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晚安 故事樹|那個寫霍元甲的“潇湘奇俠”(上)

文/曾佰龍

說起霍元甲,在中國家喻戶曉。

提起向恺然,知之者鳳毛麟角。

向恺然又名“平江不肖生”,是中國近代武俠小說的鼻祖,他的小說洋溢着“國術救國”的思想,其筆下的霍元甲、大刀王五等武俠形象是一代人的記憶。他出生在湘潭市城正街一個普通商人家庭,家裡開了一家向隆泰傘廠。他從小文武兼修,練就了一身俠肝義膽,被譽為“潇湘奇俠”。

祖業“向隆泰”傘廠何處尋?

走進湘潭市區城正街,尋訪向隆泰傘廠。如今的城正街和喇叭街已變成老城區,這裡有許多老建築,有些還儲存完好,有些破落不堪。

清末,喇叭街和城正街周邊是繁華的,這裡是湘潭重要的紙傘制作基地。從觀湘門到瞻嶽門的城牆外,有一條狹窄的依城牆根建造的半幅小街,人稱油榨巷,今天它的南段叫喇叭街,它的北段是雨湖街,在油榨巷裡,曾有一家“向隆泰傘廠”,除了制作油紙傘,還兼營油鞋、木屐,傘廠是向家在湘潭的祖業,光緒十五年二月十六日,向恺然出生在這裡。

沿着雨湖路一直往東走,是城正街與喇叭街的交叉路口,一位過路的老人說,向隆泰傘廠就在前面50米的地方——原湘潭制傘廠的舊址。湘潭制傘廠于2006年宣告破産後,這裡人去樓空,幾棟庫房變得破爛不堪。

難道這裡就是以前的向隆泰傘廠?湘潭制傘廠的門衛室,77歲的唐桂珍老人說,這裡原來是一座廟宇,廟宇的規模很大,前後有三進,有20多間禅房。寺廟連接配接着旁邊的文廟,規模卻是文廟的幾倍。寺廟後來改做了傘廠,與寺廟傘廠一牆之隔的是蘇恒泰傘廠。唐桂珍年輕時就在寺廟内的傘廠打過工。她說,寺廟裡的傘廠是由7個小傘廠組成的,傘廠除了做油紙傘外,還做雨衣和竹條闆。當時做傘用的竹子都是從茶陵縣購買的,茶陵的竹子走水路,到觀湘門附近上岸,再運到傘廠,但這個傘廠不叫向隆泰傘廠。

在城正街,解放前後的傘廠分布情況已少有人知,光緒年以前城正街傘廠的分布更無人談起。據地方史學家周磊考證,向隆泰傘廠的位置應該在楊度塑像的對面,具體位置和規模無從考證。向恺然的嫡孫向曉光先生給我們提供了珍貴的資料。原來向家的傘廠有兩個名字,一個名字叫“向隆泰”,一個名字叫“向泰隆”,當時傘廠的規模是前廠後店,廠名叫向隆泰,店名叫向泰隆。向家祖籍平江,為什麼會來到湘潭辦傘廠呢?

祖上因功得贈産業落根湘潭

向曉光先生提供了一篇回憶錄,是郭澍霖先生(向恺然大兒子向為雨的嶽父)寫的,其中詳細記載了向家祖上,從平江來湘潭城正街謀生的經過。

向恺然的祖父向貴柏自幼窮苦,年歲稍大些後,從平江來到了湘潭城正街,在一家名為黃正興的傘廠打工。黃正興傘廠是當時湘潭縣城規模最大的油紙傘廠之一,老闆黃正興是當地的實業家,靠着制傘的小作坊起家,積累了不少财富。

黃正興事事親力親為,對制傘的品質要求十分嚴格,進而建立了誠信,吸引不少客商與他往來。在黃正興71歲時,他組織子孫和傘廠員工開了個會,黃正興老人說:“我今年71歲,已進入耄耋之年,今天召集大家來,是要宣布一件事情。我黃某人能有今天,是靠自己的血汗争取來的,現在我的資産自己花不完,兒孫也花不完了,這正是我想歸隐養老的緣由。黃正興傘廠能有今天的規模,要搭幫向(向貴柏)王兩名愛徒,現在特将傘廠傳遞給他們,我也就放心了。”黃正興怕子孫有意見,又對自己的子孫說:“我将傘廠贈給有功之人,是希望窮人能得到一些好處。我是一個顧家的人,我留給你們的錢足夠你們讀書學習,将來通過自己的知識,來發家緻富吧。”說到這裡,全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向恺然的祖父向貴柏憑着自己的紮實肯幹,由一名傘廠夥計變成了傘廠掌櫃,從此在湘潭開枝散葉,紮下了根。後來,黃正興傘廠更名為向隆泰傘廠,生意越做越大。向貴柏十分重視子孫的教育,他的兒子向國賓(字碧泉)是晚清的秀才,有一定的國學底子。向國賓的兒子就是向恺然。向國賓總想讓兒子多讀點書,很小就将其送進私塾學習。

少俠向恺然出場了

1895年,向恺然剛滿6歲,在湘潭一家私塾讀書,因為人極其聰明,記性又好,看過的書,幾乎過目不忘,向恺然喜歡練拳,甚至到了如癡如醉的地步,每次老師教完課文,向恺然就坐不住了,等老師一轉身,向恺然便跑到坪裡去玩拳弄棒。

向曉光先生講述:有一次,向恺然剛剛背誦完課文,又到坪裡去練拳去了。老師發現後,嚴厲地說:“恺然,我出一個對子,對上了,我不處罰,對不上,非處罰不可”。向恺然說:“老師,您出吧。”老師說:“壞小子,最喜打架。”向恺然答道:“惡老頭,專愛罵人。”老師又說:“不讀書,何能立業。”向恺然不假思索回答:“愛武打,也可成家。”由于向恺然才思靈活,老師并沒有生氣,老師對向恺然說:“恺然,你很聰明,不過,你要玩拳,總得有個時間,以後每天晚上來我家裡,我親自教你武功。但是白天,你要認真讀書寫字。”從此,向恺然白天習文,晚上習巫家拳。

1905年,向恺然離開湘潭,去了省城,就讀于長沙楚怡工業學校,後又考入長沙高等實業學堂。

有一天,向恺然趁其他同學熟睡後,從行李箱底翻出一本書,畢恭畢敬地讀了起來,正看得起勁時,突然書本被人奪了過去。奪書的人是向恺然的同學,平時這個同學就嫉妒向恺然,這次終于抓住機會,可以打擊報複他了,很快将這本書交給了老師。原來向恺然看的書正是陳天華所寫的革命書籍《猛回頭》,當時的滿清政府将這本書歸為禁書,視它為“洪水猛獸”。1907年,向恺然被學校開除學籍,改變了人生軌迹。

向恺然被學校開除學籍後,便東渡日本,考入了日本弘文學院,在讀書期間,結識了王潤生、杜心武等拳師。王潤生是當時湖南最有名的拳師,曾打敗過俄羅斯拳王。杜心武是湖南慈利人,人稱儒俠,曾做過孫中山先生的保镖。在日本留學時,杜心武曾打敗過日本相撲,被稱為神腿。向恺然在日本結識的這兩名湖南國術界的星宿,無疑對後來的習武之路有深遠的影響。這一時期,向恺然一面讀書,一面習武,悉心研究了日本的柔道、空手道和箭術。

“不肖生”開留學生小說先河

1909年,向恺然回到國内,祖産向隆泰傘廠生意不景氣,向恺然便把它變賣了。

1912年,向恺然與王潤生在長沙共創國技會,提倡中華國術,并寫了第一本著作《拳術》,署名“平江向逵”。不久後,向恺然在嶽陽一個制革廠當起小職員。

1913年,向恺然再次赴日留學,入東京中央大學政治經濟系,他目睹中國留學生中,一些花花公子的無聊生活,遂寫下了《留東外史》進行揭露和鞭撻,其中涉及當時不少有臉面的人物,使他們能對号入座,讀者也能按圖索骥,找出小說中的誰是現實中的誰來,一時成為有正義感的留學生間一件快事。湖南老鄉仇鳌等人湊錢幫他出版,此書後來成為了向恺然成名之作。

向恺然感覺小說一出,會得罪很多人,不便署上真實姓名,使用上了“不肖生”這一筆名。此後他又寫了《留東外史補》、《留東新史》、《留東豔史》。《留東外史》開了近代留學生小說的先河。

向恺然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幹脆以賣文為生,他依靠國術界的朋友,熟悉武林秘訣和武林掌故優勢,于1922年春發表《江湖奇俠傳》,在書中他把昆侖派、崆峒派、丐幫介紹給讀者,還把“烏雲蓋雪”、人皮面具、夜行衣以及輕功等技巧寫得活靈活現,這些在後來金庸的武俠小說中都得到了發揚,甚至向恺然筆下金羅漢兩肩上的一對大鷹,也變成了《射雕英雄傳》中郭靖、黃蓉飼養的一對白雕。

此後,向恺然進入了文學創作的高峰期,又寫了《江湖大俠傳》、《江湖義俠傳》、《江湖異人傳》、《江湖怪異傳》、《霍元甲傳》、《鐵血英雄傳》、《玉镯金環錄》,向恺然以闖江湖的精神,搜尋了江湖這一社會底層的生活,從湘潭武俠歐陽月庵那裡擷取素材,把大刀王五寫得正氣凜然。《江湖奇俠傳》流行最廣,上海明星電影制片廠以《江湖奇俠傳》為藍本拍攝成電影《火燒紅蓮寺》,曾經轟動一時。

向恺然的作品掀起了一股江湖小說熱,遂有“北趙南向”之說,北趙指河北趙煥亭,南向便是湖南湘潭的向恺然。2003年台灣世界書局再版《江湖奇俠傳》時,稱他是“中國近代‘江湖武俠小說’的鼻祖,成為金庸寫作、李安導戲的啟蒙源頭。”

大俠向恺然兩次投筆從戎

1927年,向恺然投筆從戎,出任國民革命軍36軍法官,參加了轟轟烈烈的大革命。

曾在向恺然手下工作過的徐鑫亭回憶:1927年夏天,國民革命軍第36軍駐紮在孝感分司街,向恺然擔任軍部中校秘書,輔佐廖磊将軍處理日常軍務。當時36軍駐紮的地方有一個文昌殿,殿内有一位道士,世人都不知道道士的姓名和法号,隻是傳言此人功夫了得。

向恺然得知後,決定去拜訪這位道人。第一次,向恺然與部隊的一位李教官一同去拜訪道人,道人卻裝聾作啞,向恺然與李教官吃了個閉門羹,隻好掃興而歸。

過了幾天,向恺然單獨去通路,道人說:“我是凡夫俗子,出家當道士,是為了混碗飯吃。”這次通路還是沒有結果。

第三次去拜訪,向恺然和李教官帶了一些水果,道人說:“無功不受祿。”謝絕了兩人的好意。向李二人準備傳回時,看到文昌殿屋頂上有一瓦盆,兩人問道人,屋頂上放一個瓦盆是做什麼用的?道人說是醬盆(孝感有曬醬做調味的習俗)。向恺然發現殿房周圍并沒有梯子,屋頂離地面有兩丈多高,人是怎麼上去的呢?正在這時,李教官大聲問道:“道長,我看你屋頂上的盆子一定裝着不可告人的東西。”道長聽了李教官的話,十分生氣,怒道:“我拿給你們看!”隻見道長将道袍一撩,縱身上了屋頂。道長一手托着醬盆,再縱身一躍,輕輕地落到了地上。道人指着李教官說:“你們看是不是醬。”向恺然說道:“道長,你中了李教官‘激将’法了,我們來了兩次,你閉口不談國術,今天你還是露了一手輕功給我們看了。”說完,三個人都哈哈大笑起來。

1929年,解除軍職的向恺然重操文筆,開始集中精力介紹中國國術,著作有《拳術見聞錄》、《拳術傳薪錄》、《拳師言行錄》,向恺然因本身又精于國術,成為了湖南的武林盟主。

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變爆發後,向恺然應何鍵邀請回湖南興辦國術會,成立“國術訓練所”,請來了一批國術名家擔任教官。次年,湖南舉辦第二屆國術比賽,包攬前三名的都是向恺然的門下弟子。

1932年,南京舉辦全國國術考試,湖南組團參加,向恺然任總領隊,取得了前三名的好成績。抗戰爆發,他再次入伍,出任安徽省政府顧問兼21集團軍辦公廳主任,随軍轉戰于大别山。

1947年為人民解放軍俘虜,經審查後釋放,後回湖南,随同程潛起義。曾任湖南省文史館館員,省政協委員。1956年,全國第一屆民族體育觀摩表演大會,應賀龍元帥邀請,向恺然擔任評判委員,1957年着手寫作《中國國術史話》時,患腦溢血去世。

晚安 故事樹|那個寫霍元甲的“潇湘奇俠”(上)

1941年的 向恺然(嫡孫向曉光提供。)

推薦指數:★★★

推薦理由:

平江書生一聲笑,

江湖俠義傳今朝。

世人難識真英雄,

空談元甲與金雕。

——曾佰龍敬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