在大量的畫像石和畫像磚上也表現得相當真實,模型與繪畫可以結合起來研究,都是十分寶貴的資料。

炊煙 8000 年——從火塘到火竈

漢代以後,南北火竈的差别更加明顯,兩大體系完全形成。南部的長江流域,火竈均為尖尾弧背形,竈面為弧形而不是平面,後端呈尖圓形并略向上翹起,有煙孔。湖北鄂城、武昌、安徽馬鞍山、南陵、江蘇鎮江、金壇等地的東吳墓葬,出土的陶竈都是這種樣式。這些竈大都是雙火眼,釜甑各一具,表面上有青釉。到了兩晉時代,南方的火竈還有這種樣式,出土的竈基本都是青瓷器,做得小巧精緻,江蘇南京、蘇州、句容、湖南長沙的晉墓都發現有這種青瓷竈。北方的火竈大體還是方形,火門上端有不高的階梯式擋火牆。

炊煙 8000 年——從火塘到火竈

南北朝時代,竈形的南北差異有了一些新的變化,主要表現在南方受到北方一定的影響。北方的火竈有了明顯改變,最引人注意的是都有高而寬的擋火牆,而且一律都是階梯式,竈面顯得較小,多為1個火眼。這種樣式的陶竈在内蒙古呼和浩特的北魏墓、河北磁縣的東魏墓、河北磁縣和山西的北齊墓中均有出土。甘肅敦煌五涼時期的墓葬中,也見到過這種陶竈。南方的火竈雖然還是那種孤背尖尾式,但卻仿照北方的做法,在火門上方加上了階梯式擋火牆,隻是沒有那麼高大罷了。江西高安的一座南朝墓中,就發現了這樣的青瓷竈。

隋唐時代的火竈,大體承繼了南北朝時期完善的做法,南北的差異沒有發展,也不見有調和。北方的火竈仍以小竈面和階梯形大擋火牆為特點。安陽、西安和鹹陽的隋墓,長治、安陽和偃師的唐墓所見的陶竈都是這種樣式,而且大都隻有 1 個火眼。南方的火竈後端略翹起,火門上有低矮的階梯式擋火牆,如武漢一座隋墓出土的 1 件陶竈便是如此,還是南朝時期的樣子,隻是竈面為平面而不是弧面。

炊煙 8000 年——從火塘到火竈

伴随着人類走過了漫長曆史長河的火塘與火竈,也是一種文化遺産、是包納在飲食文化之内的一個重要内容。火塘和火竈不僅對烹饪的發展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而且對不同時代飲食方式的形成也産生過重要影響。回想一下竈具的發展演變曆史,使我們更加體味到中國烹饪文化的源遠流長,更加真切地體驗到民族傳統根基的堅實與深厚。

以上内容來自于公衆号大衆文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