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清最後一位武狀元,霍元甲連踢幾腳都紋絲不動,名字更耳熟能詳

武舉是一項曆史悠久的科考制度,最初由武則天于公元702年創立,乃下诏曰:“朕聞武之道憑經緯而開國,春秋之功,借生殺而成歲。……可令文武内外官五品及七品以上,清官及外官刺史都督等,于當管部内,即令具舉……”于是這項制度就這樣流傳了下來,一直到1901年才正式廢除。

大清最後一位武狀元,霍元甲連踢幾腳都紋絲不動,名字更耳熟能詳

曆史上有名可考的武狀元,大約在280人左右,其中張三甲這個名字又是最帶有特殊色彩的一位,因為他是晚清最後一位武狀元,也就是1200年武舉制度中的最後一位登頂者。在他之後,武狀元一詞不複存在。

張三甲出生于1876年,他家中清貧,但有尚武之風,于是張三甲從小就跟着父親學武,後來又師從楊國昌、安萬傑等名師。他天賦極高,又能吃苦,是以武藝越發純熟,就連楊國昌也贊歎道:“吾弟子盈門,唯三甲為罕見也。”

大清最後一位武狀元,霍元甲連踢幾腳都紋絲不動,名字更耳熟能詳

張三甲在21歲那年學成出師,于是參加了同年的鄉試,果然得中武舉。在參加會試時,張三甲是所有舉子中最寒酸的一個,穿着粗布陋衣、又沒有錢給朝臣送禮,故而很多人都看不起他。然而在會試的前幾天,張三甲的貴人恭親王奕䜣前來巡視演練場,一眼就看中了打拳打得虎虎生風的張三甲,直接将其收在了門下。

果然,在會試時張三甲脫穎而出,一把180斤的大刀在他手中運轉自如,寒光閃閃之下更顯其身輕如燕、氣勢如虹,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殿上的光緒帝看了極為滿意,當場欽點張三甲為本場武狀元,還恩準他在京師誇官三日。

大清最後一位武狀元,霍元甲連踢幾腳都紋絲不動,名字更耳熟能詳

一時間,這個寒門出身的窮小子成了炙手可熱的存在,他下榻的客棧裡幾乎門檻都要被踏破。後來光緒帝還将其欽點為禦前侍衛,命他不日上任。

誇官三日後張三甲先行回鄉,這時他的妻子也快要生産了,真可謂是春風得意馬蹄疾。相傳他回鄉那天州官快馬迎接,鄉親也為他豎起了竹木牌坊,場面隆重而熱鬧。據說當時的武學名人霍元甲還曾來向張三甲挑戰,但踢了幾腳都踢不動他,沒能分出勝負,最終也不得不歎服于“英雄出少年”。

大清最後一位武狀元,霍元甲連踢幾腳都紋絲不動,名字更耳熟能詳

既然這位武狀元如此了得,為何沒能在曆史上留下格外明顯的功績?其實不是張三甲最後泯然衆人矣,而是他在回鄉沒多久就染上了不知原因的重病,在妻子剛剛生下孩子後便不治身亡,隻留下尤有餘溫的恩榮以及悲痛的妻兒老小,實在令人惋惜。

大清最後一位武狀元,霍元甲連踢幾腳都紋絲不動,名字更耳熟能詳

在他去世後不過兩三年,朝廷就以“所習原弓、刀、石及馬、步射,皆與兵事無涉,施之今日,亦無所用”的原因永遠停止了武科,于是張三甲這位武學造詣了得、卻又英年早逝的國術家,就成為了中國曆史上的最後一位武狀元,和這個曆經了1200餘年的制度一起,慢慢湮滅在了曆史的發展之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