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龔自珍
清代末年,是個異常腐敗的年代,很多能人志士為了救國,抛頭顱灑熱血。有一位偉大文學家,為了諷喻當時的社會,著有《己亥雜詩》共350首,他就是龔自珍。此書批判了當時清朝的腐朽,很大程度的點醒了當下的百姓,他是以千古流芳。然而俗語都說:“虎父無犬子”,他卻生了一個“犬子”,名叫龔橙。由于龔半倫當時投靠英軍,又給其指路,導緻了圓明園的快速毀壞,李鴻章稱他為千古大漢奸。
龔橙,字孝棋,是清末偉大思想家龔自珍的長子。因其無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之道,唯獨寵愛一個小妾,五倫去了四倫半,是以龔橙别号龔半倫。我們都知道他爹龔自珍,雖是一個大文豪,但也沒有免俗。性格孤傲,是一個生性頗為風流之人。而作為兒子的龔半倫比之更甚,他不但目中無人、行為放浪不羁,而且性格孤僻,寡言少語,唯獨喜好收藏古籍。
李鴻章
在他年輕的時候,由于父親本就是博聞強識,是以生活條件比較富足。但是在他老爹死後,因他本人持才放曠,揮金如土,晚年的龔半倫,窮困潦倒。當時,正好李鴻章和他同在上海,曾聽說過他的名氣,愛惜他的才氣,便決定幫他一下。指令屬下每個月救濟他幾百兩銀子,然而他卻不知悔改,用這些生活費,照樣是吃喝嫖賭抽,李鴻章知道後也不再幫助他。
英法聯軍毀掉圓明園
根據相關文獻記載,此事之後,迫于生活壓力,龔半倫隻能另尋他法,以求生路。正值英國開始侵略大清,毫無底線的龔半倫,毛遂自薦,決定給英國人巴夏禮做幕僚。為了博取英軍的信任,他主動給英軍指路,告訴他們“萬園之園”圓明園的具體位置,又向英軍說了很多圓明園寶貝的事情。不出意外,當時正在和清軍針鋒相對的英國軍隊,劍指圓明園,開始了毀滅圓明園的殘暴惡行。
李鴻章怒罵龔半倫
1860年10月6日,經過英法聯軍聯手洗劫、搶掠、焚燒之後,“萬園之園”的圓明園毀掉了大半。這件事後來被李鴻章知道了,火冒三丈,後來二人見面,李鴻章按奈不住自己激動地内心,指着鼻子罵他:“你等世受國恩,卻為虎作伥甘,當真為千古大漢奸”。龔半倫卻反駁道:“我們本是良民,上進之路被爾等堵死,還被貪官盤剝衣食不全,隻得乞食外邦,今你罵我是漢奸,我卻看你是國賊”。能說出這話, 真是“無愧于”李鴻章稱他千古大漢奸。
圓明園遺址
父親流芳百世,他卻成了遭萬人唾棄的千古大漢奸,是龔自珍教育無方,還是他本性如此呢?雖說圓明園即便沒有他的指路,也難逃英法聯軍的魔掌。但抛開此事不說,身為“虎父”之子,卻毫無龔自珍的愛國情懷,為求榮華,隻身投靠英軍,此人實乃大清之恥,中國的敗類。你認為千古大漢奸之名,對于龔半倫來說,是夠言過其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