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國民黨中一支筆”,老蔣稱他為“天下完人”,自殺為哪般?

你可能不知道陳布雷,可你一定會聽過這句豪言壯語-“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更有老蔣那段氣勢磅礴的抗日宣言-“……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皆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

殊不知,這些豪邁的字句竟然出自一介書生之手,這位滿腹經綸的書生就是“國民黨中一支筆”,蔣介石的“文膽”陳布雷。

他是“國民黨中一支筆”,老蔣稱他為“天下完人”,自殺為哪般?

據稱,正當國民黨軍在淮海戰場岌岌可危之時,老蔣心煩意亂,恰恰在這個時候,陳布雷“不适時宜”地前來向蔣介石進谏言,重提反内戰以及宋家貪腐之事,惹得老蔣“龍顔大怒”,暴怒的老蔣居然打了陳布雷一個耳光。

陳布雷不是第一次挨老蔣訓斥,可挨打還是第一次。

早在重慶談判時期,中共上司人一首《沁園春·雪》轟動了整個重慶城,文人墨客紛紛豎起大拇指,贊賞有加:“風調獨絕,文情并茂,氣派之大,乃不成及”。

老蔣一個電話叫來被稱為“國民黨内一支筆”的陳布雷。

老蔣問:“布雷先生,你怎麼看這首《沁園春》詞,真是他的作品嗎?”

陳布雷點頭稱是:“這首詞一氣呵成,氣度不凡,有帝王之霸氣,可以說是難得的精品。”

老蔣一時無語,陳布雷接着說:“現在的問題是,在重慶,無論是敵是友,都在唱和這首詞,其後果……”

老蔣一臉怒色道:“我國民黨中就沒有如此文采之人?難道都是些蠢才、庸才?”

他是“國民黨中一支筆”,老蔣稱他為“天下完人”,自殺為哪般?

陳布雷有些尴尬,老蔣這一棒打下來,自己這個“國民黨中一支筆”自然躲不過。

老蔣吩咐道:“你趕緊組織人,壓一壓中共的風頭,還要讓全國都知道,他們來重慶不是為了和談,是要‘稱帝’,來奪天下的”。

陳布雷馬上訓示國民黨中宣部,要求會詠詩作詞的國民黨黨員都來寫《沁園春》,然後從其中選擇幾首佳作,以國民黨主要上司人的名義發表出去。

幾天後,陳布雷捧來厚厚一疊詞稿,請老蔣過目點評,老蔣看了不到三五首詞,便再無興趣讀下去了:“布雷先生,你有沒有聞到,這些詞裡有一股棺材裡發出的腐臭味,怎麼拿得出手?”

陳布雷兩手一攤:“我們這些人确實少了些氣勢,實在寫不出那樣的詞來……”

這次老蔣雖然沒有指名道姓罵人,卻也讓他的“文膽”陳布雷很沒面子,不過,陳布雷這個文人後來逮到一個機會,也奚落了老蔣一把,算是報了“一箭之仇”。

那一天,國民黨情報部門搞來了中共上司人寫的《目前的形勢和我們的任務》文本,老蔣仔仔細細看罷,正巧陳布雷推門進來。

他是“國民黨中一支筆”,老蔣稱他為“天下完人”,自殺為哪般?

老蔣指指桌上的文稿說:“布雷先生,你看看人家寫的文章,哪像我們的文章,言之無物,幹巴巴,酸溜溜!”

陳布雷想都沒想,一句話就脫口而出:“人家的文章都是自己寫的!”

老蔣沒有想到陳布雷會這樣回話,氣得夠嗆,起身就走。

不過,老蔣似乎并未是以記恨于他,陳布雷畢竟追随了他幾十年。

成為老蔣的幕僚之前,陳布雷隻是一個文采出衆的記者,他比蔣介石小3歲,可老蔣曆來尊稱他“先生”,而能夠被老蔣尊稱為先生的僅有胡漢民、汪精衛、張靜江等幾位國民黨元老。

陳布雷的身上有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風骨和做派,向來深居簡出,生活儉樸,極少應酬,更不屑拉幫結派。

他身材瘦小,不修邊幅,常年穿一件黑色長衫,煙不離手,同樣抽煙的宋美齡常常會送給他一些美國香煙,每逢節日,她還會讓廚房特意做幾道陳布雷愛吃的菜,這種待遇不可多得。

他是“國民黨中一支筆”,老蔣稱他為“天下完人”,自殺為哪般?

可是,也許是老蔣的一個巴掌徹底打醒了他,“士可殺,不可辱”,1948年11月13日,陳布雷自殺身亡了。

多年來,關于他為什麼會選擇自殺的問題一直衆說紛纭,國民黨官方說他是“感激輕生,以死報國”,有人說他是為蔣家王朝“殉葬”,也有人說他是“以死明志”……

總而言之,陳布雷的身上充滿沖突,陳布雷喜歡咬文嚼字,卻身不由己進了官場;他位居“黨國”中樞,卻不屑黨派之争,是以,他堅持不讓兒女從政,他的子女中沒有一個國民黨員。

抗戰時期,他的抗日豪言經蔣介石之口傳遍華夏大地,然而,抗戰勝利以後,他沒有看到政通人和、老百姓安居樂業,卻看夠了國民黨政權的黑暗、腐敗和經濟凋敝、民心盡失,江山搖搖欲墜。

陳布雷曾經自嘲:“我是嫁人的女子,難違夫子”,言外之意,他隻能“從一而終”,别無選擇,而殘酷的現實又讓他感到絕望。同時,陳布雷的健康狀态每況愈下,尤其是神經極度衰弱的毛病讓他痛不欲生。

另外,他的兒子陳礫、女兒陳琏、女婿袁永熙都是中共黨員,這是陳布雷始料未及的,這讓他在蔣介石面前尴尬不已,不知所措。

如此種種,都可能是最終導緻他自殺的原因。

他是“國民黨中一支筆”,老蔣稱他為“天下完人”,自殺為哪般?

因為女兒陳琏和女婿袁永熙“涉嫌通共”,陳布雷經曆了人生中最糾結,也是最無助的一段時間。

得知女兒和女婿被捕的消息時,陳布雷的心裡五味雜陳,夜不能寐,反複權衡後,他給蔣介石寫了一封信:“女兒陳琏、女婿袁永熙,該當何罪,任憑發落……”

蔣介石太了解陳布雷了,若非迫不得已,這個“老夫子”絕無可能開口求人。

拖了一些日子後,老蔣告訴陳布雷:“你女兒女婿的事我知道了,他們不過是‘民青’成員而已,但是有親共的傾向,你把他們領回去後,一定要嚴加管教”。

1948年1月底,陳琏、袁永熙先後被保釋出獄,夫婦二人繼續潛伏在國民黨政府的心髒,秘密從事地下活動。

從釋放陳琏、袁永熙這件事看來,老蔣似有“寬宏大量”,事實上并不是這樣的,但凡陳布雷在他面前“犯倔”,老蔣就會拿陳琏、袁永熙那件事來敲打陳布雷,讓陳布雷膽顫心驚。

陳布雷最後一次冒死向老蔣谏言時,老蔣就重提了舊事,可即便這樣,仍然沒能讓倔強的陳布雷“住口”,老蔣這才打了陳布雷一個耳光。

他是“國民黨中一支筆”,老蔣稱他為“天下完人”,自殺為哪般?

陳布雷自殺身亡後,老蔣親自寫下“天下完人”四個大字,算是對陳布雷的“蓋棺論定”,之是以給陳布雷如此高的褒獎,隻是為了穩定人心。

在陳布雷大殓之日,陳琏的表妹翁郁文受組織委派專程來到南京,帶來了組織的最新訓示-撤離南京,前往解放區。

1949年1月,袁永熙、陳琏在上海地下黨護送下逃離上海,直奔石家莊,回到了組織懷抱。

陳布雷先生能夠成為“國民黨中一支筆”絕非浪得虛名,文字功夫也着實了得,他也确實做到了“從一而終”,遺憾的是,他跟錯了人,他的筆隻為一個人服務,可悲,可歎。

繼續閱讀