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大清最后一位武状元,霍元甲连踢几脚都纹丝不动,名字更耳熟能详

武举是一项历史悠久的科考制度,最初由武则天于公元702年创立,乃下诏曰:“朕闻武之道凭经纬而开国,春秋之功,借生杀而成岁。……可令文武内外官五品及七品以上,清官及外官刺史都督等,于当管部内,即令具举……”于是这项制度就这样流传了下来,一直到1901年才正式废除。

大清最后一位武状元,霍元甲连踢几脚都纹丝不动,名字更耳熟能详

历史上有名可考的武状元,大约在280人左右,其中张三甲这个名字又是最带有特殊色彩的一位,因为他是晚清最后一位武状元,也就是1200年武举制度中的最后一位登顶者。在他之后,武状元一词不复存在。

张三甲出生于1876年,他家中清贫,但有尚武之风,于是张三甲从小就跟着父亲学武,后来又师从杨国昌、安万杰等名师。他天赋极高,又能吃苦,是以武艺越发纯熟,就连杨国昌也赞叹道:“吾弟子盈门,唯三甲为罕见也。”

大清最后一位武状元,霍元甲连踢几脚都纹丝不动,名字更耳熟能详

张三甲在21岁那年学成出师,于是参加了同年的乡试,果然得中武举。在参加会试时,张三甲是所有举子中最寒酸的一个,穿着粗布陋衣、又没有钱给朝臣送礼,故而很多人都看不起他。然而在会试的前几天,张三甲的贵人恭亲王奕䜣前来巡视演练场,一眼就看中了打拳打得虎虎生风的张三甲,直接将其收在了门下。

果然,在会试时张三甲脱颖而出,一把180斤的大刀在他手中运转自如,寒光闪闪之下更显其身轻如燕、气势如虹,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殿上的光绪帝看了极为满意,当场钦点张三甲为本场武状元,还恩准他在京师夸官三日。

大清最后一位武状元,霍元甲连踢几脚都纹丝不动,名字更耳熟能详

一时间,这个寒门出身的穷小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存在,他下榻的客栈里几乎门槛都要被踏破。后来光绪帝还将其钦点为御前侍卫,命他不日上任。

夸官三日后张三甲先行回乡,这时他的妻子也快要生产了,真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相传他回乡那天州官快马迎接,乡亲也为他竖起了竹木牌坊,场面隆重而热闹。据说当时的武学名人霍元甲还曾来向张三甲挑战,但踢了几脚都踢不动他,没能分出胜负,最终也不得不叹服于“英雄出少年”。

大清最后一位武状元,霍元甲连踢几脚都纹丝不动,名字更耳熟能详

既然这位武状元如此了得,为何没能在历史上留下格外明显的功绩?其实不是张三甲最后泯然众人矣,而是他在回乡没多久就染上了不知原因的重病,在妻子刚刚生下孩子后便不治身亡,只留下尤有余温的恩荣以及悲痛的妻儿老小,实在令人惋惜。

大清最后一位武状元,霍元甲连踢几脚都纹丝不动,名字更耳熟能详

在他去世后不过两三年,朝廷就以“所习原弓、刀、石及马、步射,皆与兵事无涉,施之今日,亦无所用”的原因永远停止了武科,于是张三甲这位武学造诣了得、却又英年早逝的武术家,就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位武状元,和这个历经了1200余年的制度一起,慢慢湮灭在了历史的发展之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